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楼公园-薛涛墓
在成都望江楼公园看到“薛涛”这个名字,
你是否也曾以为她是位现代诗人?
这位唐代的蜀地名人,
实则是古代才女中的“大女主”。
她和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
并在1200年前,
就将“女性独立”过成了现实。
从长安到成都:
一个才女的蜀地人生
No.1
薛涛的故事,是从一场迁徙开始的。她本是长安(现陕西西安)人,小时候就跟着做官的父亲搬来了成都,可以说,成都就是她真正成长和成名的地方。
可惜父亲早逝,家道中落,十几岁的薛涛为了生存,不得已入了乐籍。这在当时,几乎是女性最无奈的选择之一。
但薛涛的厉害之处就在这里——她没认命。她凭着“从小就会写诗”的惊人才华,硬是给自己闯出了一条路。当时的蜀地最高长官韦皋十分欣赏她,甚至破格请她到幕府中,做一些文书工作,给了她“女校书”的称号。
看,在男性主导的权力中心,她凭本事给自己谋了份“公职”。
No.2
搞事业,才是她的底气
不过,依靠别人的赏识,终究是不牢靠的。经历了人生的一些波折后,薛涛做了一个非常超前的决定:主动脱离那个圈子,搬去浣花溪边,专心搞自己的事业。
她的创业项目,就是大名鼎鼎的薛涛笺。
她觉得当时的纸又大又笨,不适合写诗唱和,就自己动手改造。她用成都常见的木芙蓉皮、浣花溪的水,创制出了一种小巧精美、带着淡淡红色的信笺,风雅别致,一下就成了当时的“爆款文创”。
虽然我们无法确定她是否直接靠卖笺致富,但这番成功的事业,无疑给了她安身立命的底气和选择的自由。 她不必再依附任何人,靠自己的审美和双手,活成了自己的主人。
不把爱情当唯一的活法
No.3
人们总爱说她和大诗人元稹的恋情。在这段关系中,她是投入的,但更是清醒的。当感情走到尽头,她没有哭闹纠缠,而是收拾心情,回到了自己的世界。
她的世界里,有写不完的诗,有做不完的笺,有需要她关心的家国大事。晚年的她,甚至能写出《筹边楼》这样的诗,提醒边关将领要有大局观。
她从不是谁的附属品。她的世界很大,爱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薛涛诗选
《送友人》
水国蒹葭夜有霜,
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
离梦杳如关塞长。
赏析:此诗风格含蓄蕴藉,情感层层递进。前两句写景,景中含情;后两句抒情,情中见景。全诗用字精炼,意境高远,毫无脂粉之气,其清空哀婉的格调,在唐代送别诗中堪称上品,展现了薛涛作为女性诗人特有的细腻与深情。
《筹边楼》
平临云鸟八窗秋,
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
最高层处见边头!
赏析:这首诗气魄宏大,见识超卓。短短四句,有对壮丽景色的描绘,有对历史功业的赞叹,更有对时局深刻的忧虑和警醒。其胸怀之开阔、议论之犀利,丝毫不逊于同时代的男性诗人。王建曾赞其“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此诗正是其“管领春风”的绝佳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