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历史学家赵翼曾对隋朝的建立做过一句广为流传的评价:“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的确,隋朝的建立可以说是相当轻松的。在杨坚篡夺北周的过程中,除了三个地方势力和部分宇文家宗室进行了反抗外,北周其他大部分势力都没有对杨坚的篡位表示反对。这与中国历史上许多大一统朝代的建立过程相比,实在是过于顺利了。
值得注意的是,北周并不是一个“昏庸无道”的政权,反而在南北朝的割据政权中,北周算得上是最为进步的之一。北周的建立者、武帝宇文邕,更是南北朝时期的第一雄主。隋朝的统一,也是在北周的基础上实现的。那么,为什么杨坚能够如此轻松地篡位,接管北周的政权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很多人认为,宇文泰是西魏和北周实际上的创立者。这个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的,但也并不完全正确。的确,宇文泰是西魏和北周的核心领导人物,他在这两个朝代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如果仔细分析,宇文泰更应当被视为“西魏权臣”,而不是“北周的皇帝”。因为直到宇文泰去世,整个北周依然没有实现从权臣到皇帝的转变。
那么,究竟是谁让宇文家从权臣变为皇帝呢?答案是宇文护。正是宇文护的行动,才使得宇文家完成了从权臣到皇帝的过渡,最终建立了北周的皇帝体制。北周的建立,实际上是一个“赶鸭子上架”的过程。在最初,西魏的各方势力依然把宇文家视为权臣,而不是皇帝。类似于西晋和北宋这样通过篡位建立的朝代,通常会经历一个由权臣逐渐过渡到皇帝、最后稳固政权的过程。然而,北周的情况不同,因为宇文护在实际上改变了宇文家命运,但他也没有在政治上取得完全的稳定,使得北周一直面临皇权不稳的局面。
直到宇文武帝宇文邕打败了宇文护,北周才真正从一个权臣主导的政权转变为一个有着稳固皇权的国家。宇文邕消除了宇文护的威胁后,北周的皇帝身份才得以彻底合法化,国家也步入了正轨。但好景不长,宇文邕去世后,北周的皇权再次陷入了困境。
继位的周宣帝,不仅是一位昏庸暴虐的君主,他所推行的许多政策广受批评,甚至削弱了北周最依赖的宇文宗室的力量。更严重的是,周宣帝的统治几乎是“拆掉”了北周的基础设施,致使整个政权处于混乱之中。经过两年的折腾,周宣帝最终猝死,北周的局面陷入了更加严峻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