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红墙黄瓦里,从不缺年轻貌美的女子。可顺治帝偏偏独独宠着董鄂妃,宠到打破规矩,宠到不顾朝臣反对。这事儿搁现在看都透着股传奇劲儿,董鄂妃到底凭啥啊?
先说说董鄂妃入宫那阵仗。1656年夏天,18岁的她踏进皇宫。这年纪在当时算"高龄"了,毕竟秀女大多十三四岁就入宫。可顺治一见她就挪不开眼,像是丢了魂儿。
你猜怎么着?入宫才一个月,她就从贤妃升成了皇贵妃。这晋升速度,在清朝三百年历史里都找不出第二个。顺治还嫌不够,居然用皇后的规格给她办册封礼。更离谱的是,他直接下旨大赦天下,就因为封个皇贵妃。要知道,清朝只有册立皇后才会大赦,董鄂妃是独一份。
有人说顺治是看脸,这话不全对。后宫里美貌的女子还少吗?董鄂妃的特别,藏在骨子里。她从小跟着父亲在江南生活,身上既有满族女子的飒爽,又带着江南才女的温婉。
顺治晚上批阅奏章,她就静静陪在旁边。烛火映着她的侧脸,手里还缝着暖手炉。顺治想让她一起看奏折,她赶紧躲开。她轻声说,后宫不能干政,这规矩不能破。可等顺治愁眉不展时,她又会悄悄提点一两句,点到为止。
有次顺治犯了错,朝堂上被大臣怼得下不来台。回到后宫,他一肚子火。董鄂妃没说啥大道理,就端来一碗安神汤,轻轻帮他揉着太阳穴。等他气消了,才慢慢劝他下次要冷静。换作别人,要么吓得不敢说话,要么就顺着他骂大臣,哪有这般分寸?
她对旁人也够意思。孝庄太后生病时,她日夜守在床前。端药喂水、擦身洗脸,比亲闺女还尽心。宫里的宫女太监犯了错,她也总帮着求情。就连被顺治冷落的皇后,都打心底里敬她。
这样的灵魂伴侣,顺治能不宝贝吗?可好景不长,幸福碎得太突然。1657年,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顺治高兴坏了,逢人就说"这是朕的第一子",完全忘了前面还有三个儿子。他又一次大赦天下,还准备立这个孩子为太子。
可老天爷开了个残忍的玩笑。这孩子才活了一百天就没了。董鄂妃的天彻底塌了,她本来就体弱,经此打击更是一病不起。她躺在病床上,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却还想着劝顺治别太伤心。
1660年8月19日,董鄂妃还是走了。顺治的反应简直疯了。他当场就哭晕过去,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追封她为皇后,谥号长得能念半天。他还下旨辍朝五天,让文武百官都去哭丧,谁哭得不伤心还要受罚。
更夸张的是,他居然想剃度出家,跟着董鄂妃去了。最后还是老和尚以烧死弟子相逼,他才作罢。按规矩,帝后丧期用蓝笔批奏折只能27天,他却用了四个月。这份痴情,连铁石心肠的人都得动容。
可董鄂妃的死因,真就只是丧子之痛和体弱吗?说法可不少。有人说她是被孝庄太后逼死的,因为孝庄看不惯顺治独宠她,还阻碍了蒙古贵族的利益。但这没实锤,只是民间猜测。
还有人说她是感染了天花。毕竟当时天花是不治之症,顺治后来也是死于天花。但史书里没明确记载,这也只是推测。
其实最靠谱的还是丧子之痛。她本来就因为孩子夭折郁结于心,加上长期伺候太后、陪伴顺治,耗光了心血。身体垮了,自然就撑不住了。
董鄂妃的身世也藏着谜团。有人说她是江南名妓董小宛,这纯属瞎编。董小宛1651年就死了,董鄂妃1656年才入宫,时间都对不上。
还有个更劲爆的说法,说她是襄亲王的福晋。传教士汤若望记载过,顺治爱上了一个军人的妻子,最后那军人自杀了。巧的是,襄亲王1656年突然死了,董鄂妃随后就入宫了。不过专家说襄亲王的福晋是博尔济吉特氏,不是董鄂氏。
说到底,董鄂妃能得独宠,靠的不是阴谋诡计,是真心换真心。顺治从小活在多尔衮的阴影里,身边全是算计和规矩。只有在董鄂妃那里,他才能做个普通丈夫,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半年后,顺治也因天花去世,年仅24岁。他临终前还惦记着董鄂妃,特意留下遗诏,让两人合葬。清东陵孝陵里,这对苦命恋人终于能永远在一起了。三百年过去,红墙里的恩怨早已消散,但这份跨越皇权的爱情,还在被人一遍遍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