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看历史剧时,可能会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电视剧一般只拍到晋朝的建立,直到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统一三国为止,之后的故事就很少涉及了。这也导致很多人对西晋之后的历史并不熟悉,只知道西晋很快就灭亡了。那么,为什么电视剧通常不拍西晋的后续呢?
根据一些史料,主要有两个原因。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你会认同哪个观点呢?
一、西晋后的历史太黑暗
西晋是由曹魏建立的,而曹魏的开国皇帝是曹操。曹操去世后,他的儿子曹丕继位,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曹丕采取了一些手段削弱了曹家宗族的力量,并且扶持了士族集团,结果导致曹魏的权力逐渐走向衰退。到了公元249年,曹魏的大将军曹爽带领皇帝曹芳出城祭拜魏明帝陵,趁机被司马懿发动政变,掌握了大权。从此,司马家逐渐取代了曹魏,经过三代努力,司马家逐步把权力掌控在手。最终,在公元266年,曹魏最后一任皇帝曹奂将皇位禅让给司马炎,西晋正式建立。
公元279年,西晋发动了灭吴之战,成功地统一了三国,重新让中国实现了大一统。西晋的统治者——晋武帝司马炎,其政治、军事才干不差,治理也有一定成效。尤其是“太康之治”,有效稳定了社会秩序,为百姓带来了一定的和平。然而,司马炎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出了问题,他竟然选了一个智力不全的皇子做继承人。这个错误的决定直接导致了西晋的迅速灭亡。
由于皇帝的精神问题,权力迅速旁落,最终,晋武帝的皇后贾南风开始掌控大权。然而,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逐渐引发了朝廷内部的矛盾,尤其是许多宗室贵族不满贾南风的专权,纷纷起兵反抗。最终,这场权力斗争演变成了“八王之乱”,这场混乱给晋朝带来了致命打击。更糟糕的是,为了抵抗敌人,有些王爷甚至联手外族胡人,结果胡人乘机进入中原,逐渐掌控了更大的权力。这样,西晋的政权彻底崩溃,进入了混乱不堪的时代,最终,五胡乱华的悲剧爆发,中华大地陷入了数百年的动荡。
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百姓苦不堪言,这段历史不仅充满了暴力与战争,令人痛心,而且长期以来,大家也都不愿提起这段黑暗的历史。电视剧如果要拍这段历史,肯定难以呈现出那种黑暗的氛围,也不符合大众的娱乐需求。所以,很多电视剧就止步于西晋的统一,并未继续讲述接下来的故事。
二、西晋后的历史太混乱
西晋在经历了“八王之乱”后,政权迅速堕落,接下来的五胡乱华、南北朝的对立,使得国家陷入了更大的混乱。皇帝一个接一个的更替,局势非常复杂。如果这些历史情节全部呈现出来,观众可能完全跟不上剧情发展。那些大家熟悉的角色,刚刚深入了解,就可能会被“干掉”,对于观众来说,这样的情节看起来无疑是令人困惑的。因此,很多电视剧不愿意拍摄西晋之后的历史。
就拿“八王之乱”来说,这场内乱的复杂程度,足以让人眼花缭乱。贾南风被处死后,赵王司马伦上台,然而很快,他的野心膨胀,打算废黜皇帝,这引发了大规模的反抗。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等各地的王爷联合起来讨伐司马伦,最终,司马伦被打败,齐王司马冏迎接皇帝复位,自己则掌控朝政。紧接着,司马冏与其他王爷的矛盾升级,大家又开始争权,局面变得更加复杂。各路王爷为争权而互相争斗,最终,司马越成为最后的赢家,但他面对的却是胡人势力逐渐强大,无法抵挡的局面。最终,西晋彻底灭亡,进入了更加混乱的时代。
这场“八王之乱”,涌现了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位王爷,他们轮番登场,朝局极其动荡。如果不了解这些人物和事件的背景,普通观众根本看不懂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与操作,这样的剧本可能没人愿意看。
总结
综上所述,西晋统一后的历史,因其过于黑暗和混乱,成为电视剧不愿触及的内容。首先,西晋之后的历史充满了动荡和悲剧,观众不愿看到如此沉重的剧情,且拍摄也难以通过审查;其次,西晋之后的政治斗争混乱至极,剧情发展极其复杂,难以让观众轻松理解。正因如此,大多数电视剧都选择在西晋统一之后停下来,不再继续拍摄接下来的历史。
(本文参考《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