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宪宗子嗣数量仅次于朱元璋,还有人抓着万贵妃不放?
迪丽瓦拉
2025-10-15 20:02:53
0

前朝后后宫从来都是紧密相连的,从来都不可能割裂开来看,后宫佳丽三千,各有各的风情,皇帝却不能有自己的爱好,一个合格的帝王不管愿不愿意,都应该做到“雨露均沾”,而不是将宠爱独独给某一个他最爱的女子。

这说起来其实皇帝也挺可怜的,但皇帝的家事也是天下事的一种,身在其位就得有所牺牲,皇帝如何面对后宫妃子,本也是一种政治手段。

古往今来,凡是得到皇帝独宠的妃子都在青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尽管文人才子们将其定义为唯美的爱情,但这样的妃子往往会被官员们口诛笔伐。

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唐玄宗前半生励精图治,将大唐推向盛世,后半生耽于享乐,沉醉在杨贵妃的温柔乡里不知今夕是何夕。

结果安禄山指挥大军直逼长安,唐玄宗居然弃长安城逃跑,让大唐深陷泥淖,虽然后面安史之乱被平定,但大唐再也没能从泥淖中挣脱出来恢复到往日的荣耀。

那杨贵妃又有怎样的结局呢?

唐玄宗出逃至马嵬坡的时候,士兵哗变,逼着唐玄宗处死了杨贵妃。

说起来当初唐玄宗为得到杨贵妃是费了很大的心力的,毕竟当初杨玉环还是他的儿媳,他一步步巧取豪夺,花费好几年的时间才让杨玉环变成了杨贵妃。

得到杨贵妃之后,他更是爱之甚深,为杨贵妃做了不少的事情,让杨贵妃宠冠六宫,结果最后士兵一逼迫,唐玄宗还是放弃了杨贵妃。

杨贵妃可怜吗?无辜吗?

安史之乱初,安禄山“以诛国忠为名,且指言妃及诸姨罪。”

这话的意思很简单,安史之乱,杨贵妃要负很大的责任,这或许是夸大的成分,毕竟一个女子在那样的时代能量其实没有那么大,但她被推出来又没有那么让人意外,她并没有那么可怜和无辜。

唐玄宗独宠杨贵妃,杨国忠因此从籍籍无名变为权倾朝野,杨家的人个个得了好处,在长安城横着走,杨贵妃又那样得宠,唐玄宗得到杨贵妃前后在政治上的变化那样大,如何能让人不恨杨贵妃?

那是不是没有安史之乱的发生,杨贵妃就不会被人恨,不会被官员们抓着不放呢?并不会,这可以参考明朝时期的明宪宗和万贵妃。

万贵妃的人生经历真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从她的经历来看,她有点像我们常说的那种等待丈夫长大的童养媳。

万贞儿到朱见深身边的时候,万贞儿19岁,朱见深2岁,彼时,朱见深刚刚因为土木堡之变被立为太子,万贞儿奉命照顾朱见深,其实就是保姆。

保姆和主子之间其实并不容易产生深厚的感情,但万贞儿和朱见深不一样。

要知道朱见深做太子的时候,做皇帝的是他的朱祁钰,皇帝和太子之间本就关系紧张,何况还不是亲父子,后来朱见深5岁的时候,太子之位被废,朱见深被软禁,和万贞儿相依为命,他们是真正的相依为命。

朱见深因其特殊的身份和生母见面的机会很少,身边唯一一直陪着他、照顾他的就是万贞儿,也因此两人的感情极为深厚。

很难说在这个过程中,两人是从什么时候产生的爱情,但朱见深应当是主动的那一方,特殊的经历或许让他有了恋母情结,于是爱上了万贞儿。

她与他共患难,他许她荣华富贵,等到后来朱见深登基为帝,第一件事就是要封万贞儿为皇后,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后来朱见深退而求其次改立万贞儿为贵妃,皇后之位给了别的女子,但万贞儿在后宫其实各项待遇都直逼皇后,更是受尽朱见深的宠爱,让朱见深爱了一生。

不过,朱见深深爱万贞儿,也并不是弃其他妃子为无物,所以数年下来,后宫中叫得上名号的妃子有近二十个,留下来的孩子也有二十个,这个数量在明朝仅次于开国皇帝朱元璋,而万贞儿只生下了朱见深的皇长子,还早早就夭折了,后来万贞儿再也没有生,也就是说一生无子。

照此来看,朱见深不管如何宠爱万贞儿似乎都造不成什么影响,朝臣也没有必要不待见万贞儿,但并不是。

按理说,后宫女子都是皇帝的女人,官员没有置喙的权利,但前朝连着后宫,有时候前朝官员会抓着某个后宫妃子不放不是没有理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她影响到了皇帝的子嗣。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小的,皇帝只宠幸一个妃子的话,生的孩子自然就少,而皇家又有皇位要继承,再加上古代孩子夭折率比较高,因此皇帝的孩子自然是多多益善,这就要求皇帝不能只宠幸一个妃子。

