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乾隆的长子,储君绝缘体,为何被乾隆打骂后郁郁离世?
迪丽瓦拉
2024-11-25 09:40:44
0

原标题:他是乾隆的长子,储君绝缘体,为何被乾隆打骂后郁郁离世?

雍正六年,侍妾噶哈里富察氏为17岁的乾隆生下了长子永璜。爱新觉罗·永璜,是乾隆的第一个儿子。

作为乾隆皇帝的皇长子,永璜并没有天生的优越感。他的母亲噶哈里富察氏是满洲镶黄旗包衣管领下人,出身低微的她最终被选为弘历的侍妾,也就是没有名份的格格。

永璜2岁的时候,乾隆最喜爱的富察氏也生了一个儿子,虽是乾隆的次子,但在名分上却是嫡子。雍正十分高兴,还亲自赐名“永琏”。

“琏”字 有“承宗器”的意思,可见在雍正的心里,已经有了让永琏承继大统的想法。

永琏的出生,直接包揽了皇室所有的恩宠。永璜虽是长子,但地位不及嫡子,在乾隆眼里逐渐沦为小透明。

更不幸的是,永璜的母亲在他7岁的时候便早早离世。没有父皇的宠爱,又彻底失去母,即便生在帝王家,永璜也有说不出的孤苦。

永璜在23岁就英年早逝,在他短暂的生命周期里,作为皇长子的他一直都没有被父亲乾隆欣赏和理解。由于乾隆的过分咎责,他人生最后的时光仿佛陷入了黑暗的泥淖。这也是他过早离世的重要原因。

一、大清建储原则是立贤不立嫡,但是乾隆的两次秘密立储都是嫡子,均系最爱的富察皇后所生。

乾隆一共有两次秘密立储。这个习惯遗传了他父亲雍正皇帝。曾经将立储密旨,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

1736年,登基的乾隆效仿先帝,将亲手写的皇太子的名字密封,照例藏于乾清宫最高处"正大光明"匾后面。不过这上面的名字,并不是永璜,而是由富察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永琏。

因为嫡庶之分,大阿哥永璜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了。

天不遂人愿,1738年的深秋,8岁的永琏感染了风寒,谁知竟一病不起,这可急坏了乾隆和富察皇后。尽管所有的御医都拿出毕生所学来治疗这位嫡皇子,但永琏还是没能逃脱这场劫难,8岁便早夭离世了。

痛失爱子的乾隆伤心欲绝,精神崩溃,甚至都无心朝政,接连五天都没有临朝。后来乾隆将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建储密旨取出,发表了一道上谕。正是这道上谕大家得知,乾隆的秘旨是册封永琏为皇太子。

在这道谕旨里,乾隆给出了立永琏为太子的理由:一是永琏系皇后所生,贵为嫡子。二则是是雍正帝也属意于他。

乾隆这里给出的理由,有点掩耳盗铃的意思。很明显的,嫡长子的身份,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永琏的去世,让乾隆颇受打击,但他还是心存希望,毕竟富察皇后还年轻。

只是让乾隆没想到的是,在此后的7年里,富察皇后居然再没有怀孕的迹象。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再加上永璜勤勉忠厚,因此乾隆对他多了几分重视。甚至为了抬高他的地位,还在乾隆十年,再次追封他的生母为哲悯皇贵妃。

就在永璜觉得乾隆开始重视自己,心中燃起一线希望的时候,命运再次给他开了一个玩笑。

公元1745年,富察皇后再次有了身孕,并且在次年四月初八生下了皇七子。

皇七子的降临,本就让乾隆龙颜大悦,再加上又是佛诞日出生,因此乾隆认为这个孩子与佛祖有缘,乾隆也就更加宠爱他。

所以,皇七子出生不久,乾隆便给他起名“永琮”。

在古代,“琮”是祭祀用的玉杯,如果把这个字拆开,就是“秉承宗业的王”。很明显,永琮由于是嫡子的缘故,乾隆是想把他立为太子的。

1747年十二月二十九的除夕夜,本该是除旧迎新、举国欢腾的日子。可是这一天却天子恸哭,举国哀悼。因为富察皇后生的皇七子永琮,才不到两岁,就在这天晚上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再次痛失爱子的乾隆已无法用言语表达哀伤,在他喃喃自呓的哭诉里,他自曝了第二个立太子的秘密。

