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名将很多,功勋卓著的名将也很多,但是真正“功高震主”的名将,却只有这5位。
一、白起
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公元前293年,白起在伊阙之战中,采用避实击虚、先弱后强的战术,全歼韩魏联军24万大军。
公元前292年,白起率兵击败魏军,为秦国夺取魏国大小城池61座。公元前291年,白起击败魏国,夺取魏国垣城。公元前286年,白起击败赵国,夺取赵国光狼城。公元前281年,白起击败楚国,夺取楚国上庸、汉水以北土地。公元前280年,白起再次率兵击败楚国,夺取楚国鄢、邓等五座城池……公元前260年,白起在长平之战击败赵国,斩杀赵国45万士兵。
白起一生参加和指挥了70余场战争,无一败绩。他为秦国夺取六国70多座城池,歼灭六国100多万士卒,重创六国有生力量,让六国患上了“恐秦政”。可惜,邯郸之战时,白起觉得没有胜算,违抗秦昭襄王命令,不肯率兵去攻打赵国邯郸,让秦昭襄王不满,下令处死了白起。
二、王翦
秦始皇灭的六国,5国为王翦、王贲父子所灭。
公元前234年,秦国派兵攻打赵国,想要灭掉赵国。赵国名将李牧在肥之战和番吾之战2次击败秦军,让秦国想要灭掉赵国的企图难以得逞。为了除掉李牧,王翦派人贿赂赵王迁的宠臣郭开,让他诬陷李牧准备谋反。赵王迁信以为真,杀了李牧。李牧死后,王翦轻松灭掉赵国。
公元前225年,王贲率兵灭掉魏国。
公元前223年,王翦率兵灭掉楚国。
公元前222年,王贲率兵灭掉魏国。
公元前221年,王贲率兵灭掉齐国。
王翦和其子王贲灭5国,功高盖主。为了避免落个兔死狗烹下场,王翦灭掉楚国后,就以年迈为由,交出兵权,隐退了。没有了兵权,对皇权构不成任何威胁,秦始皇也就没有必要杀王翦。
三、韩信
刘邦的军事才能远不如项羽。彭城之战时,项羽只用3万骑兵就击败了刘邦56万大军,但刘邦手下有个名将:韩信。刘邦和项羽作战期间,韩信率兵为刘邦灭掉了魏、赵、代、燕、齐5个诸侯国,夺得大片土地。公元前202年,韩信又帮助刘邦在垓下之战击败项羽,夺得天下。
楚汉战争期间,刘邦为了拉拢和安抚韩信,封他为齐王。夺得天下后,刘邦却觉得韩信功高盖主,军事才能过于出众而威胁到了皇权,所以设计擒拿韩信,将他带到洛阳,最后被吕后杀害。
四、郭子仪
郭子仪有再造大唐之功。
755年,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起兵造反,引发了安史之乱。郭子仪是大唐名将,他率兵平叛,为大唐平定安史之乱立下赫赫战功。763年,大唐军队用了8年时间,平定了安史之乱,但唐朝藩镇割据的顽疾并没有根除。这之后,郭子仪为大唐抵御吐蕃、回纥等外族入侵,镇压苏方节度使仆固怀恩、华州节度使周智光叛乱等,是大唐不可或缺的国之柱石。
郭子仪功高震主,有取代皇帝而自立的实力,但他很聪明,每次平定叛乱后,都会主动交出兵权,让自己对皇权构不成威胁。他还做事低调,不与人结怨,不恃宠而骄,最终得以保全自己。
五、岳飞
公元1127年,金军南下攻破大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宋徽宗、宋钦宗,北宋就此灭亡。
这就是著名的靖康之耻。
北宋被灭后,宋徽宗之子康王赵构南逃,在临安(今杭州)建立了南宋。金国得知此事后,继续南下,想要灭掉南宋。乱世出英雄。这个时期,南宋涌现出了岳飞、韩世忠、吴玠、刘锜等一批名将,他们率兵抵御金军,保住了南宋。“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金军灭掉北宋后,占领了北宋大量国土。岳飞等将领并不想偏安一隅,而是一直想北伐,收复失地。
为了收复失地,岳飞曾四次北伐。
1140年,岳飞第四次北伐期间,接连击败金军,歼灭金军精锐“铁浮屠”“拐子马”,收复了颍昌、洛阳、郾城等重镇。岳飞在战场上取得优势之后,金军反而害怕了。担心岳飞“直捣黄龙,迎回二圣”,威胁自身利益,主动和南宋议和。宋高宗赵高患有“恐金症”,不想和金军打仗,所以也开始和金国议和。为了不影响议和大局,赵构连下12道金牌,逼迫岳飞撤军。
完成议和之后,赵构又将手握重兵,功高盖主的岳飞视为自己的威胁,纵容秦桧等人害死了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