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晚清天津老照片,商业街繁华热闹,租借行人稀少,出街的官员骑着马,老态龙钟的李鸿章出门被抬着,八国联军毁坏的房屋只剩残垣断壁......晚清时期的天津经历了从传统城市向近代化转型的历史进程,既有社会的动荡,也有现代化发展的萌芽。城市的发展,使其成为直隶总督的驻地。
直隶总督驻地原在保定,1724年起历任总督均在保定办公。去过河北保定的人,大多知道那座城市里有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直隶总督府。后来随着天津在19世纪中后期逐渐成为北方重要港口城市,尤其是1860年开埠后,其政治经济地位显著提升。 天津靠近京城,处理“天津教案”等涉外事件时,保定距离天津300多里,交通不便导致处理效率低下;天津作为北方商贸中心和租界区,涉及大量外交、商贸事务,需总督亲临协调;1870年天津发生“教案”事件后,朝廷为加强地方管控,加速了迁址决策。
天津的直隶总督府不止一座——李鸿章的总督行台和袁世凯到任后的直隶总督府。袁世凯曾担任过“宫保”一职,亦有人称其为“宫保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