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终于说出了那几个字:“美国,已经没什么希望了。” 这句话出自那些坐在华盛顿智库大楼里、手握厚厚一摞数据模型、盯着全球格局图纸的战略专家们。他们已经看着中国走过了三十年的发展过程,终于不得不承认——他们看错了。 这些话并不是随口说的,也不是他们在社交媒体上随便发牢骚,或者是在选举辩论时情绪激动的结果。这些战略专家是真的感到震惊,觉得美国这次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对手,一个他们从未见过、也无法完全理解的国家。而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但问题来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美国这个曾经的“世界警察”、全球秩序的设计者,突然感到无力?他们到底害怕的是什么?要从历史说起。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刚刚结束冷战,把苏联送进了历史的尘埃,进入了整整十年的独角戏时期。 那个时候,美国人根本不会把中国放在眼里,甚至懒得提中国的名字。中国?还在发展中,甚至连加入WTO都没完成,GDP仅仅是美国的零头。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1993年,美国发动了“银河号事件”。这是一个无中生有的借口,硬是说中国的船只给中东国家运送武器,随后在公海上拦截检查。 这件事引起了中国极大的愤怒,但美国根本不在乎。美国的逻辑很简单:“我是老大,我说了算”。
然而,忘记了一点:那时候中国刚改革开放不到15年,根本没有能力反击。但这件事却深深印在了中国人心中。十几年后,局势发生了变化。 到了2010年前后,中国的GDP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这一年,中国的“世界工厂”标签更加坚定了。 美国的产业逐渐空心化,制造业外流,而中国的高铁开始铺设全球,国产品牌也渐渐打入国际市场。 美国感到了恐慌。你能看见他们的变化,政客开始炒作“中国威胁论”,五角大楼的报告中,“中国”成了频繁出现的关键词。各大智库也开始讨论一个问题:中国是否会取代美国? 但即使嘴上说着担心,心里,美国依然充满自信。甚至到了2016年,美国派出了两个航母战斗群前往南海,想试探中国的底线。 结果呢?他们灰溜溜地撤退了。那并不是演习,而是真正的对峙。中国没有退缩,而美国却再也不敢进一步挑战。 这次事件在美国国内引起了震动。美国人第一次意识到,中国不再是他们眼中的“发展中国家”了。 然而,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2018年。特朗普上台后,直接掀起了一场外交风暴。他不再和中国玩外交辞令,直接开门见山,宣布:“对中国开打。” 关税战、科技战、金融战、舆论战,一股脑地抛了出来。华为被制裁,中兴被打压,TikTok被围剿,甚至中国的留学生和科学家都成了“间谍嫌疑人”。美国几乎动用了所有能用的手段,想要遏制中国的发展。 但结果呢?四年过去了,美国的贸易逆差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创新高。中国的出口依然强劲,华为居然在制裁压力下自己研发出了芯片。 更令人震惊的是,连美国的盟友,在一些关键产业上也不得不依赖中国的供应链。美国人这才意识到,他们根本没有备选方案。 让他们更加绝望的是,中国的底子。美国的战略专家们明确指出:中国的强大,不是某项技术或企业的爆发,而是全方位的系统性力量。 首先是文明的根基。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这种连续不断的文化积淀,早已渗透进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里。 而美国只有200多年的历史。美国的制度、文化和认同感,完全是建立在不断构建的基础上。面对问题时,他们依靠的是选票、资本和利益交换。 而中国则不同,依靠的是深厚的文化认同和凝聚力,这也成了美国头疼的第二个地方——中国的凝聚力。 中国14亿人,不是14亿个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紧密团结的整体。无论面对疫情、经济压力还是国际打压,中国人都能迅速统一行动,这是美国绝对做不到的。 美国曾尝试通过颜色革命和舆论战来挑拨中国社会,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他们搞不懂为什么中国人不“反政府”,为什么中国人对国家如此信任。其实,这是因为美国自身早已丧失了这种认同感。 第三个让美国感到震撼的是中国的智慧。从四大发明开始,中国就一直是创造力的源泉。如今,这种智慧已经在高铁、5G、无人机、新能源、量子通信、太空技术等领域全面爆发。 美国人最震撼的是中国产业的规模和完整度。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拥有所有产业门类的国家。从一颗螺丝钉到一架大飞机,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全部都可以在国内解决。 美国的智库做了一笔账:中国的造船能力是美国的232倍。这不仅仅是数量上的优势,而是整个产业系统能力的体现。如果真的爆发战事,谁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补充战备物资? 美国还看到,在他们封锁的芯片和光刻机领域,中国正在加速追赶。即使一开始落后,但中国的科研系统通过全社会动员,迅速迎头赶上,这是美国从未遇到过的挑战。 而令美国感到最无力的,还是中国的战斗意志。他们曾以为中国的军队仍是几十年前的模样,然而他们忘了,中国是唯一一个在朝鲜战争中击败过美军的国家。当时,中国没有制空权,靠的只是钢铁意志。 如今,中国的空军、海军和火箭军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型战舰、新型战机源源不断下水,东风系列导弹已经能够覆盖全球。美国人明白了,一旦真碰硬,他们未必能赢。 正如那位战略专家所言:中国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国家。不是因为它的GDP,也不是因为它的核武器,而是它的深厚文明、强大凝聚力、完整产业、科技创新和军事力量,前所未有地融合在一起。 美国曾以为苏联是它的对手,后来发现苏联不过是个纸老虎;曾以为日本是它的对手,结果日本自己崩溃了。但中国不同,它不是昙花一现,它是一棵深深扎根于五千年文明土壤的大树。 所以,当美国对中国连续出手,但收效甚微时,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未来。美国政界、智库和媒体频繁提到一个词:“无力感”。 美国发现,中国的崛起不是单靠某个政党、某个企业或某项技术,而是整个社会体系的运转。这个体系不仅稳定,而且不断在优化和进化。 当那位战略专家说出“美国已经没希望了”时,他并不是夸大其词。经过几十年的中国研究,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中国并不是凭运气崛起的,而是制度、文化、科技、人民和历史共同推动的结果。 而美国,眼下却连内部的事务都管不好,选举分裂、治安混乱、债务高企、制造业空心化、精英内耗,哪里还有余力去遏制一个全面崛起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