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组织,能有一位出色的将领带领,队伍通常能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然而,如果将领犯错,后果往往是兵败如山倒,整个队伍将面临灭顶之灾。
在《水浒传》中,除了宋朝的队伍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势力,比如辽国、方腊以及梁山泊等。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梁山泊是仅次于宋朝,最后幸存下来的一个势力。而梁山能够存活,正是因为有那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其中有一位非常特殊的人物。他的地位有些尴尬,吴用对他心生忌惮,鲁智深也曾经看不起他,但行者武松却对他充满了尊敬。
这位人物就是地魁星神机军师——朱武。
喜欢看历史故事的人都明白,一个国家的稳定,往往依赖于皇帝手下的文武将领。武将负责征战沙场,破敌制胜;而文将则负责谋划,策马运筹帷幄之中。在《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文将谋士无疑是诸葛亮。从“既生瑜,何生亮”的名句中便能看出诸葛亮的卓越才华。诸葛亮一生致力于为刘备开创蜀国,重振汉室,他凭借着高超的智谋和不懈的努力,屡次在战争中为刘备立下赫赫战功,几乎所有将士都听命于他,地位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在《水浒传》中,曾有一个起义称王的势力,首领名为方腊。起初,这个势力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但最终却因内外原因失败,梁山一众英雄将其剿灭。方腊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身边缺少一位可以辅佐的谋士。
在梁山泊,大家最熟悉的谋士当属智多星吴用。但除了吴用之外,其实还有几位擅长谋略的谋士,其中朱武便是其中之一。朱武的外号是神机军师,其中的“神机”二字耐人寻味。
朱武本是文官类型的谋士,虽然他时常佩戴着双刀,但他并没有什么高强的武艺,也不擅长与人拼搏。从《水浒传》的情节中看出,朱武主要是在后方策划和运营,从未亲自上阵打过仗。
朱武被迫上梁山
朱武原本是一个读书人,但因为受到朝廷的迫害,冤枉背上了罪名,于是他与陈达、杨春三人在少华山上成为了土匪。经过朱武的精心运营,少华山的山寨逐渐变得富庶繁荣,朱武也因此成了山寨的山主。
尽管朱武没有武艺,但陈达和杨春对他十分恭敬,因为跟随朱武能过上好日子。有一天,朱武告诉陈达和杨春,他打算去洗劫华阴县。陈达和杨春听后非常兴奋,但朱武又提到华阴县旁边有一个史家庄。
史家庄的庄主史进可不是一个普通人物,他的外号是九纹龙,身手不凡,传说他的武艺是由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所传授。朱武知道史进武艺高强,而且正义感十足,若他们去洗劫华阴县,史进肯定不会坐视不理。
然而,陈达对此不服,他自己在江湖上名声赫赫,认为自己能轻松胜过史进。于是,陈达趁着月黑风高的夜晚,带着一些手下前往史家庄挑战史进。没想到,陈达才和史进交手二十个回合,就被史进俘虏了。
朱武得知此事后,急得不知所措,他虽然没有武功,杨春也不是史进的对手。于是,朱武想到一个计策,他和杨春故意束缚住自己,躺在史家庄的门前。史进看到后,感到好奇,便询问朱武为何如此做。
朱武回答说,他们兄弟三人落草为寇是迫不得已,从未伤害过百姓,也不曾滥杀无辜。如今,他们落难,史进必定会施以援手。史进听后深受感动,于是放了陈达,并且朱武热情地邀请史进加入少华山,成为山主。朱武此举的本意,是希望能通过结交史进,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庇护。
然而,史进后来被抓,鲁智深听闻后十分愤怒,亲自赶到少华山,指着朱武骂道:“为什么不去解救史进,反而在这里悠闲自得?”鲁智深认为朱武让史进当寨主是为了让他承担责任,自己则躲在后面。而朱武并非不想解救史进,而是觉得时机尚未成熟。武松了解朱武的良苦用心,因此一直尊敬他。
后来,朱武、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成为了梁山的一员。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朱武加入梁山后,宋江这位英雄识英雄的人物,很快便意识到朱武的才华。然而,宋江此时已经有了一个长期合作的谋士——智多星吴用。吴用得知朱武的事迹后,心中生起了戒备之情,因为“一山不容二虎”。虽然朱武的名气不如吴用响亮,但他的谋略绝不逊色,尤其在行军布阵方面,朱武甚至超过了吴用。
在梁山初期对抗朝廷的过程中,朱武表现出了他的能力。当武松因失策被官府围困时,朱武毫不犹豫地带领队伍前去解救,不仅成功营救了武松,还轻松攻占了几座城池。此外,朱武为梁山制定了许多战术,使得宋江得以解救更多英雄,进一步巩固了梁山的力量。武松因此对朱武十分尊敬。
然而,宋江面临着如何平衡两位谋士的问题。最终,宋江决定将吴用安排在三十六天罡之位,而将朱武安排在七十二地煞之首。这看似是平衡两者的安排,实际上却让朱武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因为尽管他是地煞首位,但他的才智并不在吴用之下,反而在行军布阵等方面,他的能力更强。
在梁山接受朝廷招安后,宋江又安排朱武成为卢俊义的军师。卢俊义不仅是梁山的著名武将,还是大名府的名门望族,武艺高强,兵法造诣深厚。事实上,卢俊义几乎不需要朱武的帮助,他完全可以独立指挥战斗。因此,朱武只能在背后安静待命,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