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18年,21岁的霍去病和姨夫汉武帝一起去甘泉宫打猎。可是,当霍去病刚到达时,看到李广的儿子李敢,便毫不犹豫地拉弓射箭,直接将李敢射死了。那时,李敢已经是关内侯,也是李广唯一在世的儿子,汉武帝得知此事后十分震惊。虽然如此,他仍然偏爱霍去病,为了避免外界的指责,汉武帝当众宣布:李敢是因为触鹿角而不幸死亡。 一、霍去病为何射杀李敢 霍去病射杀李敢,背后有一个关键的原因,那就是与他舅舅卫青的关系。漠北之战后,卫青虽然身为大将军,但家中渐渐冷清。霍去病虽然年仅21岁,已经是大司马骠骑将军,但对舅舅依然保持着亲厚的感情。有一天,霍去病去探望舅舅,看到他额头上有伤口,便忍不住问起原因。 卫青原本打算隐瞒此事,但霍去病性格火爆,不肯放过一丝线索。在霍去病的强烈追问下,卫青终于透露,李敢因为怨恨父亲李广之死,带着酒气冲进大将军府质问卫青,并动手打伤了他。李敢砸酒杯时,恰好砸中了卫青的额头,导致流血。虽然卫青宽容地让李敢离开,并指示侍卫不要声张,但霍去病得知后,心头大怒,决定为舅舅报仇。 二、来自皇帝姨父的偏爱 霍去病并非因为李敢的身份而杀人,而是因为李敢是他的下属,且李广早已自杀,李敢根本不敢与卫青为敌。当霍去病得知此事时,心情愤怒。此时,汉武帝安排霍去病陪同自己去甘泉宫打猎,霍去病顺势命令李敢随行。尽管李敢感到不安,但他并不敢拒绝,只能硬着头皮跟随。 在猎场上,霍去病见到李敢,心头的怒火一触即发,毫不犹豫地射出一箭,李敢应声倒地。当汉武帝得知此事后,震惊不已,经过询问后才明白真相。按当时的法律,霍去病这样杀害朝廷命官是大罪,但由于汉武帝极其宠爱霍去病,为了保护他,汉武帝当场宣布:李敢因触鹿角而亡。 汉武帝为何如此偏爱霍去病?因为霍去病的母亲是卫少儿,而卫少儿是卫子夫的姐姐。卫子夫自从进入宫中后,便受宠爱,卫家因此显贵,霍去病从小便深得汉武帝宠爱。年仅18岁时,霍去病便获得了骠骑校尉的职务,并被赋予了领导军队的权力。他带领800名骑兵深入匈奴腹地,屡次立下赫赫战功,最终被封为冠军侯。正是由于霍去病的军事才能和汉武帝对他的宠爱,霍去病几乎得到了无数的荣誉。 三、李广自杀真相 李敢的死,卫青感到十分痛心。他明白,李敢的死必定与霍去病有关,但他知道霍去病是为他报仇。回想起李广自杀的经过,卫青心里充满遗憾。 漠北之战中,卫青带领军队迎战匈奴,而霍去病则负责从代郡出发,斩获了大量敌军。卫青得知前方有匈奴单于伊稚斜,立刻指挥军队布阵。但李广却在此时请求卫青允许他充当先锋,与单于交战。卫青拒绝了他的请求,并安排他与其他将军合并从东路出击。 不料,李广由于迷路,未能及时赶到战场。卫青最终虽能击退单于,但李广的迟到让卫青失去了抓捕单于的机会。卫青为了向汉武帝报告情况,派人送去食物和酒,但李广在愤怒中自刎。李广的死,给卫青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四、皆是遗憾 漠北之战后,匈奴被击败,卫青和霍去病各自被封赏。李敢被赐封为关内侯,但他心中一直认为父亲的死与卫青的决定有关,始终无法释怀。而卫青对李敢的去世感到十分痛心,他也深知霍去病射杀李敢并非出于恶意,只是霍去病为了为舅舅报仇。
然而,所有的遗憾都无法改变历史的进程。李广未能封侯,李敢英年早逝,霍去病也在年仅23岁时因病去世。汉武帝失去了他心中的理想继承人,卫青和卫子夫也失去了自己的亲人。 五、李广难封 李广被誉为箭神,但他终其一生未能封侯。有人认为是生不逢时,也有人认为是汉武帝不喜他。事实上,李广的功绩并没有达到汉代封侯的标准。李广虽四次出征匈奴,但无论是全军覆没,还是因迷路错失战机,都未能有真正的战略性胜利。相比卫青和霍去病,李广的表现确实逊色一些。 然而,李广的死与霍去病的杀戮并非完全可以归咎于某一方。霍去病为舅舅报仇,李敢则为父亲复仇,而卫青也为自己的错失感到懊悔。每个人都有遗憾,而这些遗憾最终汇成了历史的悲剧。 霍去病的早逝,尤其让人惋惜。如果他能再活20年,大汉帝国的历史或许会有不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