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被称为“三姓家奴”,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他背叛了丁原和吕布,甚至亲手杀害了他们。但是,有没有人想过,吕布到底为什么要杀丁原呢? 在《三国志》和《后汉书》这两部历史书籍中,几乎都一致记载了吕布投奔丁原的经过。记载中提到,“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骁武给并州。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这段话的意思是,吕布是一位非常勇猛的武将,因为他的武艺出众,得到了并州刺史丁原的赏识,丁原让他担任主簿一职,并且对他十分亲近。
这个细节可能很容易被忽略,实际上,主簿这个职位是一个文官职务,主要负责文书工作、档案管理以及印章的保管,类似于今天的秘书。作为一名骁勇善战的将领,吕布竟然被安排做了一个文官,这就让人不禁疑问:丁原到底想干什么?这种情况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常见,特别是当一个员工的能力超过了自己的上司时,可能会被安排做一些自己不擅长的工作,这样的情况常常让人感到不满。 回到吕布的身上,他原本以为自己在丁原麾下会得到重用,结果却被安排了一个文官职位。那时的汉朝已经日渐衰落,豪杰并起,吕布显然不甘心仅仅做一名主簿。他本该是战场上英勇的将领,结果却被安排做了一个文职工作,这让他心中充满了不满和失望。 从丁原的背景来看,也许我们能找到一些答案。史书中提到丁原“本出自寒家,为人粗略,有武勇,善骑射。为南县吏,受使不辞难,有警急,追寇虏,辄在其前。裁知书,少有吏用。”这意思是,丁原出身贫寒,为人粗鲁,虽然有武勇,但并不擅长做官。最初,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县吏,虽然擅长骑射、办事果断,但对于管理文职工作并不在行。由于丁原本身并不具备出色的文官才能,因此安排吕布做主簿,也许是因为他自己并未意识到吕布更适合领兵打仗。 这也许就解释了,为什么丁原会让吕布担任一个文官职务。或许丁原并没有意识到吕布真正的能力,毕竟他自己也并不是一个精通文官事务的人。正是因为这种安排,吕布感到愤怒和不满,而这也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当时,吕布在丁原手下并不开心,而恰在这个时候,董卓对吕布进行了诱惑。正史并没有详细说明董卓如何诱使吕布,但《三国演义》却为我们提供了更加生动的描述:赤兔马、黄金一千两、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对于吕布来说,这样的诱惑几乎无法抗拒,尤其是那匹赤兔马,这不仅仅是一匹马,更象征着让吕布重新做回领兵的将领,这才是吕布最渴望的。因此,在董卓的诱惑下,吕布最终决定背叛丁原,将他杀掉。 总的来说,吕布杀丁原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因为他在丁原手下感到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被安排了一个他不擅长的文官职位,最终在董卓的诱惑下,决定为自己的未来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