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周瑜临终前告诫:此人不除,东吴必危!孙权不听,结果酿成大祸
迪丽瓦拉
2025-10-29 17:03:27
0

周瑜临终前告诫:此人不除,东吴必危!可惜孙权不听,最终酿成大祸,险遭灭国,你知道他是谁吗?

东吴最强的大才

要说东吴最厉害的才子,非周瑜莫属!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无论是在战术、战略上,还是在人品与处事上,周瑜的能力都远超东吴其他所有的将领和谋士!

孙策,东吴的开国皇帝,无论在战术还是战略上,都和周瑜不分上下。但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处事太过粗暴简单,导致许多世家大族对他极为反感。最后,孙策死于许贡三门客的刺杀,实在令人震惊!

孙权,作为孙策的继承人,凭借顽强的毅力打败了刘备、曹操,看起来十分厉害。然而,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孙权的军事才能远不如周瑜,无论是战术还是战略,都比不上周瑜!

与周瑜同时代的东吴众人,军事才能虽然不弱,但通常缺乏更宏大的战略眼光,偏安一隅,志向不大。比如陆逊、吕蒙等人,虽然军事能力不错,但和周瑜相比,缺乏强悍的实力。而鲁肃虽有一定战略眼光,但远不及周瑜强悍。总的来说,整个东吴,实在难找到比周瑜更综合、能力更强的人!

周瑜不仅勇猛无比,且其见识和谋略超越了所有人。他临终前留下的遗言,毫无疑问对后人具有极大的指导价值!实际上,他在临终时还特别给孙权上书,警告他:如果不除掉某个人,东吴将陷入危机!

此人不除,东吴必危

周瑜心中一直有一个大志,他想让东吴能够与曹魏抗衡,甚至打败曹魏,一统天下!因此,他曾计划攻打益州,联合马超来对抗曹操。遗憾的是,周瑜的计划并未得以实现,他英年早逝。临终时,他特意向孙权上书,交代了未来的大计。

周瑜说道,自己这一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东吴的未来,希望孙权能够继续努力,接下来的发展也要把东吴做大。他特别提到,鲁肃能代替他的位置,继续为东吴的事业贡献。最重要的是,周瑜特别告诫孙权,要小心曹操和刘备!

曹操想要吞并东吴,周瑜提醒孙权小心曹操,这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但奇怪的是,周瑜为什么还要告诫孙权小心刘备呢?

原来,周瑜之所以如此警告,是因为他清楚地意识到刘备是一位有雄心壮志的英雄人物,不会甘心做小。而且刘备身边有关羽和张飞等名将,这让周瑜十分担忧。如果他死后,刘备做大了,东吴的安全将受到威胁!而后来的历史也证明,周瑜的预言十分准确,刘备果然不断壮大,不仅正面击败了曹操,还威胁到了东吴。如果不是吕蒙以“白衣渡江”的方式成功偷袭荆州,东吴很可能会因此而灭国!

因此,周瑜的提醒显然是有道理的。刘备确实是一个强大的对手!作为雄主的孙权,不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奇怪的是,他却没有听从周瑜的告诫,反而和刘备结盟,允许刘备拿下益州,进一步壮大势力。那么,孙权为什么不听周瑜的建议,反而放任刘备做强呢?难道他看不出刘备集团对东吴的威胁吗?

孙权不听周瑜

事实上,孙权深知刘备集团对东吴的威胁,否则他不会在襄樊之战时,安排吕蒙去偷袭关羽!那么,孙权为何没有听从周瑜的劝告呢?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周瑜对孙权的威胁太大!前文我们提到过,周瑜在东吴的战略眼光和军事能力无人可比。他的能力远远超过江东的其他人,包括孙权和陆逊。

周瑜和孙策一起打下了江东,属于东吴的创业元老。从资历上看,周瑜比孙权还要资深。从战绩来看,周瑜不仅成功打下江东,还曾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曹操,攻占了南郡等重大胜利。这些战绩,东吴无人能与之媲美!

可以说,周瑜的功绩已经非常显赫,甚至“功高震主”,在孙权眼中,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威胁!无论周瑜是否有意图夺权,在孙权看来,周瑜的能力和威望已经使他感到不安。因此,孙权并不相信周瑜,他甚至会怀疑周瑜临终所做的告诫是不是另有所图!

