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历史上,慈禧太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实际上,她并非一开始就独揽大权。咸丰皇帝去世后,慈禧与咸丰皇后慈安同时垂帘听政,而当时真正掌控朝政的,很可能是慈安。
慈安出身名门望族,家境显赫。咸丰帝的第一位妻子萨克达氏早逝,皇后之位长期空缺,直到慈安入宫。咸丰二年,慈安通过选秀入宫,被封为贞嫔,不到一个月升为贞贵妃,随后又被立为皇后。从入宫到成为皇后,仅用了四十几天,这在清朝历史上极为罕见。虽然慈安没有子嗣,但她稳坐皇后之位,显示出非凡的地位与影响力。
相比之下,慈禧的晋升则慢得多。她十七岁入宫成为贵人,因生下咸丰唯一的皇子,才在六年后被封为贵妃。
咸丰十一年驾崩时,将“御赏”印章交给慈安,“同道堂”印章交给载淳,但实际上由载淳的母亲慈禧掌握。两位太后分别被尊为东太后与西太后,而古代礼制以东为尊,这意味着慈安的地位高于慈禧。加之,慈禧是同治皇帝的生母,但名分上的母亲仍是慈安,因此慈安在政治上仍有实权。
面对八位顾命大臣试图干预,两位太后联手发动“辛酉政变”,一人被斩首,两人自尽,其余大臣退位,从此朝政由两宫太后掌握。不过,这种联手只是出于一时利益,矛盾始终存在。例如同治帝选立皇后时,慈安看重家世显赫的阿鲁特氏,而慈禧支持贤淑的富察氏。最终,同治帝听从慈安意见,迎娶了阿鲁特氏,可见当时慈安的权势明显压过慈禧。
慈安在朝中声誉也比慈禧好。慈禧明面上积极参与政事,表露野心,而慈安则不动声色。大臣们在争执中多支持慈安,可见当时的实际掌权者是慈安。两人相处期间,慈禧一直受到慈安压制。
慈安在光绪七年去世,享年四十五岁。她的去世过于突然,引发各种传闻。《崇陵传信录》记载,咸丰帝曾留遗诏给慈安,让她在必要时约束慈禧,有传言称慈禧暗中谋害慈安。不过官方说法则称,慈安长期头痛,因处理宫务过劳而病重去世。真实性仍存争议。
无论真相如何,慈安去世后,已无人制约慈禧,自此,慈禧太后掌握了清朝的全部大权,成为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