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女子一般很早就要出嫁,通常十三四岁左右就结婚了。如果到了十八岁还未出嫁,往往会被人戏称为“大龄剩女”。在清朝,这种现象更为严格。清朝规定,秀女的年龄不得超过十六岁,宫中超过二十岁的妃嫔则常常要面对失宠的风险。
皇帝宠爱女子时,通常倾向于年纪轻的小宫女,年轻貌美的豆蔻少女最受欢迎,而年过半百的妃嫔,即便没有被打入冷宫,也很难再获得侍寝机会。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康熙朝的一位特殊妃子:她原本只是宫女,却意外成为康熙的妃子,并在第一胎就生下皇帝。年过五十,她依然深得康熙宠爱,她就是德妃乌雅氏,也是雍正帝的母亲。
乌雅氏出身包衣家庭,家族背景并不显赫。她出生于1660年,去世于1723年,享年64岁。康熙十二年,年仅14岁的乌雅氏被内务府选为宫女,随后因机缘巧合成为康熙的妃子。嫁入宫中后,她先后为康熙生下六个孩子,其中第一胎便是四皇子胤禛,也就是未来的雍正皇帝。乌雅氏从普通宫女一路晋升为德妃,最终被追封为孝恭仁皇后。她年过五十仍受宠爱,这背后有几个原因。
首先是容貌。无论古今,男人女人都爱美丽,皇帝尤甚。乌雅氏能够从众多宫女中脱颖而出,说明她拥有非凡的美貌。岁月虽流逝,她依然光彩照人,五十岁时仍比同龄妃嫔更显风采。
其次是性格。大部分妃嫔背负着家族的荣辱使命,不得不努力讨好皇帝,以求荣华。而乌雅氏性格淡然从容,面对康熙不卑不亢。她被赐封“德”字,也正是康熙对她品行的肯定。
最后是子嗣。古代皇室对子嗣极为重视,但皇子公主夭折率高。乌雅氏为康熙生下六个孩子,且大多健康成长,尤其是她在28岁才生下十四阿哥,这在当时已属高龄产妇,医疗条件有限,她能顺利生产实属不易。
康熙对她无疑心存感激,因此即使德妃年过五十,他对她的宠爱依然如初。史书记载,晚年的康熙常常留宿德妃寝宫,这也说明德妃在宫中地位非凡。
可以说,德妃的出色不仅影响了她自身的地位,也对她的儿子胤禛未来继承皇位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智慧、品德与美貌,共同成就了她在康熙朝宫廷中的传奇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