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博物馆,作为我国西南地区建立最早的博物馆之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其前身为1914年筹建的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历经百年风雨,如今已成为全国高等院校中重要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博物馆在文物遗存、动植物标本以及馆藏档案的保护与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目前,四川大学博物馆的馆藏已达8万余件文物和近百万份动植物标本,其中包括超过13万页的田野工作日记和调查手稿等珍贵档案文献。这些丰富的藏品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多样性,也反映了人类文化的深厚积淀,成为学术研究和公众教育的重要资源。
经过四年的改扩建,新馆展厅面积达到约1万平方米,基本陈列涵盖自然、考古、民俗和民族等多个主题,展现出博物馆对多元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探索。新馆的展陈设计以“新立意、新叙事、新体验”为核心理念,旨在为观众提供更为丰富和沉浸的参观体验。在这里,观众不仅可以观看到各类展品,还可以通过听觉、嗅觉和触觉来感受文化的魅力,鼓励大家主动发现和自主探索。
四川大学博物馆的使命不仅在于展示历史与文化,更在于通过教育与科研推动社会对多元文化的理解。未来,博物馆将继续致力于提升其教育功能和科研水平,力争成为更多人了解科学与人文的窗口,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