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英雄豪杰辈出,能人异士更是数不胜数。
战场上刀剑无眼,死个人实属正常。可有三个人的死,真就让人觉得太可惜了。这其中曹操杀一个,孙权杀一个,关羽杀一个。
你可能会说,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死几个人算什么大事?话是这么说没错,可这三个人要是不死,历史可能就得改写了。
那么这三个人是谁?他们的死又给三国带来了什么样的连锁反应?
说起华佗这个人,那可真是当时医学界的泰山北斗。这位神医本事大得很,什么疑难杂症到他手里都能药到病除。
民间流传着他的各种传说,有人说他能开膛破肚给人动手术,有人说他用麻沸散就能让病人睡过去一点不疼。这些本事在那个年代,简直就是神迹一般的存在。
曹操这个人你也知道,脑袋有毛病。不是说他性格有问题,是真的有病。长年累月头疼得厉害,疼起来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
手下人到处给他找大夫,最后找到了华佗。华佗给他瞧了瞧,说这病能治,就是得长期调理,需要他留在身边随时看诊。
华佗这人心里装的可不只是一个曹操。他觉得自己医术高明,应该走遍天下救更多的人。困在曹操府上给一个人看病,这不是浪费他的才能吗?
可曹操是什么人,说一不二的主,让你留下就得留下。华佗心里憋屈,就想了个办法。他跟曹操说家里老婆病了,得回去看看,请个假。
曹操当时也没多想,就放他回去了。谁知道这一去,华佗就赖着不回来了。曹操派人去催,华佗就说老婆病得太重,走不开。
催了好几次都是这个说法。曹操这下明白过来了,这老头是在耍他呢。派人一查,华佗老婆根本就没病,是华佗自己编的瞎话。
这下曹操的火气就上来了。他这辈子最看重的就是面子,最恨的就是别人骗他。
你华佗本事再大,敢骗我曹某人,那就是不给我面子。曹操当场下令,把华佗抓回来,直接关进大牢。
荀彧听说这事,赶紧去劝曹操。他说华佗医术无双,天下难找第二个,杀了太可惜。
曹操当时正在气头上,说天下难道就这一个大夫?没了他地球还能不转了?荀彧劝了半天,曹操就是不听。最后一声令下,华佗人头落地。
华佗死后,曹操的头疼病再也没人能治。疼得厉害的时候,他也会后悔,可人已经死了,后悔有什么用?
更要命的是,华佗死的时候,他那些医书和医术都没传下来。这可不是一个人的损失,是整个天下的损失。
按华佗的本事,一年下来能救活几万人不成问题。这一杀,等于断了无数人的活路。
后来曹操的儿子曹冲病重,找遍了天下名医都治不好,最后活活病死。
曹操抱着儿子的尸体痛哭,说要是华佗还在,我儿子怎么会死?可世上哪有后悔药吃?
一个医生的死,带走的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命,还有无数本可以被他救活的病人。这笔账,怎么算都划不来。
关羽这个人,武艺高强那是公认的。可他这个人有个大毛病,就是太傲了。
看不起这个,瞧不上那个,眼睛长在头顶上。这性格要是碰上能受气的还好说,偏偏他遇上了庞德。
庞德原本是西凉的猛将,先跟着马腾混,后来又跟了马超。
这人打仗那叫一个猛,官渡之战的时候,一刀砍了袁尚手下的大将郭援,从此名声在外。
后来马超跟曹操打,打输了。庞德被俘虏了,曹操爱才,就收留了他。
庞德这人重情重义,既然投降了曹操,就把曹操当主子,发誓要忠心到底。樊城那一仗,关羽带兵打过来,气势汹汹的。
庞德奉命守城,跟关羽对上了。两个人在战场上杀得天昏地暗,庞德一箭射过去,正中关羽头盔。要不是头盔结实,关羽当场就得开瓢。
关羽这下火了,带着大军猛攻。庞德守城守得死死的,就是不投降。手下人劝他说,你哥哥在刘备那边呢,投降算了。
庞德说我既然跟了曹丞相,就得对得起人家,怎么能降?打到最后,城破了,庞德被抓了。
关羽看庞德是条好汉,想收他。庞德骂得那叫一个狠,说要杀要剐随便,想让我投降门都没有。关羽一看劝不动,火气也上来了,一声令下,把庞德给杀了。
这一杀不要紧,埋下了大祸根。庞德有个儿子叫庞会,这孩子打小就记住了杀父之仇。他跟着邓艾混,一路打到蜀汉。
蜀汉灭亡那天,庞会带着人直奔成都,把关羽的后人找出来,不管男女老少,全部杀光。关家满门被灭,一个不剩。
你说这事怨谁?要是关羽当初留庞德一命,或者至少好好对待俘虏,哪会有后面这档子事?
