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 “远古外星人” 骗了!伪考古学陷阱太多
迪丽瓦拉
2025-10-26 02:31:05
0

打开短视频,总能刷到“埃及金字塔是核工厂”“美洲毒蛇土墩是外星人杰作”“远古文明掌握反重力技术” 的离奇说法 —— 这些听起来颠覆认知的 “秘史”,其实都藏着同一个陷阱:伪考古学。美国考古学家小查尔斯・E. 奥泽在《考古学思维:从残砖断瓦中推断历史的艺术》中,用大量案例拆解了伪考古学的套路,更教会我们:不用成为职业考古学家,只要掌握 “基于证据的批判性思维”,就能分清历史真实与幻想。

一、先搞懂:伪考古学不是“小众猜想”,而是 “有危害的谎言”

很多人觉得伪考古学只是“脑洞大”,无伤大雅。但书中揭示:伪考古学的本质是 “用捏造的证据、扭曲的逻辑,否定真实的人类文明成就”,甚至会成为政治工具。

最典型的例子是大津巴布韦遗址。19 世纪欧洲殖民者发现这座非洲古城遗迹时,看到复杂的石构建筑、精美的陶器,竟断言 “非洲黑人不可能建造”,编造出 “腓尼基人、阿拉伯人甚至外星人建造” 的说法 —— 这本质是为殖民统治服务,抹杀非洲本土文明的创造力。直到 20 世纪,考古学家通过陶器风格、碳十四测年等证据,才证实这是 11-15 世纪非洲绍纳人建立的王国都城,是非洲文明的瑰宝。

还有美洲的土墩遗迹。18 世纪以来,欧洲移民看到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巨型土墩,不愿相信是美洲原住民建造,脑洞出 “失落的以色列部落”“罗马殖民者” 等说法。书中特别提到托马斯・杰斐逊的发掘:他通过土墩中的人类骨骼、工具,最早证明 “土墩建造者就是原住民祖先”,却仍有人被伪考古学误导,直到今天还有人宣称 “土墩是巨人种族的遗迹”。

伪考古学的套路很统一:先放大“考古遗存的神秘性”,再用 “无法验证的超自然力量”(外星人、史前文明)解释,最后贬低真实的人类智慧。比如埃里希・冯・丹尼肯在《众神的战车》中,说金字塔巨石是外星人用反重力设备搬运 —— 却完全无视考古学家发现的古埃及采石场工具、劳工营地遗迹,以及石缝中残留的人类指纹。

二、避开陷阱的核心工具:SEARCH 框架,4 步辨真伪

书中最实用的方法,是西奥多・希克和刘易斯・沃恩提出的SEARCH 框架”。这套方法能帮我们像考古学家一样,从 “主张 - 证据 - 替代解释 - 评估” 四个维度拆解说法,避免被迷惑。

第一步:SState)—— 清晰陈述主张,别被 “模糊神秘” 带偏

伪考古学最爱用“模糊表述” 制造悬念,比如 “金字塔隐藏着宇宙密码”“土墩的排列对应猎户座”。但真正的考古学主张必须 “清晰可界定”。

比如面对“大金字塔是核设施” 的说法,先把它转化为明确主张:“古埃及人在大金字塔内进行核能生产”。这一步很关键 —— 模糊的 “神秘” 无法反驳,但清晰的主张能直接对应证据。

第二步:EEvidence)—— 检查证据:是 “实物支撑” 还是 “口头想象”

伪考古学的“证据” 永远有两个问题:要么 “根本不存在”,要么 “被篡改”。

书中举了个典型案例:伪考古学家巴里・费尔在《公元前的美洲》中,说美国东部岩石上的刻痕是“古代爱尔兰欧甘文字”,证明 “凯尔特人早于哥伦布到美洲”。但考古学家检查后发现:这些刻痕要么是自然风化形成的,要么是近代牧场主的标记;而真正的欧甘文字(爱尔兰古代文字)有固定的线条规则,与美洲岩刻毫无相似性,更没有任何凯尔特人到美洲的考古证据(如凯尔特风格的陶器、工具)。

反观职业考古学的证据,永远是“可触摸、可验证” 的。比如研究克洛维斯矛头(北美古印第安人的石器),考古学家会测量它的长度、宽度、石片疤痕比例,甚至用中子活化分析追溯燧石产地 —— 这些实物证据能反复验证,不会 “只存在于传说中”。

