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俄欧冲突,欧洲从来没有赢过——苏联是例外
迪丽瓦拉
2025-10-22 15:35:31
0

乌克兰一开始就被美国当做拖欧洲下水的工具,美国希望重复前两次世界大战中欧洲舍命救美国的故事。昨天张伯伦警告欧洲不要信任美国,欧洲不听,后来丘吉尔在战后因没听张伯仑的话肠子都悔青了。现在今天——实际从2014年的明斯克会议始——整个欧洲上层集体觉悟并反抗,认识到这是欧洲“最后的斗争”。2023年4月17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打电话给正在伊拉克访问的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并明确告诉他,乌克兰想要加入北约只是一个名词概念,北约并没有制定行动计划,北约目前也不准备这么做。今天美国拖欧洲下水的目的已图穷匕见,欧洲也是不再掩饰。

欧美之间的矛盾不仅始终存在而且相当深刻,引发欧洲内斗是英国继而美国控制欧洲的传统套路,欧洲人对此已有惨痛的教训。为此,2015年2月15日,在明斯克会议上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奥朗德抛开美国和英国直接与普京讨论并决定乌克兰前途,特别是德国总理默克尔不顾美国的反对于5月10日到访俄罗斯,到无名烈士墓献花后到克里姆林宫同普京会谈。这让美、英两国十分尴尬。

对西方人内部矛盾论述最深刻的是以俄国人,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欧洲就有人提出“欧洲共和国联邦”——这比丘吉尔提的“欧洲合众国”早三十多年——口号,列宁明确指出: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成立欧洲联邦,就等于缔结瓜分殖民地的协定。可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除了实力以外,不可能有另一种瓜分基础,另一种瓜分原则。亿万富翁无论同什么人瓜分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收入”,都不能有别的分法,只能“按资本”比例(而且还要附加一点,最大的资本要得到比它所应得的更多)。资本主义就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鼓吹在这种基础上“公平”分配收入,便是蒲鲁东主义,便是市侩和庸人的痴想。只能“按实力”大小来瓜分。而实力是随着经济发展进程而变化的。

当然,资本家间和各个强国间缔结暂时协议是可能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建立欧洲联邦,作为欧洲资本家相互之间的协议也是可能的……但这是什么协议呢?这只能是怎样共同镇压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共同保卫已经抢得的殖民地,反对日本和美国,因为日本和美国在现今的殖民地分配情形下是极委屈的,它们的实力在最近半个世纪来加强的速度要比落后的、君主制的、开始老朽的欧洲快得无可估量。整个欧洲,与美国比较起来,可以说在经济上是停滞不前的。在现代经济基础上,即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建立欧洲联邦就等于组织反动势力去阻碍美国较迅速的发展。民主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仅仅同欧洲相关的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1]

由此,列宁提出著名论断:

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2]

“绝对规律”基于绝对矛盾。列宁由此得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结论,斯大林同志由此得出在资本主义包围中少数甚至一国也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认识,无疑,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完全可以从列宁揭示的这个规律中得出在资本主义包围中,少数甚至一国社会主义也可在相当的程度上获得独立发展的认识。

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说: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争夺市场的斗争以及它们想把自己的竞争者淹死的愿望,在实践上是比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更为剧烈。[3]

斯大林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比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更为剧烈。从理论上讲来,这当然是对的。这不仅在现时、在目前是对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也是对的。这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者们也多少懂得的。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究不是从对苏联作战开始,而是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开始的。”对此,斯大林解释说:“因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所提出的问题,只是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优势的问题,而对苏联作战所一定要提出的问题,却是资本主义本身存亡的问题。”[4]

斯大林曾随列宁在俄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后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最终赢得战争胜利的大战略家,只有有了这样经历的人,才能对资本主义战争性质有如此深刻的认识。

今天北约国家明确表态不让乌克兰加入北约并表示不出兵支持乌克兰,这表明今天的欧盟已吸取当年因张伯伦的阻止而使法国总理达拉第怠慢了斯大林,由此造成苏美联手并由此使欧洲失去世界霸权的教训,明斯克会议将美国和英国完全排除在外,其“自家的事自家处理”,不容他人——昨天是罗斯福、张伯伦,今天是奥巴马、卡梅伦——置喙的意思已不言而喻。

