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视角重估中国学的当代意义
迪丽瓦拉
2025-10-17 07:31:31
0

本报赴上海特派记者 马晴燕

时隔两年,黄浦江再次迎来中国学发展历程上的重要时刻。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于10月13日至15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场以“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为主题的学术盛会,邀请了约500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大会从学术层面贯通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深入交流中华文明的赓续和创新,探讨中国道路的文明内涵、经验启示和世界意义。与会中外嘉宾和媒体记者们乘游船缓缓行驶至黄浦江心,外滩百年历史建筑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现代剪影交相辉映,恰如中国学研究中“传统的赓续”与“现代的创新”这一对核心命题的展演。

从过去到现在

中国学都是“世界学”

“群贤毕至”——许多媒体用这个词形容盛况空前的世界中国学大会,出席会议和论坛的不仅有高级官员、前政要、国际机构的代表,还有全球50多个国家的中国学专家。这不仅是一场学术盛会,更是一座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读懂中国。

从过去到现在,中国学都立足于全球叙事。从马可·波罗的游记,到利玛窦与中国士大夫的交往,再到1814年法兰西学院设立首个汉学教席,中国学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融通中外的过程,也不断对世界文明互鉴产生深远影响。

此次大会为中外学者构建了一个高级别平等对话的平台,体现了中国学核心精神:在交流与阐释中,实现文明的互鉴与共同进步。正如意大利前总理普罗迪在大会开幕式上所说,在“去全球化”抬头、贸易保护主义冲击多边机制的背景下,世界迫切需要沟通合作的声音,以此重建信任,而这正是世界中国学大会此时召开的特殊意义。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系荣休教授高棣民表示:“中国学在美国已从边缘学科成为显学。”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任阿尤布·撒勒塔史呼吁,汉学研究应被视为“全人类的学科”,而非某个国家、地区或群体特有的学科。这场盛会表明,以尊重文明多样性为基因的中国学,正成为全球学者共同致力打造的一门世界性学问。

从吸引到需求

中国学研究逻辑的变迁

“我与中国学的缘分从对汉字的好奇开始。汉字的独特性、诗性和文化厚度,让我走上汉学之路。”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荣休教授、首任法国国民教育部汉语总督学白乐桑的这番话,代表了许多外国学者从事中国学研究的最初动力:对古老东方文明的纯粹兴趣。

时至今日,这样的动力仍具有代表性,但它早已不是“汉语热”在全球升温的唯一理由。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副教授阿克塔莫夫·伊诺肯基说,现在俄罗斯学生想留学中国,所需的汉语水平“门槛”比十几年前高很多,汉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也明显拓宽,更多毕业生进入经贸或其他非人文研究领域。

今天的中国对于世界而言,远非像过去那样陌生和“神秘”,为何世界对中国学研究的热情却有增无减?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赛义德·哈桑·贾维德认为,这是因为跟以前相比,世界更需要中国,中国与世界联系如此密切、相互影响如此深刻,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忽略中国。

很多学者从中华文明的“基因”中寻找中国发展的答案。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教授何广思认为,中国的世界观源于“天下大同”理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与其一脉相承。还有学者发现,中国的全球治理倡议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理念的深厚滋养。正是这些中华文明的魂脉铸就了当今的中国,支持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也将深刻影响未来中国的行为模式。

在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的现实背景下,中国学为全球南方提供了一种经过实践检验的非依附性选择。中国学研究从过去单纯的历史研究,演进为对当代中国发展模式的深入探索。可以说,当代中国学研究热潮的背后是一种更强大、更丰富的逻辑支持。

从数智到青年

中国学研究的新视野

本届大会举行了5个平行分论坛,议题分别是“从世界看中国:文明的赓续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分析和经验启示”“多学科视域下的世界中国学知识体系”“数智时代的世界中国学:机遇与挑战”“青年与世界中国学的未来”。这些议题设置充分反映出中国学研究范畴的时代性拓展——从古老的敦煌文献延伸到“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并融合了多学科研究方法,这揭示了中国学研究范式的深刻转型。

大会15日闭幕前,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图书馆上海社科院北京语言大学会同近百位海内外专家联合发布的54部“世界中国学研究推荐书目”(2005—2024),跨越多个国家和领域,以各自独特的视角,勾勒出中国学研究广度与深度的飞跃。其中,国外青年学者研究成果有10部。马硕(俄罗斯)所著《古代中国的帝国网络:中华帝国在东亚南部的建立》,跨越2000年探索古代秦汉版图扩展的秘密;奥利弗·施廷克尔(巴西)的《后西方世界:新兴大国如何重塑全球秩序》,则将目光投向今日中国,探讨中国智慧如何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启发全球治理新方向。

此次大会期间,青年研究学者的“出镜率”令人瞩目。流利的中文、开放的思维、新锐的观点、积极的交流,这些年轻人将世界中国学研究的接力棒稳稳地接到了手中。北京外国语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席格伦表示,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位置越发重要,中国学研究承担着关键使命——针对这些动态提供严谨、精准且易于理解的解析。青年学者在推进该使命方面有独特优势,他们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熟练运用数字技术、与不同群体交流互动,成为连接学术研究与全球对话的桥梁。

从张江到上博

中国学的“穿越”之旅

在会场外,上海这座城市也以它将创新与传承融为一体的能力,诠释着中国学不断被丰富的当代意义。10月13日下午,从未来感十足的机器人创新中心,到承载历史的上海博物馆东馆,与会国际嘉宾踏上了“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参访活动的旅程。

