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形容安史之乱的爆发呢,就好比一个壮汉在跑步。这时候楼上一个砖头砸在这个壮汉的头上,这个原本一顿饭可以吃一头牛的大汉一下子就晕过去了,后来虽然抢救过来,但半身不遂了。可以说安史之乱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节点,从此之后,中原王朝再也没有武力扩张的意识。思想也日趋保守。
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爆发虽然突然,但绝非骤然发生,这是长期的日积月累的矛盾的爆发,说白了就是寒门下层官僚阶层与高层士族之间的博弈,这也是为何安禄山麾下基本上都寒门子弟。这也是安禄山造反第一年就死了, 安史之乱却还是打了八年的原因。虽然唐朝实行科举,大力扶持庶族,但作为新兴的政治力量,寒门庶族在中央还是缺乏力量,世家门阀在中央具有绝对的话语权。从军事看,是唐玄宗昏庸无道,过度信任安禄山,导致战事一起,唐玄宗居然不相信。唐朝的军事政策是守外虚内,中原腹地兵力空虚,驻军常年没有战斗,军队十分羸弱。导致安禄山大军直抵洛阳。再就是就是唐玄宗不信任前线将领,指挥失误 ,最后只能逃亡成都。 这些都是表相。内在原因就是小农经济破产,国家依靠租庸调制根本无法征收赋税,农村土地兼并得太厉害,普通农民无地可种。有太多的失地农民,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骤然暴增,在这种大环境下真的只有造反了。中央层面与地方节度使权力失控,民族关系失衡。短时间内集中爆发产生的必然结果。即使没有安禄山和史思明,也有全禄山和不思明,这些外族骄兵悍将造反都是迟早的事。 封建时代的社会的动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底层无地吃不上饭的人太多。安禄山等人只不过是在这种环境下借机起事罢了。所以说,任何历史事件,在爆发之前都是偶然的,一旦爆发就是必然的。偶然的人物事的背后是必然的矛盾,而必然的矛盾则由偶然的人物事突然爆发式暴露出来。 但安史之乱的失败又是必然的,虽然唐朝策略失误导致兵乱,但基本体系尚在,兵变地区并没有涉及到江南地区,而此时的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唐朝重要经济来源。又加上安禄山造反只是军事上的胜利,政治方面没有及时跟进,政治基础太差,烧杀抢掠。称帝的安禄山死于政变,手下的这些人 没有远虑,占领了长安、洛阳之后,只知道把金银财宝往范阳老家运。 天下还没有打下来呢,就开始争权夺利,这估计也就是他们不能成功的原因。安禄山等人没有深厚的群众基础,都是异族胡人,对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不热衷。是一个纯军事集团,没有相应的文官系统,基本上靠掠夺满足自身需要,这就难以调和和稳定占领区,统治基础极其薄弱。失败就是必然。 安史之乱虽然失败,但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自此以后开放奔放的华夏时代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内敛保守思想开始成为华夏时代主流。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