第三步:AAlternative)—— 考虑替代解释,别陷入 “非此即彼”

伪考古学常制造“要么是外星人,要么是谜团” 的陷阱,但真实的考古学中,“替代解释” 才是推动认知的关键。

书中提到路易斯・宾福德的经典争议:他在伊利诺伊州图斯萨姆遗址发现15 个椭圆形灰坑,结合民族志中 “美洲原住民熏制兽皮” 的记录,认为灰坑是 “熏兽皮用的”。但两年后,帕特里克・蒙森提出替代解释:这些灰坑更可能是 “熏陶陶罐内壁” 的 —— 他引用美国东南部原住民的制陶传统,发现内壁发黑的陶罐与灰坑遗存更匹配。

这场争论没有“谁对谁错”,反而推动了对灰坑功能的认知:两种用途都可能存在,关键看遗址中是否有兽皮残留、黑陶罐等关联证据。而伪考古学从不考虑替代解释,比如他们不会问 “毒蛇土墩除了外星人,有没有可能是原住民的祭祀场所?”—— 因为一旦引入替代解释,他们的 “超自然叙事” 就会崩塌。

第四步:RRate)—— 用 “充足性标准” 评估,5 个维度定输赢

最后一步,用5 个 “充足性标准” 判断主张的可信度,这是伪考古学的 “照妖镜”:

可测试性:主张能否通过实验或新证据验证?伪考古学的“外星人建造说” 无法测试(找不到外星人工具),但 “原住民建造说” 可以 —— 通过碳十四测土墩年代,看是否与原住民文化期吻合。

产出性:主张能否衍生新问题、新研究?“金字塔是法老陵墓” 能衍生出 “陵墓如何防盗”“劳工如何组织” 等问题,推动考古发掘;而 “金字塔是核设施” 除了编造更多 “秘闻”,无法产生任何新研究。

适用性:主张能解释多少相关现象?“原住民建造土墩” 能解释土墩中的人类骨骼、工具、陶器;而 “巨人建造说” 无法解释 “巨人的食物遗存、居住痕迹在哪”。

简单性(奥卡姆剃刀):是否需要额外假设?解释金字塔,“古埃及人用人力 + 简单机械” 只需基于已知的历史背景;而 “外星人建造” 需要假设 “外星人存在、掌握超技术、来地球只建金字塔”—— 多余假设越多,可信度越低。

保守性:是否与已知知识契合?古埃及有成熟的石匠技术、组织能力(如劳工营地遗迹),与“建造金字塔” 契合;而 “核设施” 与古埃及的青铜时代技术完全矛盾。

三、普通人最该警惕的3个逻辑谬误

谬误1:肯定后件 ——“能从空中看的遗迹,就是外星人建的”

伪考古学常说:“外星人能从空中看,所以能从空中看的遗迹就是外星人建的”(比如毒蛇土墩)。这个逻辑的漏洞是 “肯定后件”——“能空中看” 是外星人建的 “必要条件”,但不是 “充分条件”。

就像“狗有四条腿”,但不能说 “有四条腿的就是狗”。毒蛇土墩能从空中看,更合理的解释是 “原住民在地面通过标尺、绳索规划”—— 考古学家在土墩附近发现过用于测量的石桩,完全能支撑这个说法。

谬误2:样本不足 ——“一块奇怪的石头,就是远古文明的证据”

伪考古学最爱用“孤证” 说话,比如 “美洲某岩石上有像文字的刻痕,就是凯尔特人来过”。但职业考古学要求 “多证据交叉验证”:要证明凯尔特人到美洲,需要找到凯尔特风格的陶器、墓葬、工具,且这些遗存的年代要早于哥伦布时期 —— 目前没有任何一处遗址能满足这些条件。

书中举了个反例:研究“克洛维斯文化的迁徙”,考古学家在全美洲 1000 多个遗址发现克洛维斯矛头,结合燧石产地分析、碳十四测年,才确定 “克洛维斯人在 1.29 万年前广泛分布”—— 这才是 “充分证据”。

谬误3:权威转移 ——“名人说的,肯定没错”

很多伪考古内容会拉“名人背书”,比如 “某篮球明星相信外星人建金字塔”。但书中提醒:权威的 “领域属性” 很重要。

篮球明星在体育领域是权威,但在考古学上,他和普通人没区别。真正的考古权威,要么有长期的田野经验(如自学成才但发掘过数十个遗址的艾弗・诺埃尔・休姆),要么有系统的研究(如宾福德对灰坑的民族志调查)—— 他们的观点永远基于证据,而非 “个人信仰”。