“这种感觉非常美妙,就像从未来穿越到古老历史当中。”突尼斯迦太基大学讲师本·赫力法·法杜娃一边在上博展厅观看中国文物,一边回味在张江机器人谷“模力社区”的所见所闻。在那里,百台形态各异的人形机器人同时训练的场面,让在场的国际学者赞叹不已。

这些机器人在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着倒饮料、叠衣服、分拣药品等精细操作训练。新南威尔士大学荣休教授、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士李木兰难掩兴奋之情。“真是太棒了!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机器人。”她表示,中国对人工智能这一新兴领域的大力投入和长期规划令她印象深刻。

这片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是“中国智造”能力的生动注脚。面对媒体,瑞典跨国和平与未来研究基金会创始人扬·奥贝里建议更多西方人亲自来中国,因为“仅凭西方媒体的报道无法了解真实的中国”。

上海博物馆之行仿佛带着各国学者穿越了古今文化之门,当他们站在青铜器、瓷器前,他们看到的不仅是文物本身,更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生命力。

从城市到园林

中国学的沉淀样本

作为本次大会另一条主题参访活动的路线,部分与会专家学者走访了徐汇滨江党群服务中心和豫园

徐汇滨江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学者们观察中国基层治理的微观窗口。作为连接政府与市民的桥梁,党群服务中心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工作人员说,这不是徐汇区的独创,“在上海,每个区都有类似的党群服务中心”。一路都在认真记笔记的英国作家、研究员及政治活动家卡洛斯·马丁内斯表示,让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位市民都可以享受这里提供的优质设施,他认为各国在这方面都可以向中国学习。

德国莱比锡大学汉学系教授、孔子学院德方院长柯若朴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徐汇滨江建设和德国一些老工业区的改造“非常像”,只是规模要大得多。

作为上海老城厢的文化地标,豫园承载着历史与记忆,而它的保护和更新则成为城市治理的典型案例。学者们在这座古典园林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见证了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城市发展理念有机结合的成功样本。

兼容并蓄恰恰是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之一。中国发展越来越能引起世界共鸣,中国的制度优势和治理优势也更多地被世界看到,这也是中国学研究的当代意义之一。世界中国学大会为中国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写下了一个生动注脚,它积极回应着世界对中国文化和理念的认同和支持,并期待更多同行者的加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若... 1949年10月25日,华东野战军第十兵团三野一部在进攻台湾门户——金门岛时,因轻敌、缺乏渡海经验、...
原创 奥... 奥斯曼帝国是历史上最强大和最辉煌的伊斯兰帝国之一,其领土跨越了欧洲、亚洲和非洲三个大洲,而埃及作为其...
原创 几... 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历史道路,充满了艰难险阻,付出了无数牺牲。在这条荆棘满布的路上,许多英雄的名字永载史...
原创 欧... 英国国王查尔斯的加冕仪式让我们有机会来聊聊欧洲的皇帝、国王和中国古代皇帝、国王之间的差异。 在罗马共...
原创 太... 俄乌打仗都超过一千三百天了,欧洲一开始气势汹汹,各种制裁砸向俄罗斯,以为能速战速决。结果打到现在,欧...
原创 韩... 韩国造纸术“1500年历史”事件:文化误导与网络争议 最近,一段视频在国内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关注...
原创 我... 近年来,关于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空白期”的讨论再次引起了不少关注。这个“空白期”指的是从黄帝开始的中...
原创 姚... 姚广孝的传奇一生:从“黑衣宰相”到太庙牌位被撤 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三月初十,明仁宗朱高炽特意...
宋朝监察制度地方机构的运行特点... 在宋朝,监察制度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管理地方机构、维护社会秩序。今天,我们将探讨宋朝监察制度如...
原创 向... 每年的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纪念日,也叫建党节。今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回顾党的一百...
民国三年袁大头:一段承载历史与... # 民国三年袁大头:一段承载历史与经济的货币记忆 在近代中国货币发展的长河里,“民国三年袁大头”是极...
原创 百... 新中国共有1360位开国少将,虽然每位都非常杰出,但由于人数较多,很多将军的事迹往往不为人所知。事实...
原创 古... 元朔六年的长安宫,17 岁的霍去病身披玄甲,跪在汉武帝面前。 皇帝亲手将 “冠军侯” 的金印递给他,...
原创 三... 三国时期,山东的土地主要归属于青州、徐州和兖州,属于曹魏的势力范围。在这个时代,山东人才辈出,尤其是...
蓝韵龙姿: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一、历史溯源:蒙元盛世下的瓷器杰作 元代,在中国陶瓷发展的漫漫长河中,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阶段。...
朱允炆登基后,在位第一年削掉五... 削藩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对于任何一个大一统的中央王朝来说,都不会允许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从汉武帝到康...
原创 您... 文革前理发要多少钱?您知道吗? 一一怀旧理发?故乡长江边小城,大约在1958年前,孩子们与有些大人,...
原创 方... 丹东站台的跨国购物车:朝鲜采购员老金的行李箱 清晨六点的丹东火车站,晨光微熹。我拖着行李箱站在候车室...
原创 张... 马超投靠刘备的故事,虽说他未曾立下什么赫赫战功,却得到了封赏,成为了骠骑将军和凉州牧,爵位是斄乡侯。...
原创 林... 清朝道光年间,林则徐担任江苏巡抚。在一个除夕的夜晚,林则徐刚写完一份奏章,想着需要找个抄写员帮忙重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