其二,朝臣对皇帝的要求是“雨露均沾”。前朝连着后宫,后宫妃子也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皇帝需要雨露均沾,平衡各个势力和关系,毕竟冷落谁、独宠谁很可能就影响到前朝。

而且皇帝长时间独宠一个人,最大的可能就是真的喜欢,真的喜欢一个人对皇帝来说是奢侈,很可能让他沉迷温柔乡,倦怠朝政,这是不可取的,皇帝有这样的趋势,官员自然就会进谏,不能责怪皇帝,就只能责怪那个被独宠的妃子。

其三,后宫干政。整个古代史,后宫干政的例子不少,而后宫不得干政也是很多朝代和皇帝对后宫妃子的要求,但如果皇帝独宠一个妃子,很容易就降低自己的底线,默许这个妃子做一些干政的事情,而妃子也可能恃宠而骄,作出干政的事情。

尤其立储这件事,前朝和后宫容易前相互勾连,影响到朝局,朝官员自然看不下去。

我们看朱见深和万贞儿这一对,万贞儿自然没有影响到皇帝的子嗣,毕竟朱见深有是十几个儿子,即便夭折了三个,继承人还是很多。

而说到后宫干政,整个明朝似乎都没有形成后宫干政的土壤,而史书中也没有记载万贵妃干政的事例,这一点一定要相信史书,如果一个女子干政的话,一定会被大书特书的,而万贞儿没有。

但不得不说,万贞儿尽管没有做到干政,但她能影响到朱见深,她独占着朱见深的爱,让朱见深的全部身心都在她身上,让万贞儿不是皇后胜似皇后。

甚至朱见深第一位皇后的被废就是因为万贞儿,而第二位皇后看清了万贞儿在朱见深心中的地位,于是不得不避其锋芒。

而且万贞儿在前朝也有一大批拥趸,他们靠着万贞儿做了不少的事情。这样的万贞儿自然不招前朝很多官员的待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揭... 八旗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八旗制度起源于满洲(即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早期,女真族的狩猎活动通常是由一群人...
原创 遵... 世界上最初并没有贵族阶层,但自从第一个将个人利益置于百姓福祉之上的人出现后,国家的权力结构开始发生了...
原创 从... 从秦简到战时档案:工业底盘如何决定强弱与胜负 考古现场给出一条常识:器物链条越完整,文明越稳。云梦...
原创 清... 1912 年 2 月 12 日,紫禁城的寒风卷着雪粒。 隆裕太后抱着 6 岁的溥仪,在退位诏书上盖下...
原创 赵... 三国后期,曹魏的名将张郃似乎成为了当时的霸主,但实际上,在魏延之外,还有几位将领能与张郃匹敌。我们来...
原创 苏...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的前夕,作为苏联的最后一任总统,发表了他任内的最后一次电...
原创 4... 前言 1948 年秋,山东寿光的一处农舍里,刚被俘的国军高级将领王耀武神色憔悴。 这位曾镇守济南...
原创 清... 在看清代的清宫剧或者历史剧时,我们常常能听到一些对官员的尊称,比如“制台大人”、“抚台大人”、“藩台...
原创 没... 琉球群岛原本是我国的领土,历史上曾是中华的一部分。尽管现在由日本管辖,但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没有任何...
原创 唐... 河中镇自设立以来,除了在仆固怀恩和李怀光担任节度使期间,与中央政府关系一度紧张外,其他时间大多与唐朝...
日本在1874年发动了一场什么... 1874年是一个很平常的一年,却是近代中日关系变化很重要的一年。 在这一年,日本派兵悍然发动对台湾的...
原创 战... 燕国未能吞并齐国,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齐国的面积实在太大,燕国的国力根本不足以在短时间内吞并它;其...
原创 洪... 一、命运的转折 清朝咸丰元年,江西永新县的秀才刘先满怀希望地前往省城参加科举考试,然而他却不幸落榜。...
原创 从... 今天,除了身份证之外,我们还有户口簿可以证明我们的身份。而提到“户籍”和“籍贯”,这两个词的历史其实...
原创 秦... # 绝了!秦国小娃甘罗太神了!一句话救爷爷,把秦王怼得没话说 要说古代当官难不难?那可太不容易了!尤...
原创 明... 傅山,字青主,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一位才华横溢的天才人物。他几乎精通所有领域,擅长哲学、医学、佛学、诗歌...
原创 皇... 纵观爱新觉罗家族的历史,皇太极这个名字确实很少见。很多人一听到这名字,都会感觉他是清朝的太宗的本名,...
原创 浅... 欧洲的历史发展总是与统一的梦想紧密相连,但这些梦想大多未能实现。即使是在拿破仑时代,虽然他尝试过,统...
原创 清...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雍正皇帝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带兵在西北平定罗伯藏丹津的叛...
原创 清... 写历史其实远比写小说复杂。很多人认为历史写作最难的部分是收集史料,但事实并非如此。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