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证丨北宋“铁面御史”赵抃在盱眙投龟于淮
迪丽瓦拉
2025-10-28 20:32:15
0

在传统戏曲中甚至历史上,“包青天”是清官之代称,是人们对官员的寄望,但是“包青天”并非就是包拯。其形象的原型,一半是“黑脸”包拯,另一半是“铁面”赵抃。《宋史》中,赵抃与包拯同传,二人曾同在御史台任职。赵抃为殿中御史,职司宫禁之狱;包拯任御史丞,职司分巡朝外四方之狱。按今天的工作范围打比方,就是赵抃负责首都各部委机关干部违法乱纪的案件,包拯负责地方官员违法乱纪的案件。赵抃与包拯一内一外配合相得益彰,由于两人工作中都不避权贵,因此赵抃得称为“赵铁面”,包拯得称为“包青天”。其实,作为二十四史中唯一被誉为“铁面御史”的政治人物,赵抃曾在北宋时的泗州(治今淮安市盱眙县)任过职,并在泗州留下了“投龟于淮”的历史典故。

初登仕途,通判泗州

赵抃(1008-1084),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县(治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赵抃祖籍关中地区,他的曾祖父赵昙曾做过深州司户参军,祖父赵湘做过庐江尉,后迁居衢州,父亲赵亚才担任过广州南海县的主薄家世并不显赫。赵抃秉承了家族的尚学风气,景祐元年(1034)高中进士,任武安军节度推官,任职在今湖南长沙。 赵抃处理政务,善于按照习俗施行设置,刚猛宽松不同。当时,有人在朝廷大赦前伪造公章,在大赦后使用,地方司法官员认为他该死,赵抃认为犯人在大赦前虽然造假公章,在大赦前却没有使用,在大赦后使用的社会危害不大,这犯人罪不至死。最终让罪犯免于一死。

后来,赵抃任监潭州(治今湖南省长沙市)粮料、著作郎,历任建州崇安(治今福建省武夷山市)、泰州海陵(治今江苏省泰州市)、蜀州江原(治今四川省崇州市)三县知县,颇有政声。皇祐三年(1051),赵抃升任泗州通判。 赵抃不仅清廉正直,工作能力很强,更难得的是他权力控制欲不强,能做到与人为善。淮南东路转运使觉得泗州知州才能平庸,想将其罢掉,另选贤能担任,于是先调赵抃到泗州任通判,作为知州的副手。赵抃觉得知州能力虽然不足但没有恶行,不是恶吏,于是决定辅佐其将地方治理好。因为他是知州的左右手,不能太张扬,就悄悄地处理了州内政务,并经常提醒知州应做哪些事情,遇到知州难以安排的政事,他就承担起来。这样以来,不光泗州治理得井井有条,泗州知州也避免被弹劾而不体面下台的命运,淮南东路转运使对赵抃的品行大加赞赏。

其间,赵抃还遇到一件凶险的事情。在他泗州通判任上,邻近的濠州(今安徽凤阳)知州不按规定给士卒发放衣食等物,兵士扬言要兵变,知州害怕,太阳还未下山就紧闭城门不办公,转运使函令赵抃代他处理此事。赵抃到濠州后命人打开城门,像平时一样从容办公,对于前来“兴师问罪”的士卒们百般安抚,不允许用武力镇压士卒。之后,经过他几次耐心劝导,终于将一场兵变化于无形之中。这再次体现了他仁政恤下的政治品格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匹马入川,救荒在越

至和元年(1054),赵抃因为突出表现,就任殿中御史。赵抃上任伊始,便上书宋仁宗一篇《论正邪君子小人疏》,正气凛然,弹劾不避权贵。嘉祐元年(1056)因联合欧阳修等谏臣弹劾陈执中而被贬官至睦州(治今浙江省淳安县)知州。后改为梓州路转运使‚又改知益州(治今四川省成都市)、虔州(今江西赣州)知州,皆有政声。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任赵抃为龙图阁直学士、成都知府。赵抃这次入川,只带了一个随从,牵着一匹马,马上的行囊中有一架琴,随身还牵有一只白鹤和一只乌龟。后来,大文豪苏东坡称颂他这次入川是:“清献先生无一钱,故应琴鹤是传家”。在进入成都前,赵抃路过了一条大江,看到江水清澈透亮,船行至江中,他发誓说:“我为官的志向就像这条江水一样清白,虽然官场恶习混淆其中,但是我决不能同流合污!”后来,成都的老百姓把这条江叫做清白江、青白江,这也是今天成都市青白江区得名的由来。

