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4月中旬,驻守在山西运城的牛岛师团再次发动进攻。在这两年里,第四集团军一直与牛岛师团作战,主要的敌人就是他们。尽管双方多次交战,牛岛师团始终未能占到便宜,未能成功渡过黄河。虽然这次牛岛师团尚未发动进攻,但孙蔚如早已得知了敌情。他与参谋长陈子坚、秘书长李百川、赵寿山、李兴中等将领进行了商讨,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设法把日军引诱到平陆东部的望原一带,集中力量一举歼灭他们。第四集团军迅速展开了紧密部署,全军士气高涨,大家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报复六六战役中的惨烈伤痛。虽然日军驻扎在运城,由于缺乏重型武器,第四集团军很难主动出击,但如今日军有了行动的迹象,正是一个大好机会,大家都渴望痛痛快快地还击敌人。
这时,第一战区参谋长郭寄峤突然从河南洛阳打来电话,要求孙蔚如接听。孙蔚如担心上级干预自己的作战计划,因为以前就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在永济保卫战中,教导团在韩阳镇成功阻击了日军,但后来的日军包围了他们,孙蔚如原本命令教导团撤入东面山中,但上级却误指挥不让撤退,导致教导团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今上级又打来了电话,孙蔚如心生警觉,挥手示意话务员告诉郭寄峤自己不在。郭寄峤无奈,只好转而联系了前线的赵寿山,并说:望原你们守不住的,应尽快带部队绕到敌后,在同蒲线上作战。 赵寿山接过电话,坚决回应:望原是中条山的心脏。如果望原失守,敌军必定过黄河。郭寄峤继续问:那如果你守不住怎么办?赵寿山毫不犹豫地答道:如果守不住,我的头可以给卫长官送进黄河。郭寄峤无言以对,只得挂断了电话。赵寿山将郭寄峤的指令报告给了孙蔚如,孙蔚如坚定地表示:如果望原失守,首先扔进黄河的,不是你的头,而是我的。 为了坚守望原,孙蔚如将第四集团军最精锐、装备最好的教导团派驻此地。他对团长李振西说:如果望原失守,你就拿着长竿到黄河里捞两颗头,一颗是我的,一颗是赵寿山的。李振西立正,表情严肃地回答:要是那样,我的人头也会在黄河里。这一战,第四集团军从司令到团长,所有人都决心为胜利拼死一搏。 张玉亭是六六战役中的一位勇敢的指挥官。因作战英勇,屡建战功,他由营长晋升为九十六军一七七师五二九旅一○五七团团长。这次战役中,张玉亭带领全团坚守平陆的计固王村,这是张茅大道通往望原的必经之路。计固王村的阵地长约三公里,日军投入了两个联队——竹田联队和松井联队。按照中日军队的编制对比,日军一个联队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师,因此张玉亭所面对的敌人是两个师的兵力。 4月14日,第一波日军先与张玉亭的部队接战。刚刚遭受日军飞机轰炸后,二营与不断增援的日军展开了激烈的短兵相接战斗。激战持续至黄昏,张玉亭命令二营以班组为单位狙击敌人,同时主力部队开始向后撤退。 第二天,战况愈加激烈。为了攻占计固王村,日军出动了12架飞机和20门大炮,狂轰滥炸。全团战士依托两面山崖顽强抵抗,阻击日军。张玉亭回忆称,那天的战斗让人心惊胆寒,我们能清楚听见敌人的口令,敌人也肯定能听见我们的。那一天,张玉亭的部队还成功击落了一架日军飞机,飞机冒着黑烟冲撞在山梁上,激起了熊熊大火,才迫使日军停止了攻击。第三天的战斗依然激烈。尽管一○五七团伤亡惨重,但日军两个联队的兵力始终未能突破小小的计固王村。4月17日,激战的第四天,五二九旅旅长孙杰生率领一○五八团赶到计固王村。在团指挥部,孙杰生告知张玉亭,师部、军部、医院和辎重部队已经安全撤离,并建议张玉亭也应撤退。张玉亭报告了过去几天的战况后,提出:我们阵地依然稳固,士气高昂,完全有能力抵抗敌人。敌军已经遭遇沉重打击,士气低落。如果没有增援,敌人几乎无力反击。我们应继续坚守,等到敌人增援到来时,再视情况决定是否撤退。他还要求,撤离时,二营应继续坚守原地。 这是张玉亭的原话。经过三天的苦战,他依然渴望继续奋战,这种壮志豪情,鼓舞了全体部队。下午,日军的援军果然赶到,向计固王村发起了猛烈进攻。最前线是三营,他们与日军激战了三个小时,但日军始终未能突破阵地。 入夜,月光昏暗,日军组织敢死队悄悄接近三营坚守的磨盘山。哨兵及时发出警报,战士们迅速起身,展开激烈的白刃战。三营营长李少棠听到战斗声后,立即带领援兵前来增援。巷战变得异常惨烈,枪声、喊声、呻吟声和血腥味交织在一起。李少棠头部被日军刺刀捅伤,但他仍然指挥战斗,奋力击退敌人。最终,日军的敢死队被击溃,大部分敌人死于战斗,少数几人从悬崖上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