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祁同伟为了晋升汉东副省长,可谓是费尽心机,但始终未能如愿。即便他的老师高育良多次向省委推荐,汉东省委仍然没有采纳意见,更不用说向上级部门汇报推荐了。后来,空降汉东的沙瑞金直接叫停了包括祁同伟在内的125名干部任命,并明确表示要重新考核,再做决定。
显而易见,沙瑞金这一举措明显是针对祁同伟,也牵连到高育良甚至赵立春。毕竟祁同伟是高育良和赵立春的人,如果他顺利上位,不仅会增强赵立春的势力,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祁同伟本身也有诸多问题。 其实,如果当初赵立春在任时向上级推荐祁同伟担任副省长,也许后续的复杂局面就不会出现了。但赵立春为何没有这么做?原因很现实。 首先,赵立春在任时没有推荐祁同伟,一方面是出于对官场影响的考虑,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将这份人情留给高育良。赵立春虽然对副部级干部没有直接任命权,但拥有推荐权,而上级部门通常会重视地方省委书记的推荐意见。如果赵立春当时推荐祁同伟,副省长的任命大概率可以通过。 第一个原因是顾及影响。汉东官场都知道高育良和祁同伟与赵立春的关系,这两人都是赵立春一手提拔起来的。当时的高育良已是汉东的专职副书记兼省政法委书记,是汉东名副其实的第三把手。考虑到刘省长即将退休,高育良在汉东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如果赵立春再向上级推荐祁同伟担任副省长,一旦批准,祁同伟将同时担任副省长和省公安厅长,其权力几乎可以比肩李达康。剧情显示,汉东省委常委中,除高育良外,几乎没人对祁同伟友好。一旦推荐成功,各方反应可想而知,包括省委常委、官场同僚甚至民众,都会引发复杂局面。 第二个原因是赵立春希望把人情留给高育良。众所周知,赵立春卸任前,曾向上级推荐高育良接任汉东省委书记。赵立春在汉东工作多年,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巨大,他的推荐很可能获准。 届时,高育良成为省委书记后,就可以顺势推荐自己的弟子祁同伟担任副省长。这样,祁同伟不仅对老师高育良感恩戴德,也会更加卖力、忠心耿耿。可以说,赵立春当初没有推荐祁同伟,主要就是为了给高育良留下一份人情,让高育良日后可以安排自己的人。然而,随着沙瑞金的空降,赵立春和高育良的计划全都落空。祁同伟的副省长位置没了,就连公安厅长的位置也岌岌可危,而高育良和赵立春最终也难保自身安全,这一切让人感到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