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是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忠臣和英雄,他一生战功显赫,带领岳家军英勇抗金,收复失地。然而,最终他却因“莫须有”的罪名,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冤死于风波亭。那些陷害岳飞的奸臣小人,虽然一时享尽荣华,但却留下千古骂名,被后世唾弃。
明朝时期,浙江指挥使李隆前往岳飞墓祭拜,想到岳飞惨死于几个奸臣手中,心中愤恨不已。他便命人在岳飞墓前立了三尊跪像,分别刻画秦桧夫妇与万俟卨,让他们永远跪在墓前,象征忏悔与反省。
百姓前来祭拜岳飞时,对这几位奸臣恨之入骨,常拿雕像发泄怒气,导致雕像损坏严重。嘉靖年间,浙江按察副使范涞负责重铸跪像,他认为张俊和罗汝缉也参与了陷害岳飞的阴谋,于是又增立了他们的跪像,使得岳飞墓前跪着的奸臣增加到五人。
这五人分别是:
1. 秦桧夫妇
秦桧是陷害岳飞的主谋,主张投降金国,反对岳飞的抗金主张,最终设计陷害岳飞致死,因此成为第一位跪像。
秦桧的妻子王氏虽然未直接参与,但在岳飞获救机会出现时,她怂恿秦桧必须下手,促成了岳飞的冤死,因此成为第二位跪像。
2. 万俟卨
任监察御史,与秦桧合谋诬陷岳飞,多次严刑逼供,为岳飞的冤死提供伪证,是第三位跪像。
3. 张俊
南宋将领,曾与岳飞并肩作战。因妒忌岳飞的功绩,后来与秦桧勾结,为岳飞案炮制伪证,成为第四位跪像。
4. 罗汝缉
依附秦桧,为其出谋划策,使岳飞的冤案成为铁案,因此成为第五位跪像。
直到清朝雍正年间,浙江总督李卫祭拜岳飞庙时,认为罗汝缉只是小人物,不该跪在岳飞墓前,于是命人将他的雕像拆毁。从此,岳飞墓前的跪像由五人减为四人,一直保留至今。
在这四人的背后,还刻有一副警示后人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提醒世人铭记忠臣英勇、奸佞可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