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人民币已经发行多年,如今很多年轻人可能并未见过。它是在1962年4月20日正式推出并开始流通的。这套人民币中包括了1分、2分、5分等多个面额的货币。记得小时候,5分钱就能买到一个糖果。而这套人民币的正面图案以人物形象为主,其中很多人物形象都有现实中的原型。本文将介绍其中一元面值上的人物。 这张一元纸币的正面,印有一位开着拖拉机的女性形象。她的名字叫梁军。梁军直到2003年才得知,原来人民币上的人物竟然是以她为原型。能够成为人民币上的人物形象,背后一定有着不平凡的故事。 梁军于1930年出生在黑龙江省明水县的一个贫困家庭。她的原名是梁宝珍,是新中国的第一位女性拖拉机手。梁军于2020年1月14日去世,享年90岁。小时候,因为家境贫困,她被当作童养媳送到别人家中生活。直到家乡解放,废除了这种陋习,梁军才获得了自由的身份,成为一名独立自强的女性,虽然她依然保持着未婚妻的身份。在此之前,梁军一直希望成为一名教师,能够在乡村教授孩子们读书。于是,她考入了萌芽乡村师范学校,开始了半耕半读的生活。在学校里,她用心学习,努力充实自己。直到有一天,她观看了电影《巾帼英雄》,电影中的女主角深深打动了她,激发了她的梦想——成为一名女拖拉机手。 1948年2月,北安农垦举办了一个拖拉机培训班,目的是培训使用从苏联购买的拖拉机。梁军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且成为了这个培训班唯一的女性学员。在培训期间,她不怕辛苦,认真学习,甚至让所有男同学都为她的坚持和努力所折服。她成为了班上唯一的女性拖拉机学员。
为了参加培训,梁军从学校到培训基地要走上十多个小时的路程,尽管很累,脚也磨破了,但她从未抱怨。作为班里唯一的女性,大家都觉得她一定做不到,甚至培训处的领导也劝她,如果觉得难度太大,可以选择退出。可是梁军不服输,她决定一定要坚持下来,证明自己能够完成任务。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培训基地仅有一台拖拉机用于教学。尽管如此,梁军依旧刻苦学习,最终成为第一批可以试驾拖拉机的学员。在培训结束后,分配给萌芽学校的三台拖拉机也顺利到位。梁军和她的同学们开心地驾驶着拖拉机回到学校。 从此,梁军像一个男孩子一样埋头苦干,经常一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吃饭也通常是在田里解决。即使在生理期,她也毫不休息,坚持完成土地开垦的工作。 梁军的努力和不畏艰难的精神让她逐渐声名鹊起,最终成为全国闻名的女拖拉机手。她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激励了许多女性也开始学习驾驶拖拉机,最终梁军带领下的12人女子拖拉机队成立。1950年,她还参加了劳模大会,并见到了敬爱的领袖。 1952年,梁军获得了去大学深造的机会。在大学里,她专注于学习农业机械相关知识,并逐渐成为了农业机械领域的专家。大学毕业后,梁军回到黑龙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重新制定了农业机械技术管理和发展规划。 然而,特殊的历史时期来临,梁军因为曾经到过苏联而被误解,并被迫到农田接受改造。但她始终没有抱怨,而是积极地工作。最终,她回到了农机局工作,退休时已成为一位教授级的工程师。梁军的事迹还出现在了1949年到1953年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领导人也都学习过她的故事。梁军直到2003年才知道自己是第三套人民币一元面值的原型人物。当时,她在参加央视节目《小崔事》时得知了这一消息。刚开始,她还不相信,直到中国银行确认后,她才开始相信。得知这一消息后,梁军从未炫耀过此事,甚至有记者询问她时,她依然装作不知道。 梁军从一个童养媳,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奋斗,最终成为一位农业机械领域的专家。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女性的坚韧与智慧,成为了值得每个人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