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两天,韩国国家统一研究所扔出了一个重磅民调。数据清清楚楚地显示:认为“没必要和朝鲜统一”的韩国人,比例达到了51%。
你没看错,51%!这是自2014年有这项调查以来,“不统派”的呼声第一次超过了“要统派”。
这可不是什么误差范围内的微小波动。这道坎一旦迈过去,就意味着韩国社会的主流民意,在“统一”这个终极问题上,已经掉转了船头。
这十年,半岛上发生过多少事?2017年剑拔弩张,核试验的阴云笼罩;2018年又握手言欢,文在寅和金正恩在板门店携手跨过那道水泥线。可无论关系好坏,韩国人对统一的渴望都还在。但现在,一切都变了。
韩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他们不傻,他们只是变“精”了,或者说,变“累”了。
这次的民调里,还有个数据更扎心。当被问到“如果朝韩能和平共处,统一是不是就没必要了?”——你猜怎么着?
高达63.2%的人表示同意。
这是什么概念?这是创下了2016年有这个问题以来的最高纪录。而不同意这个观点的,只剩下可怜的17.2%,是近十年最低。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大哥,咱们别折腾了。你过你的,我过我的,只要别打仗,就这样挺好。”
这背后是一种巨大的、不可逆转的“冷漠感”。
我们总以为他们是“同一个民族”,血浓于水。但现实是,对于一个在首尔为了高昂的房价、内卷的“社畜”生活而挣扎的20岁年轻人来说,平壤的存在,可能还不如美国股市的涨跌来得真实。
民调也证实了这一点。高达68.1%的韩国受访者表示,对朝鲜“不感兴趣”。这个数字在十年前(2015年)才刚过50%。
十年间,韩国公众对北边同胞的冷漠程度,稳步上升。
这种冷漠,不是无情的表现,它是一种清醒的自我保护。
过去,韩国人为什么想统一?老一辈人,是出于民族大义,是乡愁,是亲人分离的切肤之痛。就像那些在板门店抱头痛哭的离散家属,那是历史的伤痕。
但对韩国的80后到00后来说,这些太遥远了。他们看到的是什么?
他们看到的是德国统一的“后遗症”。是的,柏林墙倒了,德国统一了。但代价呢?西德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投入了数万亿欧元的“统一税”来建设东德,至今东德的经济和就业还是落后一截。
韩国的年轻人会算账。他们用计算器一按:韩国的人口是朝鲜的两倍多,但GNI(国民总收入)是朝鲜的50多倍。这要是统一了,得是多大的一个经济黑洞?
“凭什么要用我们交的税,去填一个无底洞?去养活一个跟我们毫无关系、甚至还天天威胁我们的群体?”——这就是他们最真实的心声。
这种“自私”吗?或许吧。但在“地狱朝鲜”(韩国年轻人对内卷社会的自嘲)的生存压力下,这种“自私”显得无比合情合理。
比冷漠更进一步的,是“拒绝”。
这次民调最让我震惊的,还不是统一意愿,而是对人道主义援助的态度。
搁以前,不管怎么吵,韩国社会的主流还是“人道归人道,政治归政治”。北边同胞挨饿了,给点粮食,这是底线。
但现在呢?反对向朝鲜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比例,飙升到了39.5%,而支持的只剩下36.8%。
这又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反对超过了支持。
我必须提醒大家注意一个对比。2017年,朝鲜连续搞了两次核试验,半岛都快打起来了,那时候韩国人对援助的反对声音,都没有现在这么高。
这说明什么?
说明韩国人的“圣母心”,彻底被耗尽了。
这就像你有个邻居,你天天给他送米送面,他反手就拿你送的面袋子装石头砸你家玻璃。一次两次你忍了,十年二十年,你还忍吗?
韩国人现在的心态就是:“够了,真的够了。”
当然,韩国民意的转向,不只是他们“单方面变心”。
最大的推手,恰恰来自朝鲜自己。
就在过去这一年多(2024年以来),金正恩做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他公开宣布,朝鲜放弃“和平统一”。
他拆掉了平壤那个象征统一的“祖国统一三大宪章纪念塔”;他在宪法里,把韩国从“同族”改成了“头号敌对国”和“永远的主敌”。
等于说,北边公开宣布双方断绝“血缘关系”。
这下韩国人可算“解脱”了。
我打个比方。你本来还在纠结要不要和那个关系恶劣的远房亲戚和好,结果他直接登报声明跟你断绝关系。你是不是也松了口气?“哦,原来你也不想啊?那太好了,省得我纠结了。”
所以,韩国这次51%的“不统派”数据,是对朝鲜“两国论”的最直接、最响亮的回应。
除了南北双方的“互相嫌弃”,还有一个更宏观的背景,那就是大国博弈的“新常态”。
现在的世界局势,朋友们都看得很清楚。俄乌战争之后,阵营化越来越明显。朝鲜和俄罗斯、中国的关系在迅速回暖。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朝鲜的经济状况,没有以前那么糟糕了。根据一些分析(就像“木叔”提到的),来自中俄的实际支持和制裁的松动,让朝鲜缓过了一口气。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需要依赖韩国的援助过日子。
当北边不再“缺吃少穿”,韩国人道援助的“胡萝卜”就不管用了。
韩国老百姓一看,“合着他们有别人罩着,过得还行?那我们还上赶着送钱,图什么呢?”
另一方面,韩国人对自己的“老大哥”美国,也开始犯嘀咕了。
我们知道,现在是特朗普第二任期。这次KINU的民调里(7-8月的数据)也问了对美关系。高达65.7%的韩国人认为,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忽视了韩国的利益”。
这个比例非常高。
当韩国人觉得,自己的主要盟友都靠不住,天天琢磨着怎么从自己身上多榨点“保护费”和关税时,他们会怎么样?
他们会本能地向内收缩,优先考虑自己的“小日子”。
外部环境的恶劣,内部“内卷”的压力,再加上朝鲜的主动“切割”,共同造就了今天这个51%的历史性转折。
一个时代,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结束了。
以“民族”为名的统一叙事,那个在《共同警备区》和《爱的迫降》里被反复渲染的、又爱又恨的同胞情结,正在被新一代韩国人用理性和算计,彻底抛弃。
他们不再仰望那个“统一”的宏大理想,他们现在只关心眼前的“和平”。
这不是一个短期的波动,这是一个结构性的变化。
它告诉我们,建立在血缘和历史情感上的政治目标,终究敌不过现实的经济账本和冰冷的地缘政治。
“统一”这艘大船,在喊了70多年后,韩国人自己先跳下去了。他们不想再去那个虚无缥缈的“应许之地”了,他们只想在自己这片小小的、安全的、但竞争激烈的土地上,“和平地、各过各的”。
这对半岛的未来,乃至整个东北亚的格局,都将是一次深刻的重塑。因为,当一个国家的人民都不再相信那个“神话”时,这个“神话”就真的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