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1636年建立的,起初由皇太极带领军队入关,并将国号改为清。经过12位皇帝的统治,历时276年,直到1912年溥仪退位,清朝才宣告灭亡。那么,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灭亡时,国库里到底剩下了多少银子呢?
在清朝的初期,国库的财政状况并不富裕。新政权需要解决许多难题,比如稳固政权、平定内部的战乱和保障边境安全等。因此,在最初的几年里,清朝财政并不宽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朝逐步扩展了领土,并且在农业、商业等领域采取了一些经济政策,这些措施逐渐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国库也开始积累财富。 在清朝的发展过程中,国库的财富时常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康熙和乾隆时期,国库的财政状况非常好,可以说达到了鼎盛阶段。比如,雍正时期,他励精图治,实施节俭政策,整治贪污腐败,为乾隆留下了6000万两的白银。而乾隆初期,随着国家的繁荣发展,国库的存银最多时曾达到8182万两。 然而,到了乾隆晚期,由于奢侈浪费、大兴土木、好大喜功和腐败问题严重,皇子和贵族们横行霸道,强行夺取百姓的财产,导致了国库的急剧缩水。到了嘉庆25年(1820年),国库的存银已降至仅有3121万两。随着清朝逐步衰落,国库的财富也越来越少,到了光绪年间,国库存银已经不足1000万两白银。 那么,清朝灭亡时,国库里还剩下多少银子呢?事实上,到了清朝末年,国库的存银已经所剩无几。根据当时的估算,国库的存银仅有几十万两到几百万两白银之间。然而,这些银子并没有被新成立的民国政府继承,而是用来偿还清政府的债务和支付官员的薪水。当接管国库的工作人员打开库房时,他们惊讶地发现,原本庞大的国库竟只剩下了10两银子。所有在场的人都呆住了,无法相信眼前的这一切。那么,为什么清朝的国库会如此空虚呢?首先,清朝晚期的政治腐败严重,官员们普遍贪污,国家的财政收入大量流失。其次,晚清的战争频繁,尤其是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因为这些不平等条约,赔款数额庞大,例如,甲午战争后,清朝赔偿给日本的赔款高达2亿7054万两白银;而八国联军侵华后的赔款则更为严重,总额高达9.8亿两白银。 此外,清朝末期的经济衰退也是导致国库空虚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经济下滑,国家的税收大幅减少,导致财政收入更加紧张。可以说,当清朝国库仅剩10两银子时,这一情景象征着清朝财政状况的极度糟糕,也反映了国家财富的几近耗尽,政治体系的崩溃,甚至可以说,清朝的灭亡已经是注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