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昭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将领,他是杨业的长子,长期负责守卫边疆,威震辽国。因为辽国的传说认为北斗七星的第六颗星代表着镇守幽燕北方的英雄,辽军把他称为“杨六郎”,认为他是将星降临。
在后来的小说和评书中,杨延昭被塑造成了杨家的第六子,智勇双全。他参与了金沙滩大战,战后他是唯一一个活着回到天波府的人。此后,杨延昭继续担任三关大帅,他手中的金枪震慑三关。杨六郎虽然勇猛,但有时候也需要依靠朋友们的帮助。在他镇守三关期间,身边有二十四位将领协助他,这些将领大多来自绿林,他们个个身手不凡,结为兄弟,共同浴血奋战。
这些边关二十四将中,有岳胜、孟良、焦赞、杨兴等人,他们都曾为杨六郎出生入死。比如,郎千和郎万曾救过杨六郎一命,张盖、刘超等人曾一起在太行山截杀过潘仁美。而孟良和焦赞因为偷取老令公的骨骸而英勇牺牲,他们誓死捍卫兄弟之情。
此外,杨六郎早年还结识了一个名叫任炳、任堂惠的兄弟。虽然任堂惠并不在二十四将之列,但他同样是一个义气深重、仗义疏财的人,和杨六郎的友情也非常深厚。任堂惠的祖先原本是大同府的人,家族世代以保镖为业。唐朝时,他的祖先带着马匹到云南贩卖,最终定居云南昭通府。由于时局动荡,任家商路中断,云南任家的生意也停滞了。
北宋初期,任堂惠继承了家业,并努力恢复家族生意。他在两地之间来回,帮助家族恢复了商业。任堂惠不仅懂得商业,还精通武艺,手中有一杆银枪,他也因仗义和结交豪杰,成为绿林中的一号人物,外号“银枪将”。
有一次,任堂惠前往北方贩货,在汴梁遇到一匹名叫抱月乌骓的宝马。他一眼认出了这匹马的价值,便毫不犹豫地花了八百两银子购买。可没想到,这匹马竟是铁鞭王呼延赞的坐骑,呼延赞派人追捕盗马贼,最终将任堂惠抓住。
任堂惠被误认为是盗马贼,然而他坚持自己是合法购买这匹马,并向杨六郎求情。杨六郎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出面为任堂惠解围,最终呼延赞也放过了他。这一次,杨六郎和任堂惠的友情更加深厚,两人一见如故,便结为兄弟。此后,任堂惠常常去天波府拜访杨六郎,甚至将杨家的枪法学得一丝不苟。
某次,杨七郎在打擂时被敌军弓箭手围困,任堂惠冒充杨六郎,跳楼救下了七郎。尽管如此,杨六郎为了避免任堂惠因此受到牵连,只好让他暂时离开京城。任堂惠依然忠诚,直到杨家兄弟无罪释放,才离去。
在后来的岁月里,杨家七郎和八虎赴幽州征战,任堂惠也在云南成为了小梁王的旗牌官。直到有一天,杨六郎被朝廷派遣到云南昭通,而任堂惠和杨六郎再次重逢。
杨六郎此时已经是三关大帅,镇守边疆。然而,朝廷内的奸臣王强一直对他心存嫉恨,企图除掉这个威胁。王强曾是杨六郎的结拜兄弟,但他为了权力与地位,不择手段。他从杨六郎的“潘杨案”中受益,升为翰林学士和兵部司马,深得宋真宗宠信。
有一次,王强的女婿谢金吾因为闯祸而找上了天波府,竟然推倒了杨家的牌坊并殴打了老管家杨洪,令杨家上下愤怒不已。杨六郎听闻母亲病重,匆忙回京,而孟良、焦赞等人听说后也前去捣乱,焦赞甚至摘下谢金吾的心,以解老太君的病。
王强抓住了这一点,准备借此机会除掉杨六郎,于是派人将杨六郎从三关召回,准备在午门斩首。而杨六郎的朋友们,知道他回京必将遭遇不测,便集结兵马,进攻汴梁城,恳请皇帝宽恕杨六郎的死罪。最终,宋真宗同意了,将杨六郎发配云南,焦赞则被发配到了长沙。
杨六郎到达云南后,王强以为他会就此死于此地,然而,杨六郎的妻子柴郡主的哥哥小梁王是当地的重要人物,他一直对杨六郎很好。在此困境中,杨六郎的朋友任堂惠再次出手相助,他知道杨六郎必然不会让自己代死,于是自愿替他顶罪,死在了法场。
任堂惠与杨六郎长得一模一样,连杨六郎的妻子柴郡主也无法分辨。为了让王强不产生疑虑,任堂惠穿上了杨六郎的衣服,最终替杨六郎死去。当杨六郎到法场时,看到的是自己的一具无头尸体,而那件袍子上绣着“景”字,是他与任堂惠长相相似的标志。
任堂惠的牺牲救了杨六郎的性命,而杨六郎最终复职,继续镇守边疆。他深知,自己能够活命,任堂惠的忠诚和牺牲是不可磨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