在美国对印度商品征收50%关税后,俄罗斯也对印度出手了一招。外媒消息称,俄罗斯的石油贸易商开始要求印度国有炼厂以人民币来支付俄罗斯油品印度石油公司最近就已用人民币完成了两到三批俄油的结算。
之所以不意外,一是受俄乌冲突影响,俄罗斯被迫退出SWIFT等美元结算体系,推动加速“去美元化”,从而用人民币等货币来结算石油交易。二是过去俄印之间的交易曾允许多种货币支付,包括人民币、迪拉姆、美元以及卢比,但只有人民币能直接换成卢布,其他货币都需要再进行转化。
至于卢比,情况更复杂。俄印往来曾积累大量卢比,但卢比汇率波动大、国际流通性差,拿在手里用处有限,成了“烫手山芋”,买印度商品也难以花出去。相比之下,人民币不仅汇率更稳定、受美方制裁影响也相对小,还能直接换成其他货币,或用于购买中国的其他商品,因此对俄罗斯的实际价值远大于卢比。
对印度而言,用人民币结算并非毫无难处。首先,印度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性很高,约90%,俄罗斯是重要的供应国。俄乌冲突后,俄罗斯油价曾出现下行,印度抓住机会大量采购,迅速成为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俄油买家,占比约40%。
到2025年上半年,印度每天从俄罗斯进口约175万到180万桶原油,约占印度总进口量的40%。每桶油价较市场价低10美元,这给印度省下了大量能源开支;印度的炼油厂还把俄油大量进口后进行再加工并转卖,从中也赚了不少钱。因此,只要俄罗斯愿意提条件,印度为了获得稳定的“廉价石油”,很可能继续接受人民币结算。
另一方面,尽管近几年中印关系有所缓和,但对印度来说,广泛使用人民币结算未必是最佳选择。不过在当前形势下,印度不得不做出妥协。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向全球释放了一个信号:人民币的安全性和可兑换性并不逊于美元,即便有分歧,印度也愿意使用人民币,这为人民币在全球贸易中的进一步使用打开了更多可能。
有意思的是,在此之前,美国政府已以购买俄油为由对印度征收50%关税,初步估算将使今年和明年的印度经济增速分别下滑大约0.8%。如今,俄罗斯又把这一“命脉”紧紧拽在手里,迫使印度采用人民币结算,显示出印度的多方博弈在这场现实压力面前并不过关。
其实,三方各有考量。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上公开抨击印度,与俄罗斯的经济往来被指为乌克兰战争“提供资金”,把经贸问题带入地缘政治之争。对俄罗斯而言,人民币结算既安全可靠、又能规避制裁,还能推动去美元化;俄罗斯央行第一副主席弗拉基米尔·奇斯秋欣也表示,俄罗斯将“尽一切努力”确保人民币在俄罗斯的结算和投资中继续使用。
对印度来说,长期目标是实现“战略自主”。购买俄罗斯石油本就属于保障能源安全的举措,如今被迫使用人民币结算,似乎让他们的“战略自主”愿景打了折扣。为此,印度也在积极寻求替代出路,例如扩大对美以外市场的出口,尤其是纺织等行业,并努力与其他经济体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在能源方面,增加来自其他国家的进口,多次招标中也有绕开美国原油、选择西非或中东油品的案例。
综合来看,美俄对印度先后出招,折射出印度在全球格局中的独特位置:既是被世界各方需要的对象,又在多方压力下受制于人。要真正实现所谓的“战略自主”,印度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路径需要在多元市场、稳定伙伴和能源多元化之间继续寻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