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水经注GIS”公号,订阅“水经注GIS”公号,为你分享更多地球地理相关内容
富士山喷发
很难不说,比日本更关心富士山的是中国人。
今年2月,位于日本鹿儿岛县的樱岛火山开始喷发,对富士山的讨论也随之而来。
这座日本知名度最高的活火山,上一次喷发还是在300年前。
1707,这一年可以说是极不平凡。
亚欧大陆的东边,康熙帝进行了第六次南巡,此时这个东方古国还不知道自己正逐渐衰落。
亚欧大陆的西边,苏格兰与英格兰正式组合为大不列颠王国,“日不落帝国”初具雏形,冉冉升起。
而在更为遥远的东洋,富士山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大喷发。
喷发前的49天,日本遭遇了有记录以来最强地震。
地震造成超2万人遇难,约6万栋房屋倒塌,有2万栋房屋被巨大的海啸卷走,引发了数十次强烈的余震。
大地震结束仅仅几十天后,富士山从休眠中醒来。
火山灰四处弥散,累积下来的厚度高达二寸至四寸(5~10cm),江户地区(今东京)处处都能闻见硫磺味道。
“及出家门,似乎降雪,细看乃下白灰,望见西南方黑色云起,雷电闪闪。”
——江户诗人新井白石在《折焚柴记》中记载火山活动
这次喷发持续了16天,最终让富士山形成了3个喷发口和一座侧火山。
史称宝永大喷发。
富士山喷发,日本会毁灭?
富士山是一座非常年轻的火山,换算成人类的年龄,大约有10~20岁,也就是说往后会更加活跃。
显而易见,上一次喷发并没有毁灭这个国家。
这300多年里,日本经历了闭关锁国、强势崛起、原子弹轰炸、经济腾飞等一系列事件。
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又该如何面对下一次更可怕的“国山发怒”?
2001年,日本成立富士山防灾协会。
2004年,防灾对策委员会发布富士山喷发风险区域图。
2012年,富士山被发现有喷气出现。
2021年,防灾对策委员会首次修订富士山喷发风险区域图,扩大了可能受灾的区域。
不仅火口范围更广,修订过后的熔岩流范围也变得更大。
在2004年的推测中,熔岩流仅会波及2县的15个市町村,而在2021年就扩大到了3县的27个市町村,增加了12个城镇。
距离富士山约80千米的东京主要遭遇的是火山灰。
在火山喷发后的灰烬灾害假设中,整个东京地区几乎被囊括其中。
难以预料富士山的喷发方向,也是日本面临的一个挑战。
为此,日本制定出西北坡、西南坡、北坡、东坡、山顶等10种疏散模式。
即便有如此充足的防灾准备,也无法预料灾难到底会以怎样的形式降临。
其实日本的活火山分布非常广泛,富士山虽大,却并不足以“毁灭”日本。
深重的灾难意识,使日本人早就开始幻想:假如国家沉没后,自己该逃向何方?
上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出现腾飞奇迹后,面临被称为“1973年狂乱物价”的通货膨胀。
一时间,末日论甚嚣尘上。
就在此时,小松左京带着自己的著作《日本沉没》横空出世——
在地震、海啸、火山喷发、板块活动接连向日本袭来后,这个国家终于面临葬身于海的结局。
此书迎合了日本人在取得辉煌后的不安心态,一举夺得当年的畅销书榜首。
自此《日本沉没》的改编版本层出不穷,大和民族在荧幕上带着自己的国家浮起浮沉。
不管如何改编,中国、美国、俄罗斯、蒙古国、南美洲等地都会成为日本难民的逃亡方向。
在书中,面临日本即将沉没,亚洲各国却没有全力施救的局面,小松左京颇有远见地写道:
“日本的做法让自己沦落成亚洲孤儿,所以这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脱亚入欧曾是日本,或者说至今仍是很多日本人的终极梦想。
日本不会沉没,但富士山在未来的某一天总会喷发。
或许在灾难面前,日本才能意识到自己面临什么样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