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透露美国可能在未来几周内对委内瑞拉的目标发动军事打击。最终的决策权仍掌握在特朗普手中。尽管特朗普曾表示,减少大规模对外军事行动是他执政时的重要方针,但他在2018年却以化学武器袭击为由,联合英国和法国对叙利亚发动了空袭,发射了110多枚巡航导弹。由此可见,他并非“从未对外动武”。
那么,为什么特朗普现在突然把目标对准了委内瑞拉呢?
加勒比海地区的军事紧张局势
近期,加勒比海地区的军事动向变得更加紧张。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网络上传言美军击沉了三艘委内瑞拉的船只,但根据路透社和委内瑞拉政府的报告,2025年9月,至少三艘委内瑞拉的船只遭到美军攻击。美军在该地区部署了8艘军舰和约4000名军人,这些部队并非专门针对委内瑞拉,而是美国在加勒比海的常规驻军。同时,波多黎各的军事基地还配备了10架F-35战斗机进行空中支援。
从成本角度来看,这样的军事部署每天的军费支出接近1亿美元。然而,特朗普的决策逻辑一向追求明确的回报,因此长期进行没有明确回报的投入是极不可能的。此外,特朗普政府曾提出将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以纪念二战期间的战争部贡献。尽管这一提议缺乏确凿证据,但它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倾向通过象征性措施加强安全威胁论,并为保守派政策造势。
特朗普为何选择委内瑞拉?
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都面临着特朗普曾公开提到的毒品问题,然而为何偏偏将委内瑞拉作为打击目标呢?首先,特朗普与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之间的对立已非常公开化。特朗普多次称马杜罗为“毒品贩子”,并将其视为对美国安全的重大威胁。美国司法部长甚至开出了5000万美元的悬赏通缉马杜罗。
不过,这一信息仅部分媒体披露,尚未得到美国官方的广泛确认。而“打击毒品”成为了一个自然的行动理由,但委内瑞拉的石油资源无疑才是背后的核心吸引力。委内瑞拉拥有全球最大石油储量,约3000亿桶,这些储量不仅极具价值,而且其重油类型与美国炼油设施的匹配度很高。美国若能控制委内瑞拉的石油出口,不仅能为自己补充财政收入,还能巩固其在全球能源市场的主导地位。
特朗普的行动动机
从特朗普过去的政策来看,他对军事行动的态度一直是围绕着“利益回报”来做决策。如果某个行动没有明确的经济或政治收益,即便是舆论的支持也不足以让他推动军事干预。而一旦有可以直接获取的资源或政治红利,特朗普就会迅速调整立场。叙利亚撤军计划的反复就是典型例子。在第一任期时,特朗普决定将所有美军撤出叙利亚,但在得知叙利亚油田存在后,他立即改变了决策,决定保留1500名士兵驻守油田。
特朗普的商业背景使得他常常以资源为导向,推动军事行动以获取更大经济利益。根据路透社的报道,美军此次可能通过军事压力迫使委内瑞拉开放石油资源,以便美国的石油公司能够优先获取开采权。这种方式与美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做法相似,都是通过军事干预保障企业利益,进行“资源交换”,而非单纯的“偷油”。
对于当前债台高筑的美国而言,这无疑是一条填补国库的捷径。而与此同时,美国国内政治的需求也在推动这一决策。两党分歧加剧,导致政府面临预算限制和关门风险。国会多次要求特朗普提供对委内瑞拉行动的法律依据,特朗普也通过引用宪法第二条来模糊向国会报告,借此塑造“强势领导人”的形象,争取选民支持。
委内瑞拉的困境与特朗普的三层诉求
从国力对比来看,委内瑞拉的防御能力与美国相差甚远。委内瑞拉的总兵力约14万人,但其武器装备极为落后,空军的主力仅为23架俄罗斯苏-30战斗机,海军的核心力量是6艘已经服役半个世纪的意大利老旧护卫舰。委内瑞拉的经济濒临崩溃,十年间人均GDP骤降,基础物资高度依赖进口。尽管马杜罗宣布动员250万民兵进入战备状态,准备通过人海战术和游击战来拖延战争,但在军事资源和后勤保障方面,长期抗争的难度巨大。
特朗普对委内瑞拉的诉求,实际上有着三层深意。最表层的目标是直接获取石油资源,以应对日益严重的债务问题。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2025年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利息支出将达到9520亿美元,远超过8950亿美元的军费预算。中层目标则是通过对外的强硬姿态凝聚国内选民,尤其是在面对两党分歧时。最深层的目标则是通过打击委内瑞拉,向俄罗斯、中国等大国传递威胁信号,进一步巩固美国在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结语
特朗普的这一决策,体现了他在国际竞争中的“务实”与“功利”取向。在他的决策体系中,只要符合“美国优先”的原则,牺牲他国利益、突破国际规则的约束都不在话下。虽然特朗普的行动可能帮助美国短期内获取经济和政治利益,但这种做法也极有可能对国际法与美国地缘战略的连贯性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引发全球对美国合法性的质疑。
这场由商人思维推动的地缘博弈,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然而,随着美国的介入,委内瑞拉的石油资源成为大国博弈中的一块重要筹码。在资源利益和地缘政治的交织中,委内瑞拉的未来仍充满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