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谁人不贪污,你杀得完?朱元璋回了5个字,流传至今
迪丽瓦拉
2024-11-25 00:37:15
0

原标题:天下谁人不贪污,你杀得完?朱元璋回了5个字,流传至今

现在生活当中经常流行这样一句话叫做草根翻身,说到中国古代皇帝真正做到了草根翻身的还要数明朝的皇帝朱元璋,由于朱元璋的出身不高,所以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最痛恨的便是贪污腐败的官员,明朝最大的贪污腐败案便要属胡惟庸的案件。

而这个宰相胡惟庸面对自己的罪行时却负隅顽抗,甚至还要叫板朱元璋,喊出这样一句话“天下贪官无数,你杀的完吗?”当时涉嫌案件的官员多达三万人,朱元璋面对庞大的贪污人员却没有退却,一句话足以见到朱元璋的决心,他到底说了什么。

一、朱元璋的出身

说到草根出身,朱元璋可谓是实打实的草根,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甚至可以说连农民都算不上,因为他没有自己的土地,而是给地主家放牛的一个放牛娃,而且还要受到地主的打骂。

而朱元璋身上的哥哥和父母都因为元朝收税太重,给地主家干活,收到的工钱又少,再加上夏季阴雨不断的原因,没有粮食的父母和哥哥们都被饿死了,只有朱元璋在这场饥荒当中艰难的存活了下来。

后来朱元璋连放牛娃也当不成了,被地主辞退的他,无路可退,只能去当了和尚,参加了义军,这才带领着军队起义掀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明朝。而朱元璋上任之后最痛恨的便是那些贪腐的官员。

若不是当年元朝的官员贪污成风,元朝也不会这么轻易的被瓦解,黄河决堤,百姓受灾,朝廷拨下来的赈灾钱粮都被当地的官员给贪污了,而百姓们还在受灾的洪水中挣扎,很多百姓甚至不是被淹死的,而是被饿死的,所以朱元璋最痛恨贪污腐败的官员。

甚至还一度建立了严苛的法令,凡是贪污银两超过60两的官员一律要受到砍头的刑法,甚至还要被剥去人皮塞上稻草以儆效尤。但即便是这样,贪腐之风在明朝仍是屡见不鲜,屡禁不止。这其中最大的贪腐案件便是胡惟庸为首的贪污案。

胡惟庸上任之后的确为明朝做了不少贡献,而他本人也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对于明朝的来说,胡惟庸在很多方面也是做了不少贡献的,尤其胡惟庸还是从朱元璋起义时走过来的官员,所以朱元璋对他也是有念旧成分的。

二、严惩贪腐

可是随着胡惟庸权势的增大,野心也在不断的膨胀,而他本身就是一个十分精明的人,对于明朝的政治制度也了然于心,甚至还想到了空手套白狼的方法,每年各地官员上缴税的时候都拿着空头支票到胡惟庸这里面签字盖章。

然后那些赋税的钱便到了胡惟庸的腰包当中,各地的官员贪腐已经成为了一种风气,而且这种潜规则在他们私下之间变得越来越明目张胆,朱元璋为了监察官员们的行为,不得不启用了前朝制度。

而这种制度在明朝当中历经百年,也最终成了瓦解明朝的力量根源,这便是监察制度下的锦衣卫。锦衣卫在这场胡惟庸的贪腐案件当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们是皇帝朱元璋的眼睛,替皇帝监察百官,而且不用直接经过明朝的法律,便可以捉拿任何一个官员。

后来经过查处,胡惟庸案件当中牵涉的人员多达3万余人,被抓起来的胡惟庸死不认罪,甚至还和朱元璋抗议道:“天下的官员贪污者众多,你杀的完吗?”正所谓法不责众,贪污牵扯出来的官员达到3万,若将这些官员全部砍杀朝中将会无人可用。

胡惟庸正式拿住了这点,于是敢和朱元璋叫板,认为他不可能将这些官员全部杀掉,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朱元璋对于贪污腐败的痛恨,”朱元璋的心意十分坚决回应胡惟庸,“你以为我杀不完吗?”后来这3万人都被牵扯其中。

这3万人去世之后,明朝真的面临无人可用的局面,甚至还启用了七八十岁的老者去吏部做管理,但即便这样也不能阻断朱元璋对于贪腐的痛恨之心,因为他深知贪污腐败才是瓦解一个朝代的根源,而朱元璋的哥哥和父母便是死于这样贪污腐朽的元王朝。