欧洲根本打不过俄罗斯——戈尔巴乔夫时期的五大三粗的苏联是在没有还手的情况下被美国的“空城计”打倒的。这一点可以读基辛格的《大外交》。今天马克龙发飙是婆娘不服吵架。历史的经验是,俄欧冲突,欧洲从来没有赢过。拿破仑,希特勒试过,都输了——打败他们的不仅是俄罗斯人的顽强抵抗,还有冬天的大雪。今天欧洲这帮“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并严重雌化的政客们,要赢刚死过一次——苏联被骗而解体——的俄罗斯人就不要想了。

这就是结论。

————

[1][俄]列宁:《论欧洲联邦》,《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08~709页。

[2][俄]列宁:《论欧洲联邦》,《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09页。

[3][苏]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见《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65页。

[4][苏]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见《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64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南... 一、端平入洛引发的冲突 金朝灭亡后,南宋与蒙古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当时南宋看到金朝刚刚灭亡,黄河以...
原创 如... 《项羽本纪》这篇由司马迁所作的经典传记,以其生动的笔触将项羽塑造成了许多人心中的英雄,一位四肢发达、...
原创 关... 文章标题:吕蒙如何巧妙控制江陵,关羽如何陷入困境 吕蒙凭借糜芳的背叛,成功攻占了江陵城,然而这场胜...
原创 美... 华盛顿的秋意渐浓,10月16日,一件来自遥远战国时代的虎形牌饰,悄然落户于中国驻美大使馆。美方高调宣...
朱枫上海地下工作身份证首次亮相 10月20日晚,在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独家直播中,朱枫烈士后人首次向公众展示了一批珍贵遗物实物。朱静、...
原创 宋... 岳飞,这个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在战场上屡立赫赫战功,从河朔到襄阳,几乎打通了通往中原的道路。...
原创 秦...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们谈到了秦始皇陵,探讨了它为何变成了如今的模样。经过了数千年的风雨,秦始皇陵已经变...
原创 我... 著名文学家雨果曾说:“历史是什么?它是过去传向未来的回声,是未来对过去的反响。”这句话让我们明白,历...
原创 开... 1949年10月1日下午,开国大典在首都盛大举行,约30万的军民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当...
原创 历... 中国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涌现了无数英雄人物和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这些人物的事迹通过史书、小说和文学...
原创 朱... 古代的开国皇帝,几乎每一位都有着传奇般的经历。他们在推翻旧王朝的过程中,怀揣着坚定的决心,几乎没有任...
原创 项... 春秋时期,随着社会变革和文化思潮的推动,墓葬文化有了显著发展,特别是在礼乐制度的影响下,人们开始注重...
原创 这... 以下是根据原文改写后的简化版,适当增加了细节和可读性: --- 伦敦塔桥(1892年) 图中展示...
日本近代史上第一谜案,明治天皇... 1929年,日本86岁的政治家、明治维新时期的重要人物、曾任日本宫廷主要负责人的田中光显,在接受媒体...
原创 韩... 韩信被誉为“兵仙”,他的军事才华让人赞叹,几乎可以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堪称难得的将才。然而,刘邦...
原创 雍... 图里琛,这位看似憨厚、身形魁梧的侍卫,其实是一位极为机智、心思缜密的高手。别看他总是一副五大三粗的样...
原创 诸... 作为三国历史爱好者,你一定听过诸葛亮的“六出祁山”故事。可是,祁山到底在哪里呢?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
日本专家:投降不是因为美国原子... 在二战期间,美国投下的两颗原子弹,一颗在广岛,另一颗在长崎,很多人认为这是日本最终屈服的主要原因。然...
原创 二... 无论是贤德的君主,还是昏庸的君主,每个王朝的开国君主都有庙号,享受后代子孙的祭祀和庇佑。然而,在最初...
原创 原... 刘备虽然最终没有实现统一天下、成为皇帝的梦想,但他依然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大家都知道,刘备起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