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苏联已经解体31年,但它的历史仍然充满着许多难以理解的地方。即便到了苏联解体的最后时刻,也并非所有人都背叛了这个国家。实际上,很多忠诚的苏联官员依然坚持信念,像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这样的人并非代表所有人。有些人深深爱着苏联,始终忠诚于它。比如,1991年8月24日,苏联前总参谋长、戈尔巴乔夫的军事顾问阿赫罗梅耶夫就在办公室内自尽,以表达对苏联的忠诚以及对其解体的绝望。除了阿赫罗梅耶夫外,还有一位与苏联深厚感情的将军,他就是苏联内务部长鲍利斯·卡尔洛维奇·普戈,他比阿赫罗梅耶夫早三天自杀。
普戈的死,引发了外界的种种猜测。许多人认为他是害怕被调查和逮捕。但如果普戈真心害怕被捕,那么他完全可以选择逃跑,而不是走上自尽的道路。那么,他为何会选择自杀呢? 自杀前的种种迹象 1991年8月21日上午,俄罗斯情报部门曾给普戈打电话,通知他与叶利钦的亲信见面。当时,震惊全国的“8·19事件”已经过去两天,外界传言俄罗斯将严惩参与政变的人。作为“8·19事件”中的关键人物之一,普戈深知自己的命运已经注定。当天傍晚,普戈的岳父开门时告诉情报人员:“刚刚发生了可怕的事”,并告知普戈已经自杀身亡。情报人员赶到后,发现普戈躺在床上,太阳穴流血,妻子瓦连京娜坐在地板上,仍未死亡,尽管被紧急送往医院,最终还是未能抢救成功。 在他们的遗书中,普戈写道:“我太信任他人了,一生老实。”这段话似乎隐含着对某些人的不满,普戈曾深受戈尔巴乔夫信任,但戈尔巴乔夫却把苏联引向了崩溃。此外,普戈也对“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其他成员失望,因为这些人之间缺乏协调与决策力,导致了政变的失败。普戈妻子瓦连京娜的遗书则写道:“我再也不想活了,不要怪我们,照顾好外公和母亲。”这表明她和丈夫的深厚感情,也解释了她随丈夫一起选择结束生命的原因。 早有预感 普戈自杀的原因并非单纯因为害怕被逮捕。虽然他拥有足够的能力逃脱,但他之所以没有逃离,是因为他对国家的未来已经失去了希望。普戈原本希望阻止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避免苏联解体,但他失败了。8月20日下午,政变计划已经彻底失败,普戈发现所有高层官员的电话都被切断,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了。回到家后,普戈和妻子进行了长谈,他告诉妻子可能会被逮捕。而妻子早已预感到丈夫的结局,甚至询问他手枪的存放地点,坚定地表示自己也决定与丈夫一同自杀。 普戈的背景与忠诚普戈,1937年出生于拉脱维亚,是典型的“红二代”。他的父亲是地下党员,参与了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并曾任里加市书记。普戈年轻时在里加电机厂工作,逐渐从一名普通工程师晋升为厂团委书记,随后又成为了里加市的领导。普戈的职务发展非常顺利,40岁时已经超越了父亲的职务,43岁成为拉脱维亚共和国的克格勃主席,51岁时当上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1990年,戈尔巴乔夫任命他为苏联内务部长,普戈也被授予中将军衔。虽然普戈是拉脱维亚人,但他始终忠诚于苏共,展现出极高的政治忠诚度。 普戈的经历显示了苏联干部选拔的科学性,并非所有干部都像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那样受西方影响。普戈本身并未受到外界渗透,而是坚定支持苏联及其体制的忠诚人物。他的死,也代表了他对苏联未来的失望。 结语 普戈的自杀,和阿赫罗梅耶夫的自杀一样,都是对苏联崩溃的绝望表现。普戈原本试图在“8·19事件”中扭转局势,挽救苏联,但最终失败了。今天,尽管“8·19事件”依然被认为是一次失败的政变,许多人开始重新审视这些历史人物的立场与动机,普戈等人或许最终会被视为苏联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