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唐演义》中,李元霸被塑造为大鹏金翅鸟的转世,年仅12岁就拥有超凡的力量与勇气。他不仅食量惊人,一顿饭便吃一斗米和十斤肉,还手持重达八百斤的擂鼓瓮金锤,骑乘万里烟云兽,堪称无敌。然而,历史上并没有李元霸这个人物,他的原型是李渊的第三子李玄霸。李渊共有四个儿子,李玄霸是第三子,但在正史中几乎没有任何记载。
关于李玄霸的记载,《旧唐书》和《新唐书》中仅有简短的几百字。他在大业十年去世,年仅16岁,且没有留下子嗣。尽管李渊建立了大唐,追封李玄霸为卫怀王,并将李世民的四子李泰过继给他,但李玄霸依然是一个几乎不为人知的人物。 至于李元霸的名字改变,源于《隋唐演义》是清朝时期的作品。由于康熙皇帝的“玄”字避讳,作者将李玄霸的名字改为李元霸,以避开皇帝的名字。 在谈到虚构历史人物时,不得不提《三国演义》中的貂蝉。貂蝉因其“闭月羞花”的美貌成为中国四大美人之一,但正史中并没有她的踪迹。她仅存在于《三国演义》中,是王允的义女,凭借聪慧的手段成功挑拨了董卓和吕布的关系。实际上,貂蝉的原型是吕布的侍婢。 同样,《穆桂英杨家将》中的穆桂英也是虚构人物。在小说中,她是穆柯寨的女儿,勇猛善战,成为中国文学中的巾帼英雄。然而,历史上,杨家将的统帅是杨业,他的儿子是杨延昭,并没有穆桂英这一角色。 在古代中国戏曲中,陈世美是一个典型的虚构反面角色。在《铡美案》中,陈世美因忘恩负义、抛弃妻子而遭到报应。然而,历史上并没有陈世美这个人物,他的形象是为歌颂包拯的美名而虚构出来的。 最后,我们还要提到电影《精武门》中的陈真。这个角色是电影编剧倪匡创造的,取材于霍元甲的故事,并将其中一位弟子的名字——陈真,用来作为男主角。虽然现实中有一个陈真,但电影中的形象与真实的陈真并无关系,是完全由倪匡创作的。 这些虚构历史人物的例子让我们看到,文学作品中的创作者通过想象和艺术加工,重塑了历史人物和事件。这不仅为故事增添了色彩,也让人们思考和探讨历史的真实与虚构,揭示了历史与文学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