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仲洽,北宋宗室,太宗神功圣德文武皇帝赵炅玄孙,汉恭宪王赵元佐之曾孙,平阳郡懿恭王赵允升之孙,汉东郡公赵宗回次子。追封房国公、谥僖孝。
人物生平
赵仲洽,北宋宗室,康定元年生,元佑七年十月十四日卒,元祐六年十月(追赠时间疑误)赠崇宁军节度使、房国公。
史料记载
保州防御使赠崇信军节度使
房国公墓志铭
公讳仲洽,字景和,曾祖魏王元佐,太宗之子。祖允升平阳郡王,考宗回崇信军节度观察留后汉东郡公,妣李氏陇西郡君。公幼聪敏谨重,不妄语笑。初赐名,授太子右内率府副率,歴右监门率府率、右千牛卫将军。求师择友,専精于诗书。积十馀年,或劝其就试于有司。公曰:读书学古,足以治吾身而已,安可干国之赏耶!改右监门卫大将军,领昌州刺史,汉东捐馆,居丧,哭泣几失明。迁均州团练使,丁母忧,号毁。闻者伤之,乞守坟百日,宗正以例不许。公遣长子士瞻以状,诣丞相府,力请朝廷悯其恳切,从之,遂为定制,宗室守坟自公始。于是伏处墓次,布衣蔬食至卒。哭则形体殆无人色,咸称其孝制。诏曰:衔恤既久,善丧有闻。今上即位,迁右金吾卫大将军、开州防御使,改领保州刺史、本州岛防御使。元佑七年十月十四日卒,年五十有三。遗命薄葬,赠崇信军节度使、房国公。公天资俭约,无声乐玩好,家多藏书,手不释巻,虽居私室,必敛袵正,席内外肃然,无敢犯者。奉朝请四十馀年,未尝有小失。娶王氏,封和政郡君,赠中书令秦王审琦之曽孙,先公九年卒。和政事舅姑以孝闻,尝割股愈姑之疾,论者以配公之徳为宜。四男:一早亡、曰士瞻右内率府副率、曰士慡、曰士?皆左班殿直;十女:三早亡、长适左班殿直刘建中、次适左侍禁刘佃、次适承务郎樊彦和、次适田珣、次适焦元叔、次适范陶,皆三班奉职,馀在室;孙男四人女一人。九年二月已酉●河南永安县。铭曰:翼翼房公,率履自躬。一其初终,惟孝惟恭。稽其徳行,宗室曾闵。子孙不忘,万石之谨。
白话文解读
这位先生名叫仲洽,字景和。他的曾祖父是魏王赵元佐,也就是宋太宗的儿子。祖父是平阳郡王赵允升,父亲是担任过崇信军节度观察留后、被封为汉东郡公的赵宗回,母亲是李氏,被封为陇西郡君。
先生从小聪明机敏,做事谨慎稳重,不乱说话,也不随便嬉笑。最初被赐予官职名号,授任太子右内率府副率,后来历任右监门率府率、右千牛卫将军等职务。他用心选择老师和朋友,专心致志地钻研诗书。这样持续了十多年后,有人劝他去官府参加科举考试。他却说:“读书学习古人,足够用来修养我自身的德行罢了,怎么可以去谋求国家的官爵赏赐呢!”
后来,他调任右监门卫大将军,兼任昌州刺史。父亲汉东郡公去世后,他在丧期之中,因为过度悲伤哭泣,眼睛几乎失明。之后又调任均州团练使,遭遇母亲去世,他悲痛哭号,形容憔悴,听到的人无不为之伤心。他请求为母亲守坟一百天,但宗正寺按照惯例没有批准。先生便派他的大儿子赵士瞻带上奏状,前往丞相府竭力请求。朝廷怜悯他情意恳切,最终批准了。于是这就成了定例,皇族成员为父母守坟的制度就是从他开始的。从此他在坟墓旁边住下,穿布衣,吃素菜,直到丧期结束。每逢哭祭之时,他憔悴得几乎没了人样,大家都称赞他的孝行符合礼制。皇帝也下诏表彰说:“你沉浸在丧亲之痛中已经很久,很好地遵守丧礼,孝名远扬。”
等到当今皇帝即位,他升任右金吾卫大将军、开州防御使,后来又改任保州刺史、本州防御使。他在元佑七年十月十四日去世,享年五十三岁。临终前他嘱咐家人要薄葬。死后被迫赠为崇信军节度使、房国公。
先生天性节俭朴素,没有声乐之类的奢侈爱好。家中藏书很多,他总是手不释卷地阅读。即使待在自己家里,也必定衣着整齐,坐姿端正,家里家外部秩序井然,没有人敢违反规矩。他担任官职四十多年,从来没有犯过小的过失。
他的妻子是王氏,被封为和政郡君,是追赠中书令、秦王王审琦的曾孙女,比他早九年去世。和政郡君侍奉公婆以孝顺闻名,曾经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作药来治好婆婆的疾病。评论的人都认为,以她这样的德行与先生相匹配是非常合适的。
他们有四个儿子:一个早年夭折;一个叫赵士瞻,官至右内率府副率;另外两个叫赵士慡和赵士?,都担任左班殿直的官职。有十个女儿:三个早亡;大女儿嫁给了左班殿直刘建中;二女儿嫁给了左侍禁刘佃;三女儿嫁给了承务郎樊彦和;四女儿嫁给了田珣;五女儿嫁给了焦元叔;六女儿嫁给了范陶(她的几位女婿都担任三班奉职的官职);其余的女儿还未出嫁。有孙子四人,孙女一人。
元佑九年二月己酉日,他被安葬在河南永安县。
墓志铭文说:
庄重严谨的房公啊,以身作则,躬行正道。始终如一,坚守节操,唯以孝道,唯以谦恭。考察他的品德行为,堪称皇族中的曾参和闵子骞。子孙后代永世不忘他那如“万石君”一家般的恭谨家风。
亲属成员
妻子: 和政郡君王氏
长子: 太子右内率府副率赵士综
次子: 太子右内率府副率赵士躔
第三子: 建阳侯赵士赡
第四子: 赠武德大夫赵士
第五子: 武翼大夫赵士䡮
第六子: 左班殿直赵士荪
第七子: 左班殿直赵士㻞
长女: 适左班殿直刘建中
次女: 适左侍禁刘佃
第三女: 适承务郎樊彦和
第四女: 适三班奉职田珣
第五女: 适三班奉职焦元叔
第六女: 适三班奉职范陶
第七女: 赵氏
长孙: 武翼郎赵不謑
孙: 成忠郎赵不欺
孙: 赠正议大夫赵不壁
孙: 左朝请郎赵不易
出品 | 趙氏宗亲
编辑 | 趙英雄
点
和
说说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