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许多民族英雄,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袁崇焕就是其中的一位。
他指挥的宁远、宁锦都取得了胜利。作为一位对国家赤胆忠心、战功赫赫的将军,却被崇祯皇帝以”谋叛”罪名残忍处死,成为明末一大历史冤案。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袁崇焕的死是由许多原因的,我们再次来了解这段历史,会发现皇太极的反间计并不是关键因素,主要还是他做了三件事情,太不留余地。
袁崇焕剧照皇太极反间计
关于袁崇焕的死,有一个流传的说法,崇祯皇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
皇太极率领后金军队攻打北京,久攻不下,于是皇太极就上演了明朝版的“蒋干盗书”。
皇太极下令撤军到南苑。在后金俘虏明军的人员里,有两位明朝的马房太监杨春和王成德。皇太极先是把杨春和王成德带到德胜门外,让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加以看守。
皇太极剧照有一天,高鸿中、鲍承先回营以后,在两个太监卧室的隔壁房间,做耳语状。当然他们之间的隔墙特别薄,恰好能让两位太监听到他们的谈话。
高鸿中、鲍承先说的什么内容呢?《清史稿·鲍承先传》记载:
“今日撤兵,乃上计也。顷见上单骑向敌,有二人自敌中来,见上,语良久乃去。意袁经略有密约,此事可立就矣。”
这些话很容易传到了两个太监耳朵里。之后,高鸿中、鲍承故意放松看守,让两个太监逃跑。
太监杨春和王成德回去以后,立刻向崇祯汇报了这个重要“情报”。崇祯听后龙颜大怒,于是就把袁崇焕关进锦衣卫机构“镇抚司”。9个月以后,袁崇焕被凌迟处死。
崇祯皇帝剧照关于袁崇焕的史料记载,基本都是这样,崇祯皇帝在平台突然变脸,袁崇焕被下狱。
可是我们仔细思量,史料中的漏洞也是明显的,为什么并不昏庸的崇祯皇帝能被这样一个简单的计策欺骗?原因也很简单。
许多资料记载,比如《明史》,都是清人编撰,就必须代表着他们的统治立场,突出皇太极的英明大略。所以“反间计”并不是关键原因,主要还是身处明末乱世的袁崇焕,有三件事情没有给自己留下退路。
袁崇焕剧照一是平台召对
崇祯元年的七月十四日,崇祯皇帝在紫禁城的平台第一次召见袁崇焕。
平台的位置是在明朝建极殿的后面。平台召对本来是明朝的一项传统制度,但万历皇帝长期不理朝政,所以平台召对慢慢就荒废了。17岁的崇祯皇帝登基以后,励精图治,又重新开始平台召对。
天启皇帝留给崇祯的是一个烂摊子。面对后金不断地入侵,他把袁崇焕当作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紧紧地抓住。
崇祯皇帝剧照崇祯皇帝见到袁崇焕,直接问道就:
“建部跳梁,已有十年,封疆沦陷,辽民涂炭。卿万里赴召,忠勇可嘉,所有平辽方略,可具实奏来!
袁崇焕拍着胸脯,保证五年恢复全辽。可能袁崇焕过于自信了。
然而崇祯皇帝是相信了他的话。因为此时的明朝,就是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对于医生的话当然深信不疑。
袁崇焕的保证给崇祯皇帝制造了一个巨大幻觉。得到袁崇焕的保证,崇祯皇帝心满意足地回去睡觉了。
崇祯皇帝剧照袁崇焕没有意识到危险,可有一个人却意识到了。兵部给事中许誉卿问袁崇焕为什么会这样说。袁崇焕回答说:“我先让皇帝宽心!”
听到袁崇焕这样解释,许誉卿知道他闯了大祸,如果不能兑现承诺,袁崇焕死的会很难看。
许誉卿提醒袁崇焕:
“皇上英明之极,你岂可浪对?到时按期责功,怎么办?”
