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美国如何阻碍,或是日本如何挑衅,都不会改变中国崛起的趋势——这是著名哲学家罗素在其著作《中国问题》中的预言。
那么,罗素是谁呢?他被誉为“世界哲学泰斗”,不仅是社会改革的倡导者,还是世界和平运动的重要组织者,并且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罗素在学术上和社会实践领域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被誉为时代的智者。他曾说:
> “欧洲人追求的生活方式是不断斗争、榨取、变化、不满与破坏,效率主义最终只会导致社会的崩溃。虽然西方在科学和技术方面占有优势,但在对人生终极意义的理解上,中国的智慧尤为深刻。老子的‘道’便是最好的证明。”
他在自己的社会改革著作《自由之路》中,引用了《老子》的一句名言:“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是他理想中的文明状态,追求平等、自由、和谐与富足。
罗素认为,西方文明已经被“信仰进步”和“产业主义”的思想所污染,丧失了其本该具备的智慧。而这种对“进步”和“物质”的盲目崇拜,最终将走向自我毁灭。
事实上,早在罗素之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就曾指出,老子的“道”文化其实是一种极具可行性的世界管理理念,并认为这是人类应当传播的理念。接触这个理念的人们,会拥有充满希望和阳光的心态,更加热情、幸福、并且合乎自然地生活。
罗素曾因对人类未来的深切关注,前往苏联考察,然而并未找到他理想中的社会模式。随后,他受到了蔡元培、梁启超等中国精英的邀请,来到中国讲学,并在中国逗留了一年多。回到西方后,他写下了风靡全球的著作《中国问题》,这本书让中国问题成为全球热议的话题,被誉为“世纪智者对中国问题的深刻思考”。
在书中,罗素曾说道:
> “当其他国家的人们只在考虑十年后的未来时,中国的人们早已在为百年之后的事情思考了。中国发现了能够让全世界幸福的生活方式,并且已经实践了几个世纪。”
他还预测,西方的傲慢与自大,最终将导致其灭亡,而中国将崛起,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文明。他警告西方:未来的希望不再属于西方,而属于中国。
这一观点和历史学家汤因比的看法不谋而合。汤因比在1973年与日本学者池田大作进行长时间对话时表示,西方文化已经走到了尽头,人类的希望在东方,但并非在日本,而是在中国。汤因比认为,中国文明将主宰未来。
罗素同样对中国崛起面临的阻力做出了准确预测。他认为,美国将会阻挠中国的崛起,因为美国人坚信自己的文明是完美无缺的,不愿接受中国的崛起。他还警告道,不能轻视日本人的野心,除了在中国周边伺机行动,日本的野心还涉及全球。他直言:“日本是全球秩序的破坏者,他们的目标是基于唯利是图,违背人类道德,最终将被全球所孤立。”
罗素明确预言,如果美国与日本的利益发生冲突,必然会爆发战争,但“即使战争持续十年,最终败北的必定是日本。”这一预言在历史中得到了验证。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并蚕食中国领土。接着,日本偷袭了珍珠港,导致美国对其进行疯狂报复,最终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给日本带来了一次深刻的教训。
然而,尽管经历了这次沉痛的失败,在美国的扶持下,战后的日本并未真正悔改,反而在适当时机可能会再次采取同样的手段进行报复,这也印证了罗素的预言。
罗素对于中华民族的崛起、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以及美国的衰退提供了明确的答案。他坚信,无论中西方文明如何碰撞与融合,或者美国如何试图阻挠,中国的崛起已是历史的必然。
此外,罗素也为中国提出了警示。他认为,中国之所以是中国,正是因为其拥有独特且深厚的文明。如果中国屈从于西方文明,那将是全人类文明史的悲哀。他建议中国人要警惕两大风险:一是全盘西化,二是迷失自己文化的根基。罗素还特别提醒中国要警惕日本的野心,因为日本的行动往往是阴险和激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