第二,周瑜曾有过夺权的历史!虽然大家认为周瑜忠诚于东吴,但其实,周瑜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单纯。

孙策去世后,孙权继位,许多人开始对东吴的权力虎视眈眈,而周瑜便是其中之一。最初,孙权的执政大权应该由张昭主持,但在关键时刻,周瑜带兵返回,名义上是奔丧,但显然没有人会相信周瑜仅仅是为了丧事带兵。

从那时起,周瑜和张昭共同掌握了大权,显然周瑜抢夺了部分权力!也正因为如此,孙权在赤壁之战时专门派了程普作为副将,以防周瑜有任何反叛的意图!

此外,周瑜提出的攻打益州计划,虽然看似为东吴着想,但孙权却始终不愿意让周瑜带兵去执行。刚同意时,周瑜就去世了,这其中的深意不言而喻!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周瑜的确有一定的权力欲望,这令孙权十分忌惮!

第三,刘备的个人魅力也值得注意!虽然许多人将刘备称为“伪君子”,但实际上,刘备前半生并没有做过什么特别出格的事情。虽然他曾多次投靠其他主公,但都凭借过人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可以说,刘备是三国时期的雇佣兵,他的忠诚和诚信是公认的!

正是因为刘备的人品,孙权才如此信任他,不仅将南郡交给刘备,还愿意与其结盟,而不是像周瑜所劝的那样,软禁刘备,吞并刘备的势力!

结语

周瑜临终时的告诫:此人不除,东吴必危!可惜孙权未能听从,最终酿成大祸。事实上,周瑜的提醒本质上是让孙权除掉刘备,但孙权并没有听,从而导致刘备集团逐渐壮大,最终险些灭了东吴。孙权之所以没有听从周瑜的建议,主要是出于三个原因:一是周瑜的威胁过大;二是周瑜有夺权的动机;三是刘备的人品较好,值得信任。因此,孙权更愿意与刘备结盟,而不是消灭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萨... 引言 唐代诗人韩愈在《平淮西碑》中提到:“地大物博,蘖牙其间。”这句话常用来形容一个国家不仅疆域...
原创 康... 1898年秋天,戊戌变法失败的血色还未褪去,两位核心人物——康有为和梁启超——先后仓皇逃亡日本。彼时...
原创 林... 在民国那段风起云涌的年代,能从乱世中走出一个林徽因,已经够让人侧目。但你知道吗?她背后其实站着四位“...
原创 6... 每一次朝廷更替,都会迎来一个新君主。而每个开国皇帝想要登上这一至高无上的宝座,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原创 日... 石破茂就“战后80周年”发表讲话中提到“必须将那场战争的反省与教训深深铭刻于心” 虽使用了“反省”一...
原创 曹... 前言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作为一位雄心勃勃的枭雄,他的形象在历史书籍和文学作品中通常显得威风凛...
原创 古... 民以食为天,仓廪实而知礼节。粮食历来是国家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自古以来,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对...
【世遗唐崖】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 云上恩施报道(咸丰通联记者 舒淑 文朝顺)10月28日晚,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唐崖土司城》在咸丰县会...
原创 鲁... 民国时期是中国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一个特殊时代,在这段历史背景下,传统思想和现代思想相互碰撞,民众的思想...
原创 1... 在开国将军中,刘培善中将的名字或许不如其他将领响亮,许多人可能并不熟悉他,但他的贡献却丝毫不逊色。虽...
原创 小... 1946年1月10日,蒋介石调集了五个精锐师,向古北口发起了大规模进攻,企图占领这个重要的战略位置,...
原创 救... 1952年2月8日,卢作孚去世,享年58岁。他当时是服用了大量安眠药自杀的。 虽然他身边最亲近的人,...
原创 汉... 提到历史上那些被他人控制,但最终结局较好的皇帝,就不得不提汉献帝刘协。虽然在他做皇帝的三十多年里,一...
原创 春... 在春秋晚期,越王勾践凭借“卧薪尝胆”的精神,成功地消灭了吴国,曾一度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然而...
原创 武... 常言道,“女人不狠,地位不稳。”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权力之路充满了血腥与阴谋。她登...
原创 武... 历史对于喜欢了解的人来说,的确是非常有趣的。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格局,实际上是由过去的特定历史事件所...
原创 中... 国家的名字是每个国家的重要标志,是无法或缺的部分。最为显著的是,一提起国家的名字,人们往往能立即联想...
原创 志... 2023年8月的北京,八宝山殡仪馆的大礼堂里,一片哀伤,这是96岁的张积慧将军,在这世间留下的最后一...
原创 古... 在中国古代的政治体系中,一品官员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存在,他们拥有巨大的权力,任何一举一动都会影响整个...
原创 努...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虽然到了慈禧执政的末期,清朝已显得有些衰弱,但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