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为何不传皇位给有能力的儿子朱棣,却传给无能孙子朱允炆?
迪丽瓦拉
2025-10-27 20:33:18
0

没法传呀,怎么传?朱棣排行老四,哪怕他是嫡子,但他前面还有二哥朱樉,三哥朱棡,也是嫡子,这也轮不到他呀!

不能传位朱棣,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嫡长继承制度,轮不到朱棣

就算朱元璋传给他,两位哥哥能心服吗?肯定不能呀,那就要造反了。朱樉是诸王之首,又是大宗正,这是货真价实的朱家皇族大家长。他每年带着九大塞王犁庭巡边,在藩王当中积攒的影响力不小,只要他一煽动,大多数的藩王都会倒向他。

朱樉军事能力不弱,其他几个塞王能力也不弱,所有塞王当中,晋王朱棡的军事能力最为优秀,在军中影响力最强。要是这两兄弟联合起来造朱棣的反,那就是波及全国不知道多少年的大动乱。

朱棣作为皇帝,他的军事能力虽然比不过朱棡,但也是优秀统帅,又有大义名分所在,能获得天下有识之士的支持,还有朝廷百万大军和海量资源为后盾,实力也不弱。

这两个阵营一旦打起来,那就不是短时间能分出胜负的,而且战争惨烈,厮杀血腥。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明朝江山由于内乱灭亡,强大的北元趁势再次入主中原。

这些都是能提前预料到的,朱元璋不可能想不到,也不可能传位给朱棣。但他更不能传位给朱樉,朱樉残忍弑杀,心狠手辣,以残害百姓为乐,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料。也不能传位给朱棡,朱棡性格暴烈,当不了皇帝。

第二,为了国家的稳定

那就只能从孙子里面选了,好多人说朱元璋是爱屋及乌,因为朱标才选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

这话其实站不住脚,朱元璋是疼爱朱标没错,但他也是一位英明神武的开国皇帝,不可能把皇位传承当成如此儿戏。

若是爱屋及乌,朱元璋就应该传位给朱标的嫡子朱允熥,而不是庶长子朱允炆。

因为在古代,尤其是在明朝,庶子是不值钱的,也是不尊贵的,不得宠的庶子还不如下人,只有嫡子才能继承父辈的荣耀。

也就是说,能代表朱标尊贵形象的,在嫡长子朱雄英死后,只能是朱允熥。

但是,朱允熥贪玩胆小,说话结巴,怎么看都不是能当皇帝的料。

所以,朱元璋选了朱标的庶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因为他读书好,温润有礼,比朱允熥的卖相好太多。

从这里看来,朱元璋立储君是经过认真思考的,是深思熟虑的权衡利弊,并不是爱屋及乌的选择。

就算朱允炆不能把国家治理的多么好,只要当个守成之君就没问题。

关键的是,选择朱允炆避免了朱元璋最担心的问题,就是皇室自相残杀。

朱元璋从小就亲人可怜,所以他重视亲情。明朝学习的是唐朝,朱元璋担心明朝皇室会像唐朝一样,每一代皇位竞选,子孙都杀的血流成河。

所以,他选择朱允炆,设立组训,定死了皇位继承的嫡长顺序,约束其他人当皇帝的想法。

因为朱标是嫡长子,朱允炆是朱标继太子妃的儿子,名义上的嫡长子,嫡长子相传的规矩就成了祖训,成了铁律,是不容违背的,不然无人支持。这样一来,其他人就不会眼馋皇位,避免自相残杀的争斗。

第三,形势所迫,无奈的选择

可是朱元璋还是选错了,朱允炆也不是当皇帝的料,只是读书好,充其量是个书呆子,不代表会治国。

反而朱棣最像朱元璋,上马治军,下马治国,文武双全,应该是储君的最好人选。

可是,有朱樉、朱棡存在,就选不了朱棣。

所以,洪武二十八年,秦王朱樉在封地被做饭的厨子毒死。

洪武三十一年,晋王朱棡暴毙而亡,这个时候,似乎没有能阻挡朱棣成为储君的阻碍了。朱元璋似乎可以立朱棣为储君了。

但是,来不及了!

