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章节中,我们提到郑周永为了讨好独裁者朴正熙,同时也为了事业发展,不惜冒险接受了朴总统交给他的任务。他拿到了一张关于蔚山造船厂的规划图,并找到了希腊的物流大亨李维诺斯,力求获得造船业务,以便能够从英国巴克莱银行获得贷款。那时,他手中唯一的资本,就是一张规划图和坚定的决心。
当郑周永找到李维诺斯时,李维诺斯冷眼相待,质疑他手中什么都没有,竟然敢谈合作。郑周永毫不气馁,拿出500韩元,指着图纸上的李舜臣像说:“这是我们民族的英雄,他五百年前造出的龟甲船打败了日本人。我们韩国的造船技术早已是世界一流。”李维诺斯听后,被郑周永的自信打动,决定将生意交给他。
然而,事实并非这么简单,郑周永能获得这个机会,除了他自己的坚持和口才,还因为他给李维诺斯家族提供了一个诱人的条件:如果造船失败,他不仅会全额退款,还会支付利息;如果造船质量不符合要求,他也会退款。这种保证让李维诺斯放心将生意交给了他。拿到这个机会后,郑周永顺利获得了银行的贷款,并且在国内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厂,但这只是开始,更多的挑战随之而来。
几年后,石油危机爆发,石油价格暴涨,全球航运需求大幅下降。那时,造船业的运作模式是:船东先支付定金,待船建成后支付剩余款项。然而,由于石油危机,航运量大幅下滑,订船公司都不敢贸然支付余款,导致郑周永的船只只能空在海面上等待。这一困境令他焦头烂额,但郑周永并没有放弃。他敏锐地发现,随着石油价格上涨,石油生产商赚得盆满钵满。于是,他决定把目光投向石油大国——波斯湾,最终拿下了沙特阿拉伯朱拜勒港的建设项目。这一项目总额高达10亿美元,约为韩国政府年度预算的半数。
此时,郑周永已经拥有了韩国最大的建筑公司和造船公司。但这并不是现代集团的起点,真正的转折点在于1967年,韩国修建了第一条高速公路——京釜高速。福特公司看到这一变化,决定进入韩国市场销售汽车。为了招揽外资,韩国政府需要企业家们的帮助,而郑周永凭借自己在汽车行业的经验和关系,成功拿下了福特在韩国的代工。
1976年,郑周永最终独立,创办了现代汽车。十年后,现代汽车成功打入美国市场,并在次年成为美国小型车销量的冠军。1977年,郑周永凭借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朴正熙总统的支持,成功超越三星,成为韩国第一大财阀,同时担任韩国经济人联合会会长。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郑周永的事业如日中天时,朴正熙总统被同乡兼同学金载圭刺杀,韩国政局发生剧变。新总统全斗焕上台后,尽管他是军人出身,对经济缺乏理解,但他仍试图应对经济危机。金在益被任命为经济顾问,他发现朴正熙时期的重工业发展过度,导致了通货膨胀和过剩产能问题。为此,他采取了紧缩银行贷款、合并停工厂等措施,尽量稳定经济,避免了金融危机。
然而,这些政策对郑周永这样的企业家并不友好。郑周永视全斗焕为草包总统,认为自己凭借朴正熙的支持才崛起,而全斗焕并不懂经济,还不断通过限制政策打压财阀。全斗焕虽然没有经济才能,但却意识到要挽回自己形象,需要一项能够带来光荣的政绩。于是,他决定申办1988年奥运会,这样的盛事可以为他赢得民众支持。
日本名古屋也在争夺奥运会主办权,但全斗焕决定把这项任务交给企业家联合会,由他们来完成。尽管办奥运会的盈利可能性微乎其微,但郑周永还是积极参与,因为他看中了奥运会期间,他的施工队能接手国内外的工程。
尽管韩国经济还不如日本强大,但全斗焕巧妙地利用“半岛统一”这一主题打动了国际奥委会,最终韩国成功申办了奥运会。郑周永为此感到无比骄傲,但也心生不满,因为他在申办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却被卢泰愚等人抢走了功劳。为了给卢泰愚未来的总统之路铺路,卢被任命为奥运会主管,并将申办的功劳归功于自己。
到了1988年,卢泰愚上台后,继续限制财阀的政策,但手段更为严厉,不仅限制财团购买不动产,还限制了他们的发展空间。对于郑周永等企业家来说,这一政策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郑周永不甘心低头,他坚信自己能带领现代集团做大做强,并认为当时的政府并不像朴正熙时代那样支持企业。愤怒的郑周永决定竞选韩国总统,誓要让韩国重新回到辉煌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