四、我们能做什么?别让真实历史被“脑洞” 掩盖

伪考古学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外星人、史前文明” 的故事比 “残砖断瓦的研究” 更刺激。但书中强调:真实的人类历史,比任何幻想都更精彩—— 古埃及人用简单工具搬运百吨巨石,美洲原住民规划出精准的毒蛇土墩,这些都是人类智慧的奇迹,不需要 “外星人” 来衬托。

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做3件事:

看证据,不看“悬念”:遇到 “考古秘闻”,先问 “有没有实物证据?”—— 比如 “某某遗址有外星人骨骼”,拿不出骨骼照片、发掘记录,就是假的。

查背景,不被“头衔” 迷惑:伪考古学家常给自己加 “考古学家” 头衔,但只要查一下就会发现:冯・丹尼肯是酒店经理,费尔是无脊椎动物学家,都没有考古学训练或田野经验。

传播真实,保护文化认同:比如告诉身边人“美洲土墩是原住民祖先建的,不是‘失落种族’”—— 这些真实历史,关系到原住民的文化尊严,也关系到我们对人类文明的认知。

奥泽在书中“考古学思维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每个人都能掌握的工具。” 当我们用 “证据” 代替 “幻想”,用 “逻辑” 代替 “盲从”,就能看懂残砖断瓦背后的真实历史 —— 而这份真实,远比 “远古外星人” 的故事更有力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开... 1971年1月的北京,天气寒冷,春节的气氛却让大部分人都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寒风刺骨,许多人选择待...
原创 2... 1957 年 12 月 10 日,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掌声雷动。31 岁的李政道和 35 岁的杨振宁...
原创 清... 清朝的皇帝们在婚配上有着独特且复杂的传统,尤其是关于近亲结婚这一点,成为了他们后代身体虚弱和早逝的根...
原创 日... 在日本京都二条城外的青石路上,曾经行走着这样一群人:他们腰佩长短双刀,发髻散乱,衣衫褴褛却步履从容,...
原创 异... 清代的公爵爵位传承制度规定,公爵的爵位通常由其子继承,除非该子犯了重罪。这个爵位往往可以代代相传。然...
原创 解...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从金汤桥会师到台海战略思考 1949年1月15日凌晨,天津城内的枪炮声渐次沉...
原创 吕... 貂蝉的结局:历史与戏剧中的不同版本 我们都知道,吕布在白门楼一战中被杀后,他的所有财富和资源都被曹操...
原创 李... 说到晚清,许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的是丧权辱国、腐败无能等负面事件,的确,晚清的历史上充满了令人痛心的“...
原创 孟... 1947年5月16日黎明,孟良崮战役已经持续了三天多,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正准备对国民党军王牌部队——整...
原创 考... 你敢信吗?咱们念叨了两千年的阿房宫,竟然是个 “烂尾楼”。那些火焚咸阳、宫阙成灰的描写,说白了就是文...
原创 刘... 公元220年,孟达投降魏国后,曹丕派遣夏侯尚、徐晃与孟达一同进攻刘封守卫的东三郡。孟达还写信劝说刘封...
原创 刘... 在元末动荡的时代,群雄割据,许多人都试图在这片混乱中脱颖而出。而有一位戴斗笠、摇羽扇的智者,却凭借一...
原创 1... 北京自古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都城,特别是在明清两代,成为全国产业与文化交流的中心。许多人如果看过北京的...
原创 饱... 自东汉以来,宦官逐渐成为宫廷权力的代名词。为了能进入宫中,有些人不得不走上“断根”的道路,成为失去男...
原创 貂...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包括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她们的美丽常被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这些成...
原创 秦... 当人们谈起秦始皇陵时,最先浮现的通常是那片沉睡两千年的地下军阵——兵马俑。但近年的考古成果却把我们带...
原创 诸... 在中国历史上,说到三国,谁都会想到一个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谋士诸葛亮,与此同时,还有一个...
原创 古... 历史中的四大战略要地 自古以来,中华大地广袤辽阔,历史长河中经历过无数次的战争与乱世。在这些动荡时...
原创 雍... 抓周,又叫试周,是一种传统的民俗活动,源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尤其在东亚儒家文化圈国家流行,特别是中国。...
海拔由低→高 秦始皇帝陵木质建... 近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联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在国际权威考古期刊《古物》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首次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