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一个县的公安局局长,这个职务已经相当重要了。对很多人来说,能够成为公安局局长绝对是事业的巅峰,属于少数人能达到的高度。然而,对于刘备来说,这只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桶政治资本。在他23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公安局局长。历史上,刘备的能力真有这么强吗?
我们都知道,公元184年爆发了黄巾起义。虽然起义的起势非常迅猛,但面对大汉精锐的军队,很快就土崩瓦解了。正是在这场战斗中,一些后来的枭雄纷纷显现出了他们的才华,如董卓、曹操、袁绍、袁术等人。而刘备也借着这次机会,获得了他的第一桶政治资本。 黄巾起义平定后,刘备凭借战功被朝廷任命为安喜县县尉,这个职务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局长。当时的刘备只有23岁!在此时的刘备,从史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的一些家庭背景和个人能力: - 刘备从小就失去了父亲,由母亲抚养成人。家境贫困,他和母亲一起卖鞋、织席子为生。 - 15岁时,刘备开始接受教育,虽然年龄较大,但他的母亲是一位非常有见识的女人。在艰苦的家庭条件下,依然坚持资助他上学。 - 然而,刘备的学习并不出色,他喜欢奢华的生活,喜欢与社会上的混混和豪杰交往。用现在的话说,刘备在求学时就是个不爱学习的“学渣”,而且家庭贫困却十分拜金。《先主传》中记载:“(刘备)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他特别喜欢和那些黑白通吃的豪侠们交往。 从刘备的少年经历和生活困境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一些“枭雄”特征: - 在能力上,他善于与人打交道,尤其擅长与下层人打交情。 - 性格上,他能够压抑自己的情绪,喜怒不形于色。 - 魅力上,他的年轻和能力使得不少人愿意跟随他。其中,就有“简雍”等历史人物,他们年少时就跟随刘备。 - 经济上,刘备也得到了不少商人的资助,像中山大商张世平和苏双等人便为他提供了资金支持。 在那个时期,刘备如果出生在现代,很可能会成为一个黑社会的头目;如果生活在古代的太平盛世,也许会成为一方豪侠。然而,正因为正值乱世,他的这些特质反而成了他崭露头角的资本。就像同一时期的董卓一样,他的早期经历也充满了豪侠气息。史书记载,董卓少年时喜欢结交豪杰,“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诸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赠卓”。 当刘备成年后,黄巾之乱爆发,这正是刘备作为一个平民出身的英雄,崭露头角的机会。他带领他的伙伴们,跟随幽州校尉邹靖一起讨伐黄巾贼,并因此获得了封赏,被任命为安喜县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