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一部典型的男性英雄史诗,几乎没有突出的女性主角。然而,书中确实有一些女性角色在某些章节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比如第33回“曹丕趁乱纳甄氏”里的甄氏。虽然她在小说中不算重要角色,甚至连配角的地位也难以称得上,但她以出众的美貌登上了《三国演义》的回目标题,这和她在历史中的特殊地位密切相关。甄氏不仅曾以二婚的身份嫁入曹家,还与曹丕和曹植之间发生过复杂的纠葛。而她去世多年后,甚至间接导致了一位曹魏太后的死亡。那么,甄氏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人生故事,她如何影响了曹魏的历史呢?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甄氏虽然在后来的许多故事中有多个名字,但在正史中并没有记载她的具体姓名。因此,在本文中,我们仍称她为甄氏。根据《三国演义》,甄氏最早是袁绍的次子袁熙的妻子。袁绍是汉朝的名门望族,家族背景显赫,拥有“四世三公”的荣耀,因此,能够嫁入这样的家族,也说明甄氏的家族与袁家地位相当,门第匹配。
甄氏出身名门,她的祖父甄邯是汉朝的太保,曾享有高官厚禄。甄邯的后代在东汉时期长期担任两千石的高职,家族富贵显赫。而甄氏的父亲曾任上蔡县令,尽管在甄氏年幼时去世,但甄氏自幼便展现了非凡的才情与品性。年仅三岁时,甄氏便因父亲去世悲痛欲绝,令家人惊讶。而在她8、9岁时,便开始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她喜欢读书,喜欢用哥哥的笔砚写字,尽管家人希望她学女工,她却坚持认为,古代贤德的女子应当学习先人的智慧与经验,才能成就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甄氏不仅聪慧能干,还擅长照顾家人,甚至在乱世来临时,她曾促使家族救济邻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而她的容貌也极为出众,最终嫁入了袁绍家。
在公元199年,袁绍打败了公孙瓒,任命袁熙为幽州刺史,甄氏被留在袁绍的根据地邺城照顾袁绍的妻子刘氏。然而,公元202年袁绍去世后,袁氏家族与曹操的冲突很快导致败局,公元204年,曹军攻破邺城,甄氏与刘氏一起被俘。关于曹丕如何看中甄氏,史书中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当曹丕见到甄氏时,她正披头散发,满脸脏污,站在刘氏身后哭泣。曹丕好奇地询问刘氏是谁,得知是袁熙的妻子后,立刻产生了兴趣,甚至亲自为甄氏擦拭脸庞,惊叹她的美丽。另一种说法是,曹丕进入袁府后,看到甄氏因为害怕把头伏在刘氏膝盖上,顿生好奇,随即命刘氏抬起甄氏的头,见到她的容颜后,也被她的美貌吸引。无论是哪种说法,都表明曹丕对甄氏一见钟情。最终,曹丕得到了曹操的同意,将甄氏迎娶为妻,甄氏成为了袁家和曹家之间的联姻纽带。
然而,甄氏的婚姻并非没有争议。当时的名士孔融便强烈反对曹丕娶甄氏,甚至引用历史故事批评曹家。他提到武王伐纣后,周公旦纳妲己为妾,以此讽刺曹丕的行为不合道德。尽管后来的史学家普遍认为孔融此言只是为了讽刺曹家,但这一言论的确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曹丕行为的强烈反感。孔融与曹家的对立最终导致了他被曹操处决,从这一角度来看,甄氏的婚姻也间接影响了孔融的命运。
甄氏嫁给曹丕后,深得曹丕宠爱。不仅为曹丕生下了曹叡和东乡公主,而且她的贤良淑德也为史书所称道。曹操和卞氏也对甄氏十分认可,甚至在曹操的幼子曹冲去世后,为了曹冲的冥婚,特地选择了甄氏家族中的一位已故女子作为冥妻,这相当于与甄氏家族再次结亲。此外,甄氏在卞氏生病时也悉心照料,二人关系深厚。
然而,随着曹操的去世和曹丕即位,甄氏的命运发生了剧变。曹丕登基后,后宫的宠爱纷争逐渐加剧。甄氏虽然依然美貌,却不再受到曹丕的宠爱,反而遭遇了冷落。在曹丕即位后的同年,甄氏突然去世。她的死因至今仍然存在争议。《魏书》记载,曹丕打算立甄氏为皇后,但甄氏三次推辞,最终因病去世。曹丕对此深感悲痛,追封她为皇后。然而,《三国志》则提供了另一种版本,认为甄氏死于曹丕的怒火。由于曹丕宠爱新妃,甄氏心生不满,最终被赐死。甚至有记载称,曹丕曾因做了两个奇怪的梦后才悔过,但已为时过晚。
甄氏之死引发了历史学界的广泛讨论。尤其是与曹植的关系更是引起了不少争议。后来的传说称,曹植爱上了美丽的甄氏,但由于她已经嫁给曹丕,这段恋情注定未果。甄氏去世后,曹植在回到封地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感鄄赋》,表达了他对甄氏的深切怀念。虽然这一说法的真实性存疑,但曹叡对母亲的怀念确实是不争的事实。曹叡继位后,对郭女王的态度也受甄氏死因的影响,最终因逼问郭女王而导致其死亡。这一连串事件,最终使甄氏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极具话题的女性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