直到这个时候,袁崇焕才意识到问题非常严重。所以后来袁崇焕为“五年复辽”向崇祯提了许多附加条件。这些条件,崇祯皇帝没有一丝含糊,全部答应。
崇祯皇帝还专门指示各部要积极配合袁崇焕的工作。即使在朝廷里存在很多关于他的非议,崇祯都给他顶住了。
崇祯皇帝满足了他所有要求。所以“五年复辽”必须实现。袁崇焕没有退路。
然而事实上,明朝与后金的力量对比,在万历末年萨尔浒之战后,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明朝能够抵挡住后金攻击就不容易了,哪有能力收复失地。
袁崇焕剧照私自与后金议和
在宁远外边有个南台堡,就是在这里袁崇焕跟蒙古人做起了生意。
袁崇焕曾经上疏崇祯皇帝,要求开市,但崇祯皇帝没有批准,担心后金有可能利用开市来囤积粮食。
结果袁崇焕再三向皇帝保证,开市只为了安抚附近的蒙古人。最终崇祯勉强答应,但有个前提,出了事情,你袁崇焕自己担着。
事实上崇祯皇帝的担心是正确的。开市以后,那些蒙古人不断来买粮食,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替后金买的。
明末的气候正处于小冰河期,灾荒不断。赤地千里,蝗灾和瘟疫也迅速蔓延,几乎席卷整个大明帝国。所以崇祯时期,农民起义也是不断。
崇祯皇帝剧照后金的情况也是没好哪去,在这样大背景下,应该禁止粮食出口。可是袁崇焕却让大明宝贵的粮食,通过蒙古人转手到后金那里。
朝廷如果真的追究起来,无论他怎么解释,最终都难逃一死。更严重的是,袁崇焕先斩后奏,开始与后金议和。
袁崇焕议和的目的是为了缓兵,这基于他对形势的清醒判断。袁崇焕最是了解明朝军事力量的实际情况,前面取得的“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全凭“坚城以用大炮”。前面那么多总兵,主动进攻后金,都以失败告终。
但关键问题是袁崇焕先斩后奏。他曾经向内阁辅臣钱龙锡、兵部尚书王洽等人请示过,可二人从未答应,所以崇祯皇帝就更不知道这件事情了。
机会稍纵即逝,于是袁崇焕先干了再说。
努尔哈赤被明军的红衣大炮所伤,不治而亡,袁崇焕竟然在没有崇祯授权的情况下,派人前往吊唁,同时庆贺皇太极登基。
此时大明帝国的屠刀已经准备好了,只是袁崇焕还浑然不觉。
袁崇焕剧照错杀毛文龙
崇祯皇帝对袁崇焕耿耿于怀的另一件事情,就是杀死大将毛文龙。
毛文龙为明朝也是屡立战功。在天启元年,他率领 197 名兵士,深入敌后,收复了两千里海岸线。天启二年升为平辽总兵官,天启三年二月,赐尚方宝剑,加都督佥事衔。
同年九月,毛文龙率部攻打后金赫图阿拉的外围要塞,先后取得了“牛毛寨大捷”、“乌鸡关大捷”。
天启四年(1624 年),努尔哈赤派人向毛文龙议和,毛文龙将来使绑送京城,朝廷升他为太子太保、左都督。
毛文龙对后金曾经“五战五胜”,重创后金的镶蓝旗,使它丧失战斗力,两年未能随皇太极南下。
毛文龙剧照对于袁崇焕杀掉毛文龙的动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毛文龙曾经弹劾过袁崇焕,在宁远、宁锦两次战斗中,面对袁崇焕的困境,毛文龙拥兵不去救他。
也许以上不是根本原因。最主要的是毛文龙个性孤傲,不好合作,长期拥兵自重。只有杀了毛文龙这个实力派,才能树立自己威信,号令全军,实现五年复辽的目标。
袁崇焕知道崇祯会庇护毛文龙,还是老套路,先斩后奏。崇祯二年六月,袁崇焕以议饷名义抵达毛文龙驻扎的皮岛,宣读了毛文龙“十二大罪”,拿出尚方宝剑,冒皇帝的名义,把他杀了。
袁崇焕剧照毛文龙还真的以为是皇帝要处死他,所以,尽管心里不服气,还是跪着请死,没有做任何反抗。
毛文龙被杀的消息传至紫禁城,崇祯听罢,脸色立刻大变,“帝骤闻,意殊骇”。问题很严重,崇祯很生气。
袁崇焕低估了杀毛文龙事件所带来的政治后果。
小结:崇祯皇帝对袁崇焕什么时候开始由爱转恨,史书没有记载。这种转变于其说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不如说袁崇焕做的3件事情没有给自己留退路。反间计可以识破,但崇祯心里的恨却不会消除,甚至越来越重。
袁崇焕入狱9个月,崇祯始终没有杀他,就是想着有朝一日再次启用他。然而形势的发展让他彻底失望,“五年复辽”再无可能。崇祯就必须要严惩责任人了。
所以袁崇焕惨死的结局早已经确定无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