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句话出自《三国演义》罗贯中的笔下,意指吕布是最强的武将,赤兔马是最优秀的战马。原本,这句话被广泛传颂,人们用它来形容,像吕布这样的人才,坐骑就应当像赤兔马一样,才算得上是出类拔萃。吕布在《三国演义》中被描绘为无敌的武将,直到他在白门楼被曹操杀害之后,才没有人能达到他的成就。不过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吕布死后,赤兔马并没有跟着他一同自尽,而是被曹操收养并转赠给了关羽。更为离奇的是,关羽死后,赤兔马竟然绝食而亡。 赤兔马在三国中的历史
许多人认为赤兔马只是《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之物,但事实上,赤兔马是真实存在的,它确实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马。在《三国演义》中,赤兔马最初是吕布的坐骑,但吕布如何得到并驯服这匹马,却没有详细的记载。由于距离今天已有很长时间,再加上历史上发生了许多战乱和变迁,许多细节已无法考证,今天所知的仅是吕布拥有一匹极为精良的战马,被称为赤兔马。 与《三国演义》的描述相比,《三国志》中的记载有所不同。史书中并没有明确说明吕布如何获得赤兔马,并把它视为自己的坐骑。三国志记载,曹操非常喜爱名马,并常常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从各地收集千里马。因为曹操对名马情有独钟,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他曾骑过绝影和爪黄飞电这两匹著名的战马。至于赤兔马,历史上很可能也被曹操收养,并成为他的坐骑。 然而,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却描绘了赤兔马的变化。在小说中,吕布死后,赤兔马从吕布变成了曹操的坐骑。曹操对关羽有极高的敬重,因此他将赤兔马赠送给关羽,也便出现了关羽死后赤兔马因绝食而死的经典场面。 古代战马的寿命 要理解赤兔马和吕布、关羽之间的关系,必须了解古代战马和普通马匹的寿命差异。中国古人认为,保持长期的安静和不动有助于延年益寿,这种观点受到乌龟长寿的启发。虽然这种观点有其合理性,但并不完全适用于所有情况。如今的观念是“生命在于运动”,对于普通马匹和战马来说,合理的运动和保养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健康的马匹可以活到30到50岁,目前发现的最年长马匹甚至活到了60岁。而作为战马,通常的服役年限为3至15年,最长可达20年。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赤兔马最早的主人是吕布。赤兔马随吕布从并州征战至长安,后来又随吕布转战至徐州,直到吕布被曹操杀死。从《三国演义》中的情节来看,董卓曾赠送赤兔马给吕布,那时赤兔马刚刚三岁,正是精力充沛、力大无穷的年纪。而在公元189年,吕布被曹操处死,赤兔马也开始了它的另一段历程。 到公元200年,关羽以归顺朝廷的名义投降了曹操。曹操模仿当年董卓的做法,将赤兔马赠送给关羽。尽管关羽非常喜爱赤兔马,但他始终没有完全归心曹操。这时的赤兔马已经是服役超过十年的老马了,虽然它是千里马,比普通战马更加耐用,但其体力和速度已大不如前。关羽骑着赤兔马南征北战十多年,直至他败走麦城时,赤兔马已经超过了30岁,远超战马的正常服役年限,年纪已达到34岁。这匹老马显然已经无法再进行高强度的战斗了,因此我们看到赤兔马在关羽死后选择绝食而死,并非出于所谓的高尚情感,而更多是因为它的身体已无法继续承受。 这与自然界中一些动物的行为类似,比如大象在临终时会选择到一个安静的地方,什么也不吃,静静地等死。类似的,古人或高人也可能选择绝食或停止进食,直到死亡。赤兔马的绝食而死,某种程度上是这种自然现象的体现。 罗贯中的写作手法改变了两个人 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谁是英雄,谁是反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如何塑造角色。虽然《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不能完全当作历史来解读,但它仍然具有研究价值。就像《红楼梦》掀起了红学的热潮,《三国演义》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三国文化。从《三国演义》中的描写来看,罗贯中显然对关羽有着高度的崇拜,他给关羽取了很多尊崇的称号,如美髯公、关公、关云长、君侯等,这些都是对人物的尊称。而吕布在罗贯中的笔下则显得颇为低贱,虽然吕布的武艺天下无敌这一点没有改变,但他的性格和道德观在小说中却暴露无遗。罗贯中的吕布是一个为了个人利益可以轻易抛弃名字和信义的人,他曾三次认别人作义父,并且贪财好色。正是这些缺点,使得他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成为一个典型的小人,完全没有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