宋神宗即位后,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的赵抃因有不同政见,自请外放,以资政殿学士知杭州、青州(治今山东省青州市)。熙宁五年(1072),再次入蜀任成都知府。 熙宁七年(1065)九月,出任越州(今浙江绍兴)知州。这时,江南地区连遭旱灾、蝗灾,继而暴发瘟疫,越州灾情尤为严重。 赵抃一到越州就调查摸底,了解灾情的具体情况,凡是不能及时汇报属地情况的官员,一律参劾治罪。 除了严查不作为官员,他广泛发动募捐,要求富人和佛教寺庙有富余粮食的地方不许囤积,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他还巧用市场规律救灾赈荒,粮食随行就市,州府不再限价,一时间越州境内竟然米积如山。为了避免人员大规模聚集和流动,赵抃还让灾民到指定场所领取救济物资,开设隔离医院——“病坊”,以此限制人口随意流动。赵抃的“救荒术”行之有效,曾巩专门撰写了《越州赵公救灾记》,称赞他道:“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赵抃在中央和地方为官多年,清正廉洁,《宋史·赵抃传》记载他“日所为事,入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不可告,则不敢为也。”“赵抃告天”的典故也一直流传下来,为后人传诵。

盱眙投龟,清献终老

后来,赵抃年纪大了,朝廷召他回京城开封述职,便让他告老还乡。当时从南方到东京开封,最便捷的路线就是水路,其中主要路途就是坐船从长江下游的扬州入淮扬运河到达楚州,再从古末口(今天淮安市淮安区北)往西由沙河、洪泽新河、龟山运河运河进入淮河,再渡淮经泗州城南的汴口进入大运河中的汴河河道,再顺着汴河水路往西北一千多里,经过宿州、商丘等地,最后到达开封。

对于泗州,赵抃非常熟悉了,早年做过他作泗州通判,后来贬官南方他又多次经过这里。不过这一次,赵抃是两袖清风的辞官归乡。治平年间赵抃治四川时,有一琴、一鹤、一龟自随。在从越州沿着大运河北上途中,他已经把白鹤放归山林了。从泗州城南的汴口渡淮的时候,慨然长叹:“古琴是我常年随身之物,带回京城吧。这只小龟,是我在四川任上友人见我简朴,过意不去,赠送给我的。虽然我养了很多年,如今返乡,我要分毫不取,放归水中。”于是,他便将这只乌龟从船边轻轻的放入淮河水中,看着它摇曳而去。赵抃看着碧绿淮水、苍茫翠屏,哈哈一笑,吟得两句诗:“马寻旧路如归去,龟放长淮不再来。”这则逸闻被南宋学者叶梦得记载在《石林诗话》的开篇。

据《宋史·赵抃传》记载,宋神宗召见赵抃时候听说此事,大为吃惊:“听说爱卿骑着一匹马就进四川了,身边一琴一鹤伴随。如今回朝,更是啥都没带,如此清廉简朴。为政楷模,非你莫属!”

做过参知政事的赵抃退休回到老家衢州后,颐养天年,与乡里乡亲都相处的很融洽。他正话反说,将所居的老宅取名为“高斋”,自称“赵四郎”,作诗打趣道:“腰佩黄金巳退藏,个中消息也寻常。时人要识高斋老,只是阿村赵四郎。”赵抃的儿子陪他遍游东南名胜,对于这种天伦兼山林之乐赵抃颇为满意‚曾不无自得的夸耀:“路逢白发老翁问,父子同游有几人?”元丰七年(1084),赵抃在家乡去世。朝廷闻讣告,神宗辍视朝一日,赠太子少师,溢“清献”。同年十二月,葬衡州西安莲华山。苏轼为赵抃撰《赵清献公神道碑》,称赞他有“东郭顺子之清。孟献子之贤、郑子产之政、晋叔向之言”‚宋神宗亦称其“以惠术扰民如郑子产,以忠言摩上如晋叔向”,三朝元老韩琦推崇他为“世人标表”。

赵抃的一生,“清”是一个关键词。早年在泗州通判,他同上司的关系清清爽爽;后来当御史,他在朝堂清清正正;后来在虔州、成都、越州这些地方任主官,他始终做到清清白白;最后退休归乡,他出川纵鹤、渡淮放龟,把公私之事依然交代的清清楚楚。宋神宗赠送赵抃的谥号也正是“清献”,清廉为官,为民奉献,是对赵抃一生高度的评价。明代弘治皇帝也专门称颂他:“琴声寒日月,永留清白在人间;鹤唳彻遥天,常使丹心通帝座。”时至今日,踱步在古泗州城外的一泓长淮,仍不能不让人感怀这位北宋“铁面御史”。