贪污腐朽瓦解了元王朝,但同时也使明王朝深陷其中,如果没有元朝的那场贪污腐败,若是没有地主的逼迫,也许朱元璋也不会被逼的走投无路,而选择起义反抗元朝,而朱元璋少年时候的经历让他对贪污十分痛恨,而他对自己十分节俭勤奋。

甚至每年只给自己放两天假,朱元璋自己无论付出任何代价,他都不会轻易的放过贪腐人员,即便如胡惟庸从起义军便跟随朱元璋时,也不能逃过责罚。令人感到难以置信的是,即便法度如此严苛的明朝贪污之风仍然屡禁不止,甚至越杀越多。

三、总结

到了后期甚至也和元朝一样,贪污成风,而朱元璋建立的锦衣卫也在后来逐步壮大,成了朝廷中最大的政治势力,还出现了几个臭名昭著的大宦官,其中以刘瑾为首的被称为“八党”。

明朝末年的魏忠贤甚至还控制了皇帝。最终明朝灭亡。这些都是朱元璋所不曾想到的,本来只是为了查处贪污的案件,没想到却给后代的王朝埋下了恶的种子,而贪污腐败也没能扼杀住。

就如马克思所说的当利润达到10%时,便有人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有人敢于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时,他们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而当利润达到300%时,甚至连上绞刑架都毫不畏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美国稳坐第一宝座多年,不是没有国家觊觎,像印度、日本等有野心的国家,目标十分明确就是发展成为强国,只...
原创 开...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 距离毛主席两个身位的地方,站着一位胡子花白的年迈老人。 这位老人...
原创 噶... 乌兰布通之战后,噶尔丹的主力部队被消灭,选择远遁漠北。康熙皇帝哪肯放过噶尔丹?他继续对噶尔丹发动亲征...
原创 《... 标题:出师表:诸葛亮为刘禅推荐了四个人,为何未能挽救蜀汉命运?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国时期无疑是一...
原创 年... 前几年热播的清朝宫廷剧《甄嬛传》让我们对清朝后宫嫔妃们的生活状态和宫闱争斗有了较为详尽的了解,虽然该...
青岛滨海学院学子参观青岛一战遗... 青岛滨海学院学子参观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 为铭记历史,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10月15日...
原创 国... 1946年蒋介石发动 全面内战 ,那时可能没 料到 仅仅过了两年多,自己就不得不 考虑 退路。194...
原创 同... 自1840年以来,清政府割让了大批的领土。其中割让给英国的香港岛、割让给日本的台湾岛和割让给沙俄的北...
原创 三... 三国演义,不合史实的地方多了去了,是罗贯中瞎写吗?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三国演义》中确实存在一些与...
原创 我... 从古至今,无论身份地位,身后事都是大事。帝王对于自己的身后事——陵墓更是不遗余力的去营造。很多帝王(...
原创 叛... 汉景帝时期七个诸侯国叛乱,叛军势力太大,此人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而由他在京城留守,一些忠臣大为不满,...
原创 史... 冷兵器时代,就是骑兵的天下,进可攻退可守,来去如风,对步兵有着天然的压制优势;但是养一支骑兵队伍,实...
故事中的威海丨戚继光视察文登营 威海位于山东半岛东部,中国的最东端,与朝鲜日本隔海相望。明朝时的朝鲜是中国的藩属国。而日本则经常对我...
原创 皮... 在我国古代男子的日常装扮都是束发并且遮住发髻,这是古代成年男子重要的礼仪习俗,除了元朝和清朝以外,成...
原创 古... 严正声明:本文素材来自《消防经济学》一书,反对转载,拒绝伪史,保证没有任何政治联想! 备受好评的《知...
原创 新... 从秦始皇创造皇帝之后,直到中国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溥仪退位,历经两千多年,一共有过大大小小80多个王朝...
原创 如... 当时若是南宋想灭金的话,确实有点困难,不要说让南宋灭金了。要知道南宋一朝将近一百五十年的时间里,就连...
原创 他... 守护祖国的主权与安全,一直是所有中国人埋在心底的坚持。在当今时代,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在世界...
原创 现... 根据现代人的非洲起源说,在20万年前,非洲早期智人进化为现代人,然后大概在10万年前走出非洲,距今6...
原创 一... 标题:一提鞋的仆役,因提鞋时做了这动作,最终成为统一天下的重臣 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人物在历史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