因为在这同一年,朱元璋也死了,和朱棡的死前后只差了不到三个月。

这么短的时间,朱元璋根本来不及做出调整,也无法改变。

此时的朱允炆当皇太孙已经六年了,他的外祖是江南士族的吕家,现在整个江南士族都成了他的支持者,而朝中有分量的武将都被朱元璋基本上杀光了,朱允炆在朝中的实力一家独大。

这也是后来朱棣起兵靖难时,说朱允炆得位不正的原因。他登基后,说朱元璋临终想要传位给他,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朱元璋在两个月内,根本无法做到权力平稳过渡到朱棣的身上,反而会引起大乱,这不是朱元璋想要看到的。

所以,朱元璋只能认定朱允炆为储君,为他扫清障碍,在临死前,他深知朱棣的本事,为了避免以后他反抗引起大乱,直接下旨削掉了朱棣的藩王三卫兵力,只留给他800府兵,又替换了北平驻军将领和官员,全部由朝廷任命,把朱棣防的死死地。

这样一来,就算朱棣想造反也成功不了,差距太大了。江山就不会有什么动荡,起码朱元璋是这么认为的。

说白了,朱元璋就算想传位朱棣也没有办法,只能怪朱棣运气不好,有帝王之才,却没有顺位继承的好运。

同时又觉得朱棣的运气太好,遇上了最无能的皇帝。自己明明只有800人,却打败了处于上升期的国家百万精锐开国大军,临朝称帝,这是五千年历史上藩王造反成功的独一份儿,他的运气能不好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蚩... 蚩尤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是九黎族的领袖,领导着多个部落,以勇猛和战斗力著称。蚩尤在与黄...
原创 为... 中国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许多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至今仍为世人称道。从雄伟的万里长城到神秘的秦始皇...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英雄辈出。在这其中,有两位名叫马忠的将军,他们分别效力于东吴和蜀汉,且都在历史上...
原创 中... 中国历史上名将很多,功勋卓著的名将也很多,但是真正“功高震主”的名将,却只有这5位。 一、白起 白起...
原创 曹... 曹操为何要杀掉荀彧?背后涉及了复杂的政治斗争和两人之间的个人矛盾。荀彧是曹操的重要谋士,也代表了士族...
原创 陈... 陈毅元帅的军事生涯充满了艰难的战斗与风雨,而其中最艰难的一段时光,便是在三年南方游击战争期间。当时,...
原创 岳...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忠臣和英雄,他一生战功显赫,带领岳家军英勇抗金,收复失地。然而,最终他却...
原创 不... 这是一组拍摄于延安时期的老照片,呈现的延安与电视剧中的形象完全不同。现在一些影视作品为了吸引观众眼球...
在不确定的时代,古代智者如何为... 公元三世纪,嵇康在刑场上索琴弹奏《广陵散》,留下“《广陵散》于今绝矣”的千古慨叹。而近两千年后的今天...
原创 陈... 陈毅非常爱才,他手下有无数能征善战的将领,许多人都曾破格晋升。然而,陈毅有一次特别写信向党中央推荐一...
原创 临... 刘备临终前的一句话,让三国的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子龙不可重用”——这句话出自蜀汉开国皇帝刘备...
原创 中... 《尚书》将中国历史分为四个时期: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意味着中国的第一个王朝是虞朝,而非传统史记中...
原创 中... 关于中国第一王朝的历史,传统的史书通常认为是夏朝。然而,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发展,我们逐渐发现,历史的真...
原创 三... 在古代历史中,“以水代兵”是一种常见的战争手段,被称为“水攻”。古人利用水的特殊性质,作为一种战略性...
原创 秦... 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举起旗帜,带领起义军,开始了秦末的农民大起义。这场起义因“天下苦秦...
原创 难... 在梁山泊的波涛中,生活着一位英雄好汉,名叫秦明。曾经,他是一个地方霸主,手握重兵,威风凛凛。然而,命...
原创 解... «——【引言】——»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这几年,两岸统一的呼声越来越响。 但网上、街头、茶肆酒馆...
原创 晚... 太平天国虽然一度成功占领南京,但并未能推翻腐朽的清朝,主要有以下五个原因。 首先,太平天国的内部斗争...
原创 朱... 没法传呀,怎么传?朱棣排行老四,哪怕他是嫡子,但他前面还有二哥朱樉,三哥朱棡,也是嫡子,这也轮不到他...
原创 为... 唐肃宗借用回纥兵和吴三桂借用满清兵的情况有所不同,因此导致了完全不同的结果。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五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