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中,甄嬛从一个天真单纯的少女,一步步成长为深沉果决的太后。她的成长之路,伴随着权力斗争与人心的考验,而与她并肩同行的后宫女子们,也在命运的洪流中走向了截然不同的结局。端妃、敬妃与叶澜依三人,在甄嬛的权力崛起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却分别选择了三种不同的人生归宿。端妃闭门谢客、敬妃忠心辅佐,而叶澜依最终以死谢幕。为何同样是甄嬛的“盟友”,她们的结局却如此不同?其实,一切皆在情理之中。
端妃——装病避世,明哲保身
端妃最初亲近甄嬛,多少带着私心。她见甄嬛与已逝的纯元皇后容貌相似,又受皇帝宠爱,便生出笼络之意。
当年,华妃与浣碧合谋陷害甄嬛,端妃挺身而出,以一句“甄嬛当时在我处”救她于危难之中。后来,甄嬛被皇后陷害时,端妃又出面相助,成功让崔槿汐和苏培盛转投甄嬛阵营。
然而,当甄嬛扶持四阿哥登基、成为太后时,端妃却突然称病不出。其实,她的身体早已无恙,这不过是她刻意的退让。
端妃深知此时的甄嬛权势滔天,心境早非往日。自己若继续活跃于宫中,极易被人推上风口浪尖,与甄嬛形成潜在对立。为了自保、也为了保全女儿温宜,端妃选择退居幕后,以装病之名断绝纷扰,既避祸,又留情。
敬妃——忠心相伴,母女情深
敬妃与甄嬛的情分,源于胧月。
当年甄嬛被迫出宫,将女儿托付给敬妃。敬妃因受欢宜香之害终身不育,便将胧月视如己出。胧月长大后,也将敬妃视作母亲。
虽一度被皇后利用,对甄嬛心生防备,但甄嬛宽容待之,使她彻底归心。甄嬛回宫后,对敬妃既有感恩,也有愧疚;而敬妃最大的愿望,便是看着胧月幸福。
她们之间不再只是权谋的盟友,而更像一家人。正因如此,甄嬛不会怀疑她,也不会伤她。敬妃的忠心与温情,使她在后宫乱世中,成为少有的“善终”之人。
叶澜依——爱而不得,生无可恋
叶澜依与端妃、敬妃不同,她的世界里只有“情”与“恨”。
她曾被果郡王救命,从此心系于他,却被迫入宫,成为皇帝的女人。这段屈辱让她心如死灰。
她之所以苟活,只是为了果郡王的嘱托与复仇的誓言。得知甄嬛的双生子乃果郡王之血后,她不惜冒险相助,甚至在滴血认亲时主动引导真相大白。
当果郡王死去,叶澜依的精神支柱彻底崩塌。报仇雪恨后,她已无生之可恋,唯有以死追随心上人,才算完成最后的心愿。
她的死亡,看似悲凉,却也是一种解脱。
结语
叶澜依与甄嬛掌握着皇帝死因的秘密,她的死,也为甄嬛遮掩了危险。
若真相外泄,所有相关之人都将被牵连。与其拖累他人,不如自己悄然离去。
在她看来,果郡王不在,人生已失去意义。与其苟活于世,不如随爱人而去。
正如她所信的那样——有时候,死亡并非终结,而是一种平静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