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月,洪学智正在忙于剿匪任务,突然接到了黄克诚的电话。电话中黄克诚告知他要做好准备,随时可能前往前线担任六纵的司令。随即,洪学智赶往哈尔滨,在那里见到了东北联军的主要领导,正如黄克诚所说,上级决定让他去前线,并且担任六纵的司令。
六纵是四野的王牌部队,旗下的主要师有16师、17师和18师。这三支部队都参与过多次战斗,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且一直是四野的主力部队,实力十分强大,六纵的战斗力可见一斑。虽然如此,原本应该是陈光担任六纵司令,毕竟陈光曾是115师的代理师长,并参与了根据地的建设,资历在众多将领中非常深厚,所以理应担任此职。然而,四野的总部决定将陈光换下,任命洪学智接任,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这与1946年12月焦家岭的战斗密切相关。当时,北满的部队从松花江南下准备配合南满作战,四野的首长指示1纵负责攻打塔木的敌人,而六纵则负责打援并策应1纵。在焦家岭,六纵的16师作为先头部队遭遇了敌人的突然袭击,双方立即展开激烈交火。初步侦察报告显示,焦家岭的敌人仅有700人,且战斗力较弱,因此陈光和杨国夫决定让16师消灭敌人,其他两个师继续原定作战计划。 然而,在经过一天一夜的激烈战斗后,16师并未能消灭敌人,而是伤亡不断,最终通过新的侦察才发现敌人并非700人,而是1400人,且战斗力属于中等。为了扭转局势,六纵指挥部决定让18师也加入战斗。经过一番艰苦作战,焦家岭的阵地最终被我军攻占,但驻守在这里的敌军仍顽强抵抗。为了减少我军伤亡,指挥部决定暂时停止攻击,等待天亮后再重新发起进攻。然而,就在此时,敌人趁我军整顿之际,成功从西北方向突围。16师迅速追击,在松花江与17师联合将敌人消灭,焦家岭战斗历时三天终于结束。虽然战后总结时,首长对16师进行了表扬,特别是47团的团长因表现勇猛获得了最多的表扬,但16师在战斗中的失误也引起了上级的不满。毕竟作为王牌部队,16师在作战几天后依然未能取得实质进展,且伤亡惨重,这一切都与六纵指挥部对敌情判断不准确有关。 因此,陈光受到了严厉批评。1947年,东北联军进入反攻阶段,这一时刻对东北联军至关重要。此前,几场战斗中,联军已付出了大量代价,现在是争取更多优势的关键时机。考虑到此时战局的需要,四野决定对各纵指挥官进行调整,李天佑接替了万毅的位置,洪学智则顶替了陈光。洪学智曾是四方面军的将领,早在红军时期便担任过部队政委,并曾是政治部主任。 在抗日战争时期,洪学智转向军事领域,担任过军区司令、参谋长、副师长等重要职务。此后,他调任东北军区副司令,主要负责剿匪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赢得了林彪的注意。正是因为这些表现,林彪才决定让洪学智接替陈光的职务,这也是确保作战万无一失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