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廉是唐朝开国皇后长孙皇后的舅舅,对唐朝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玄武门之变”中,他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深得唐太宗的宠信与重用。
高士廉的仕途始于隋朝,他在隋朝担任过重要职务。唐朝建立后,他并未立即投降,而是经历了几年才归附唐朝。那么,为什么高士廉做出了这样选择呢?其中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忠诚于隋朝
高士廉性格忠诚正直,早年在隋朝为官时,尽职尽责,始终效忠隋朝。隋朝末年,他被派往岭南任职,距离京城较远。这个时候,隋朝的局势已经非常动荡,然而由于高士廉未收到上级的命令,他在乱世之中不敢轻举妄动。尽管此时他的外甥女长孙皇后已经是唐朝的一员皇族成员,高士廉依然保持着对隋朝的忠诚,并不急于投向唐朝。他甚至认为李渊反叛隋朝,建立唐朝是错误的,因此不愿意归附唐朝。
二、依附萧铣
随着唐朝的建立,局势发生了变化。高士廉在隋朝时曾受到隋文帝的厚待,认为隋朝对他有恩,因此他始终心系旧朝。当时他并未立刻投降唐朝,而是选择了依附当时的地方军阀萧铣,寻求恢复隋朝的机会。然而,萧铣很快被唐军击败,局势对他变得越来越不利。此时,高士廉别无选择,最终决定投降唐朝。
由于高士廉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岳父,他的归附被李世民深深看重。唐朝建立后,高士廉得到了很高的待遇,迅速被任用,并在政坛上有所作为。
高士廉最终的选择,虽然有些犹豫,但他始终是一位忠诚的臣子。在唐朝,他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因此被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高士廉的经历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忠于自己的职责,不可三心二意,只有坚守本分,才会最终获得他人的尊重和青睐。
参考文献:
《旧唐书·列传六》
《新唐书·列传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