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写下悼亡诗缅怀白居易,意外成了绝世名篇,惊艳后世千余年
迪丽瓦拉
2024-11-22 16:12:28
0

原标题:唐宣宗写下悼亡诗缅怀白居易,意外成了绝世名篇,惊艳后世千余年

大唐王朝是中国古代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时期,尤其是盛唐时期的荣光,可谓照亮了整个世界。

由长安通往地中海沿岸的丝绸之路,将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明传播四海,世界各地的使臣、客商、僧侣等等纷沓而至。

而当他们进入大唐的领土之后,看到一片繁华的车水马龙,无不由衷感叹,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美好的地方。

一曲盛唐之歌,不仅唱响了唐朝的繁荣,也照亮了后世的文化之灯。

倘若没有大唐,历史文化势必会少一颗璀璨的明珠,那经久传唱的古诗词,便是对此的最好证明。

唐朝唯独不缺诗人,随随便便挑出一个文人,都够现在的学生学个几个,正是这些文人齐心协力,创造了中国文化上的繁荣,唐诗则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为靓丽的标签。

唐诗是儒客文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各种派别的诗人轮番登场,共同谱写了令人怀念的篇章。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是最令人家喻户晓的大诗人,除了这两人之外,就要数诗王白居易了,他们三人又被合称为唐代三大诗人。

白居易和杜甫一样也是现实主义诗人,写了不少反映民间疾苦的诗歌,同时他还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在当时的文坛和政坛都颇有影响力。

而他的去世也在当时引起了众人的哀叹,唐宣宗甚至还专门为他写了一首悼亡诗,没成想却成了绝世名篇,惊艳了后世千余年。

那么,唐宣宗为何会缅怀白居易,他写的悼亡诗又是什么?

白居易的能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公元772年,出生于河南新郑。

白居易出生的时候,安史之乱的战火虽然已经平息,但时局依然动荡不安,藩镇李正己在河南割据一方,民不聊生。

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跟随家人四处避祸,过着并不安稳的日子,白居易自幼读书便十分刻苦,有时候甚至嘴巴都因为读书生了疮,而手也磨出了茧子,年纪轻轻头发便已经全部白了,当真没有“辜负”他的姓氏。

白居易读书虽然用功,但是在仕途上却相当不顺畅,直到贞元十九年的时候,白居易才进士及第,被朝廷授予了秘书省校书郎,这一年他已经31岁了。

此后的十余年里,白居易仕途上也有起伏,但终究没有受到大用,不过他却自我感觉良好,尤其是在担任左拾遗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是受皇帝赏识的,便频繁上书言事。

白居易心怀天下,上书的内容也大多是揭露朝廷的弊端,有时候甚至还当面指出时任皇帝的唐宪宗的不足。

唐宪宗对于白居易的举动十分不满,他甚至对臣子抱怨说:

白居易那小子,是朕给他的名位,可是他却极其无礼,这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如果不是宰相李绛认为白居易是一片忠心,并劝谏唐宪宗广开言路,白居易早就被朝廷革了职。

公元815年,时任宰相的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立即上书表示要严惩凶手,可是却被认为是越职言事,皇帝便以此为借口,将其贬出京师。

白居易的人生也在此刻由兼济天下转变为独善其身,也正是如此,让白居易在文学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唐宣宗的秀

白居易到了晚年的时候,性格上早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锋利,甚至开始笃信佛教,以寻求人生上的安慰。

公元846年,白居易病逝于洛阳,享年75岁,在那个平均寿命并不高的年代,白居易已经能算得上是长寿之人了。

在他去世那一年,朝廷也发生了剧变,年仅33岁的唐武宗李炎因长期服用长生仙丹驾崩于大明宫,已经37岁的李忱在宦官马元贽的拥戴下登基称帝,史称唐宣宗。

只是谁也没想到,唐武宗的悲剧并没有让唐宣宗警示,在十多年后,他也走了唐武宗的老路,因服用过量的长生药而中毒身亡,当然这是后话了。

唐宣宗在位时期做了不少有利于朝廷统治的事,国家相对安定,时人总称其为“小太宗”。

此外,唐宣宗颇有文采,十分喜欢诗书,《全唐诗》中就有他六篇佳作,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唐宣宗尤其喜欢白居易的诗作,尤其是他的那首《长恨歌》可谓写尽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让宣宗感慨良多。

所以,在他继位的时候,自然没有忘记这位年事已高的大诗人,只是唐宣宗还没来得及有所表示,白居易便去世了,唐宣宗只能追赠其尚书右仆射,谥号“文”。

此外,唐宣宗还以绝佳的文采为他写了一首悼亡诗,诗曰: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悼亡诗的彩