【参考文献】

1.[北宋]苏轼:《赵清献公碑》,上海图书馆明拓本。

2.[元]脱脱等:《宋史》卷三一六《赵抃传》,中华书局,1977年。

3.[南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中华书局,1981年。

4.白效咏:《“铁面御史”赵抃研究》,暨南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5.倪泳:《宋泗州通判赵抃的“救荒术”》,《盱眙历史文化研究》2020年第1期。

图1:浙江衢州赵抃祠(来自网络)

图2:历史话剧《大宋御史·赵抃》剧照

图3:南宋叶梦得《石林诗话》中关于赵抃泗州投龟于淮的记载

作者简介:罗志,安徽滁州人,现工作于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民革江苏省委会文化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委员,淮安市政协特邀文史专家。先后主编或参编《天下漕运看淮安》等文史书籍10余部,主持或参与《基于大运河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泗州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等省市课题10余项,在《宗教学研究》《地域文化研究》《江苏地方志》等重要报刊、会议发表论文和文史文章200余篇,研究成果获省社科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省地方志学会年度学术论文一等奖、第五届徽文化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奖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太... 北齐是一个历史上短暂却异常特殊的朝代,这个朝代不仅经历了多个性格各异的皇帝,同时也为中国的文化艺术史...
原创 千... 标题:千古艰难惟一死,庞德为何不投降?原来不投降比投降的理由更充分 在三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有无数...
原创 诸...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管仲和乐毅三位历史人物,无论是他们的智慧、勇敢,还是领导才能,都为后...
原创 为... 为什么日本皇室受世界瞩目?让人尊重的人格魅力 以软外交直面战争责任 尽管经历了无数武士政权的更迭...
原创 从...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伟大帝国的兴衰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约翰·拉普利和彼得·希瑟的《帝国为什么衰...
原创 皇... 赵匡胤称帝后,有一天他在朝堂上问了一个问题:“天下何物最大?”众大臣听后面面相觑,都没能给出答案。 ...
原创 鲁... 梁山大军平定方腊之后,曾经热闹的108好汉的景象已经消失,剩下的只有零零散散的二三十个好汉。在这些幸...
原创 宋... 官窑瓷器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瑰宝,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长久以来深受人们喜爱。它不仅代表了中...
原创 后... 朱温(852年12月5日-912年7月18日),即后梁的开国皇帝太祖,原名全忠,唐僖宗赐名朱温,称帝...
原创 千... 在华夏文明的神话谱系中,人、神、妖并非孤立存在的族群。从上古的混居共生到先秦的分野隔绝,从封神之战的...
原创 宇... 西府赵王李元霸出生之前,大家都知道宇文成都是天下第一的勇猛将军。宇文成都在战场上威风凛凛,号称“横勇...
原创 慈... 1908年11月15日,北京的天空阴云密布,秋风带着刺骨的寒意吹进紫禁城的每个角落。在这寒冷的日子里...
原创 项... 前202年,项羽在垓下遭遇了兵败。尽管他没能带着大军突围,但项羽毕竟是项羽,以其无与伦比的勇气,他依...
原创 民... 民工施工时发现了一个青砖墓,墓志铭让人感动至深,专家称他是真正的梁山好汉 2014年5月,河南省...
原创 毛... 打卡挑战局 你还记得1958年提出的那个口号吗?这个口号的原本意思是:“用十五年时间让钢产量赶上英...
原创 晚... 晚清时期,紫禁城内的政治斗争和情感纠葛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在这幅画卷中,有一位女子...
原创 李... 如果李隆基早死几十年,他的成就可能无法超越李世民,甚至只能与李治平起平坐。李隆基在继位的路上面临了许...
原创 雍... 在《雍正王朝》这部剧中,八阿哥胤禩被称为“八贤王”,他深受文武百官的推崇,连康熙帝也因他过高的人气而...
原创 慈... 晚清时期,宫外的人们几乎在为生计而苦苦挣扎,生活水平低得几乎只能通过交换孩子来换取粮食。然而在宫中,...
原创 清...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清朝无疑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朝代。作为一个由满族人建立的王朝,清朝有一种特殊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