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613年,16岁的李世民迎娶了自己一生挚爱的长孙氏。长孙氏原本姓高,属于北齐的宗室之一,但因北魏皇帝赐姓而改为长孙。长孙氏在年幼时因父亲去世不得不投靠亲戚,后嫁入正在崛起的李家。
那么,长孙氏身世并不显赫,如何能够嫁给李世民呢?主要有三大原因:
1. 长孙家族有着深厚的底蕴,外界对他们的评价是“门传钟鼎,家世山河”。
2. 李家与长孙氏的联姻并非偶然,而是早在家族长辈之间就已经安排好的“娃娃亲”。
3. 长孙氏的亲哥哥长孙无忌和舅父高士廉,都看好李世民,支持这段婚姻。
李世民与长孙氏成婚较早,二人感情深厚,长孙氏为李世民生了三个儿子:长子李承乾、差点成为太子的李泰,以及最终继位的李治。长孙氏的哥哥长孙无忌和舅父高士廉都参与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并且都成为了李世民的得力辅臣。长孙无忌甚至被任命为宰相,影响力巨大。
李治在年幼时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因为他的两位哥哥——李承乾和李泰,都更有可能继承皇位。然而,随着哥哥们的接连失势,李治最终被李世民立为继承人。在正常情况下,皇帝通常会尽早立太子,以便给继承人留下足够的时间积累经验。然而,李世民在急于立太子的同时,又匆忙出征高句丽,导致李治几乎没有机会像其他太子那样积累经验。
尽管如此,李治出身于帝王之家,目睹过兄弟间的争斗和“玄武门之变”的真相,他对宫廷斗争的复杂性非常了解。在成为皇帝后,李治迅速开始加强自己的权力,这导致了他与长孙无忌的矛盾。长孙无忌虽然没有掌握军权,但他在朝中已有巨大的影响力,李治自然无法轻易削弱他。
在权力斗争中,长孙无忌凭借自己的手段,很快挫败了李治提拔的亲信,成功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他成为了朝廷中的实际掌控者,李治在政治上陷入了困境。
与此同时,李治的原配皇后王氏也给他带来了麻烦。王氏出身名门,但并未真正学到豪门的为人处事之道。她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仅把李世民曾宠爱的武则天带回来,还与长孙无忌联合,过继了别人的儿子。这一系列举动让李治对王氏产生了怀疑,尤其是王氏与长孙无忌的结盟,令李治愈加警觉。
正是在这一系列复杂的背景下,李治开始对武则天产生兴趣,认为她可能是自己的一位得力助手。武则天虽然起初只是李治后宫的一个普通妃子,但凭借其聪明才智和能干的性格,很快获得了李治的青睐。李治原本并不担心武则天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因为他认为自己已经立下了稳固的太子李弘,而李弘与武则天的关系并不好。然而,命运的波动却让李治的计划没有如愿以偿。公元675年,李弘突然去世,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武则天的上位之路越走越宽,最终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