唐宣宗的这首《吊白居易》,无论是工笔还是意境都可以称得上是悼亡诗中的绝佳典范,可谓妙笔生花,写尽了白居易的一生。

那么这首诗究竟好在哪,我们自然要先明白这首诗的意思才行。

这首诗如果用白话翻译一下,是这么个意思:

你的诗歌光耀了大唐六十年,现在只能在天上当个诗仙了,人生如浮云,我造化也不够,想留也留不住你,只能希望你随处安居,愿你在九天之上可以快乐。

你名闻天下,诗篇光耀后代,不仅孩童都会吟诵《长恨歌》,而且胡人也能歌唱《琵琶行》,你的功德和声望已经人尽皆知,我每次想到你,都会怆然而泪下。

由此可见,这首诗的感情十分真挚,不仅对白居易的才华来了一个全方位的评价,而且极大地表现出了对白居易离世的悲痛。

以一国之君而作如此优秀的悼亡诗,唐宣宗的文采可见一斑,更值得说明的是,在这首诗的第二句,还引用了白居易的名和字,来达到一语双关的目的,可谓是无可争议的绝世名篇,惊艳了后世千余年。

白居易随着大唐的消亡已经化作一缕轻烟,但他留下来的诗作却成为了历史文化中不会消散的光芒。

大唐有白居易,亦是一件幸事。

参考文献:《旧唐书》/《新唐书》等。

(图网,侵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和... 北洋军阀这个词,大家应该不陌生。一般来说,北洋军阀的时期通常被分为三个主要派系:直系、皖系和奉系。乍...
吴业国:宋代“积贫积弱”说再探 摘要:学术界长期存在宋代“积贫积弱”说,指的是财政上的贫困匮乏与宋廷在对外战争中长期居于守势。通过全...
上海博物馆携手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11月11日,上海博物馆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正...
如果康熙传位于他,清朝很可能成... 雍正八年,一个王爷病死,皇帝哭到吐血。 这个44岁的人,生前掌控大清财政、军事、人事所有实权。 假如...
原创 古...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嫡庶之分严格按照等级制度来划分。根据这一制度,通常情况下,嫡出的子女地位高于庶出的...
原创 慈... 在晚清到民国的历史时期,中国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武术大师,其中一些人的传奇故事被拍成了电影和电视剧,让更...
原创 他... 受民间文学以及影视剧作品的影响,北宋名将杨延昭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虽然历史上的杨延昭没有那么“邪...
原创 唐... 洪武二十二年正月,55岁的延安侯唐胜宗平定贵州苗乱,朱元璋赏银一千锭。 一年零四个月后,他被押上刑场...
抗战期间,这里的征兵额居全国之... 抗日战争期间,四川的征兵额达到300多万,居全国之首。四川服工役的人民总数在300万人以上,四川贡献...
原创 乱... 2025年11月7日,日本首相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宣称台海冲突关乎日本国家存亡,这番越界言论很快引发...
原创 自... 作者:许云辉 公元1275年3月,元世祖罔顾元军主力与南宋鏖战正酣事实,诏令在高丽打造“千料舟、拔都...
原创 三... 比起三国时期那些英雄人物的广泛传颂,三国皇族后裔的结局似乎较少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鲜有人知。公元26...
原创 韩... 说到韩国,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就是韩流。当时,韩国流行的造型吸引了不少中国年轻人的模仿:五颜六色的头发...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丨8句歌词... 天津北方网讯:一段旋律,如何成为民族精神的符号?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原创 徐... 1938年春,中国抗日战争正处于最艰难的时期,朱德总司令突然访问了驻扎在山西的八路军115师344旅...
纪录片《新汴河》即将推出! 新汴河是新中国第一条人工开挖的大型河道,也是宿州人深植于心的母亲河。汴河是宿州的文化根脉——从隋唐大...
原创 晋... 公元280年,晋朝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派遣杜预将军带领大军进攻东吴。不到半年的时间,东吴末代君主孙皓...
原创 欧... 所谓“历史周期律”,也叫“黄氏周期律”,是黄培炎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提出的一个理论。它指的是国家政权会...
原创 朝... 二战结束后,美国占领了朝鲜半岛的南部,而北部则由苏联占领。随着1947年冷战的爆发,朝鲜逐渐分化为南...
原创 明... 明代山西大移民:数十万人迁移到甘肃,探索你的家族根源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