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皇权确实让很多人羡慕不已,但在古代皇权的运作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很少任用自己的叔叔,而偏爱使用自己的舅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使用舅舅几乎没有什么代价。历史上有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卫子夫。她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舞姬,后来被汉武帝看中,成为皇后。卫家因此迅速崛起,成为鼎盛的外戚家族,而卫青和霍去病也因此一举成名,成为民族英雄,名留史册。但后来,卫子夫和她的儿子刘据卷入了巫蛊之祸,两人最终被赐死,卫家也随之衰落。这个例子说明,舅舅的权势其实是靠皇后赋予的,而皇后的权力又是皇帝给予的。如果皇帝想收回权力,只需一念之间就能做到。所以,皇帝使用外戚舅舅,最大的好处就是收回权力非常容易,不会有太大风险。
另一方面,使用叔叔的代价太大。明朝的例子非常典型。朱元璋最初立太子为朱标,但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又立了孙子朱允炆为太子。后来朱允炆继位,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夺回叔叔手中的权力,为此逼死了一位叔叔,又软禁了另一位。后来,燕王不满,直接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皇位。这个例子显示,叔叔掌握权力的后果非常严重。本来都是一家人,即便皇帝杀了叔叔继位,也不会影响继承,但会引发巨大争议和仇怨。这种高代价让谁都不敢轻易任用自己的叔叔。
总的来说,古代皇帝之所以喜欢用舅舅而不轻易用叔叔,关键就在于两者的代价不同。舅舅易用且好收权,而叔叔一旦掌权,风险和代价都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