可关羽偏偏看不上庞德,觉得一个降将有什么好珍惜的。这一杀,不光断送了庞德的命,还把自己全家的命都搭进去了。这账,真是越算越不值。
关羽之死,那才是真正改变了整个三国格局的大事。说起来这事还得从孙权那里讲起。
孙权当时想跟刘备结亲家,派人去找关羽,说咱们两家联姻吧,你把女儿嫁给我儿子。
这本来是件好事,两家亲上加亲,联盟更稳固。可关羽这张嘴啊,真是不知道什么叫客气。
他听了使者的话,当场就翻脸了,说什么虎女怎么能嫁给犬子,把孙权骂了个狗血淋头。
使者回去把话一传,孙权气得脸都绿了。他堂堂江东之主,哪受过这种侮辱?心里就憋着一股劲,想找机会报复。
机会很快就来了。关羽发动了北伐,带着大军去打樊城。前线打得热火朝天,关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跟曹操的对战上,完全没防备孙权。
孙权看准了这个机会,派吕蒙偷袭荆州。吕蒙这人聪明,装病不出,让孙权派了个名不见经传的陆逊去接防。
关羽一看换了陆逊,心里更放松了。他哪知道这是吕蒙的计策?陆逊到了前线,天天给关羽写信,把关羽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关羽被夸得飘飘然,更加大意了。他把荆州的兵都调去打樊城,后方空虚得很。
吕蒙看时机成熟了,带着精兵趁夜偷袭,一举拿下了荆州。
关羽这才反应过来,想回军救荆州,可惜已经晚了。前有曹操大军压境,后有孙权断了退路,关羽陷入了绝境。
最后关羽败走麦城,被孙权的人抓住,砍了脑袋。一代名将,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死了。
关羽一死,刘备疯了。他不管诸葛亮怎么劝,不管赵云怎么说,非要给关羽报仇。
倾全国之力,发动了夷陵之战。这一仗打下来,蜀汉的精锐部队全军覆没,刘备也病死在了白帝城。
更要命的是,孙刘联盟从此彻底破裂。原本两家联手还能跟曹魏掰掰手腕,现在一分裂,各自都没了底气。
曹魏坐山观虎斗,看着孙刘两家互相残杀,心里不知道多高兴。
诸葛亮接手的时候,蜀汉已经是个“烂摊子”了。人才凋零,国力耗尽,想北伐都没有足够的兵力。
他明知道难以成功,还是一次次出兵,就是想完成刘备的遗愿。可惜天不遂人愿,诸葛亮最后累死在五丈原,蜀汉也一天不如一天。
东吴那边也好不到哪去。跟蜀汉闹翻了,单独面对曹魏的压力,日子也不好过。最后蜀汉先亡,东吴后灭,三国归晋。
你说这一切的源头在哪?就在关羽那句“虎女不嫁犬子”上。
要是当初关羽把话说得客气点,或者至少别那么羞辱孙权,两家的联盟不至于这么快就破裂。
一句话毁了荆州,丢了性命,还把整个蜀汉都拖下了水。这买卖,亏大了!
这三个人的死,表面上看起来各有各的原因。
华佗死于曹操的面子和猜疑,关羽死于孙权的野心和恼怒,庞德死于战场上的敌我对立。往深了说,都是因为当权者的一念之差。
曹操要是能容忍华佗的性格,天下不知道能多活多少人。孙权要是不计较关羽那句狂话,孙刘联盟就不会破裂。
关羽要是放庞德一条生路,关家后人也不至于被灭门。历史没有如果,这三条人命换来的教训,值得后世好好琢磨琢磨!
信息来源: 《三国志·魏书·方技传》(陈寿著)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陈寿著) 《三国志·魏书·庞德传》(陈寿著) 《资治通鉴·汉纪》(司马光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