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7年,汉武帝临终时,决定为年仅8岁的太子刘弗陵选出几位辅政大臣。床前跪着四位大臣,他们纷纷发誓将会好好辅佐年幼的皇帝。而其中一位,竟然是匈奴人金日磾——一个在汉宫中侍奉了多年的匈奴王子,难道汉朝与匈奴不是死敌吗?金日磾又是如何获得汉武帝信任的呢?这一切都要从霍去病说起。
话说公元前121年,匈奴的浑邪王和休屠王在河西走廊,面对汉朝年轻的将军霍去病,两人心情沉重。霍去病年仅20岁,却两度击败匈奴,令匈奴损失惨重。匈奴单于愤怒至极,下令让他们二人接受惩罚。浑邪王提议投降汉朝,因为汉朝承诺可以封爵分地,过上安稳的生活,而不是继续在草原上忍受战争与饥寒。休屠王起初同意,但随后反悔,认为匈奴单于不会惩罚他,且匈奴的未来并未彻底堪忧。于是,浑邪王决定亲手杀掉休屠王,接管了其部队,等待汉军来降。 汉朝派出霍去病前来接受投降,霍去病指挥汉军和浑邪王对峙。面对浑邪王的部队,一部分人选择逃跑,霍去病果断命令处决逃兵,迅速瓦解了敌军。最终,浑邪王带着其余部队向汉朝投降,汉朝给了他封号和奖励,成为万户侯。而休屠王的家族却没有得到这样的优待,他的妻子和儿子金日磾以及金伦被俘,成为奴隶。金日磾年仅14岁,被送到汉宫养马,从一个匈奴小王子变成了汉宫的马夫。 即使如此,金日磾心态平和,他的母亲也时常告诫他和弟弟,要懂得尊重规矩。几年后,汉武帝在一次宴游时,发现金日磾是唯一一个目光坚定、不打量后宫美女的马夫。他的马匹也被养得特别好,光亮肥壮。汉武帝顿时对金日磾产生了兴趣,直接召他入宫,并任命他为马监。随后,他又被提拔为侍中和光禄大夫,这两项职务意味着他获得了汉武帝极大的信任。 尽管金日磾获得了汉武帝的宠爱,但他依旧保持着谨慎与自律。他时刻提醒自己,自己身为匈奴人,处境微妙,不能放松警惕。一次,他亲手杀掉了自己的儿子,因为儿子在宫外与宫女嬉戏。金日磾知道,淫乱后宫会导致全族满门抄斩,尽管儿子并未做出实质性的错误,但金日磾深知若任其发展,可能引来灾难,宁可亲手终结,也不愿让家族受牵连。 金日磾除了自己行事谨慎,面对周围的人也保持警觉。一次,莽何罗等人图谋刺杀汉武帝,金日磾敏锐地察觉到了他们的意图,并暗中跟随,防止他们接近汉武帝。终于,莽何罗兄弟发难,金日磾及时发现,立即冲入汉武帝的寝宫大声呼喊“造反”,并成功制止了这场政变。汉武帝因此对金日磾更加倚重,认为他是忠诚可靠的大臣。 尽管金日磾深得汉武帝宠信,但他始终保持低调谨慎,从不接受过多的赏赐。甚至当汉武帝提出娶他的女儿时,金日磾也坚决拒绝,认为自己身为匈奴人,不能轻易让女儿进入皇家。汉武帝对他越发看重,甚至在临终时,决定让金日磾作为托孤大臣,辅佐年幼的刘弗陵。尽管金日磾最初不愿接受这一职务,但在汉武帝的坚持下,他最终同意。 汉武帝去世后,年仅8岁的刘弗陵继位,金日磾依然坚定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即使他在辅政的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因病去世,金日磾的忠诚和低调一生,都深深感染了汉武帝。在他去世时,汉昭帝下令为他举行盛大的葬礼,并授予他极高的荣誉,将他安葬于茂陵,享受与帝王同等的待遇。 金日磾的家族延续了他的谨慎和忠诚,直到王莽时期才遭受不幸。班固在《汉书》中称赞金日磾家族“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令人大为惊叹。一个匈奴人,能够在汉朝达成如此高的成就,实在是不可思议。 这一切,都得归功于汉武帝敢于用人、善于用人。如果没有汉武帝的重用,金日磾一生或许只能局限于宫中的马夫,而霍光和霍去病也未必能展现出如此显赫的才能。历史中的君臣互相成就,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智慧与胆略,才成就了大汉王朝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