原来,乾隆定的新太子人选,竟是不到2岁的永琮!在乾隆的内心深处,他还是希望嫡长子来统治未来的大清社稷。

这就等同于赤裸裸地告知众人,除了皇后所生嫡子,其他包括永璜在内的皇子们,都没有当接班人的机会。

二、父子嫌隙生:富察皇后丧礼上,乾隆怒骂“不成体统”的永璜。

如果说乾隆的“立嫡不立长”只是让永璜没有当太子的机会,那么接下来要说的事件就直接将永璜“雪藏”

接连的嫡子夭折,最伤心难慰的,还是富察皇后。

自永琏、永琮先后离世后,富察皇后一直郁结于心,慢慢地发展成疾。皇后的病症越来越严重,乾隆也是有心无力。为了治愈皇后的心病,他对皇后也是有求必应,只求换来皇后的莞尔一笑。

有一天,久病中的富察皇后告知乾隆,她做了一个梦。梦见碧霞元君(泰山的神女)在召唤她,她在梦中许下心愿,如若病好了,日后一定亲自前往泰山还愿。

乾隆听闻,当即答应了皇后的要求,同时还承诺与皇后一同前往,为皇后祈福。

也就是在东巡途中,富察皇后的病情突然加重,乾隆慌了,立即停止了返程的原计划路线,就近在济南停驻,方便皇后休养。

天不遂人愿,还未等到回京,年仅37岁的富察皇后就病逝船中,撒手人寰。

国母丧仪,万民同悲。且不说乾隆早就肝肠寸断,宫中上到贵妃皇子,下到太监宫女,无不泪涕交错、哀声一片。

可偏偏这皇长子永璜,冷静地站在一片哀嚎之中。没有流一滴泪,也没有一声抽搐。

相反的,他不仅不悲,反而心中有一丝窃喜。皇后崩逝,再无嫡子。且皇子中他是老大。不免有种“天助我也”得激动。

永璜这与众不同的反应被乾隆看在眼里,他怒火中烧,一把将永璜踢倒在地,痛斥他:“于孝道礼仪,未克尽处甚多”。批评他于孝道和礼仪都不合格,甚至还迁怒到了永璜的几位授课师傅,将他们俸禄减半。

富察皇后去世满一百天,心情极度恶劣的乾隆不免再次迁怒永璜。他甚至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取消了永璜的立储资格:

“伊等如此不孝,断不可承继大统!朕以父子至亲,不忍杀伊等,当知朕保全之恩,安分度日!朕与永璜、永璋父子之情,而今尽断!诸王公、大臣在此共鉴,朕决不食言!”

三、永璜郁郁不得志,最终英年早逝。

自从乾隆公开给永璜的政治前途判下“死刑”,永璜整个人都不好了,不仅对父亲充满着忌惮,在兄弟面前更是抬不起头。

他每天把自己关在府里,既不出门也极少讲话。很快他就病倒了。1750年,年仅23岁的永璜与世长辞。

永璜的去世,乾隆才开始意识到自己当年的过激言行。此时心中的悔恨,自责,让他必须找点弥补的机会。于是他颁布诏书:

“皇长子诞自青宫,齿序居长。年逾弱冠,诞毓皇孙。今遘疾薨逝,朕心悲悼,宜备成人之礼”。

为了弥补心中的亏欠,他还追封永璜为亲王,还让永璜的儿子绵德承袭亲王。

可惜人死不能复生,这么多的追封美誉,也只能安慰永璜的在天之灵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雍... 刘邦不杀雍齿,张良不是说很清楚了吗? 刘邦称帝后,经常看到功臣们三三五五坐在沙土上商量什么事,刘邦就...
首次向公众开放,明十三陵永陵、...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明十三陵,是明朝13位皇帝的陵寝所在地。日前,明十三陵永陵、思陵首次开放公众预约参...
原创 有... 元朝是少民入主中原建立的封建王朝,统治方式较为简单粗暴,而蒙古人为了笼络汉人上层集团,就给与地方军阀...
原创 司... 司马昭是三国时期魏国权臣司马懿的次子,自司马懿与其兄司马师逝世之后,司马昭便接替父兄,执掌曹魏大权。...
原创 8... 89年金日成访华,问洪学智:你怎么现在还是上将?没有进步呀? 历史的洪流中,总有一些人物如星辰般闪耀...
原创 沈... 导读 揭露了李公朴和闻一多在国共内战时期的英雄故事,以及国民党内部权力斗争的黑暗面。其中,霍揆彰的...
原创 “... “无废德败行”这句话,出自《三国志》作者陈寿对蜀汉后主刘禅性格和行为的描述。 这句话的意思是刘禅在道...
国网朝阳供电公司:使命担当,为... 近年来,“到中国北方,寻找中华民族更老的老家,追寻红山文化足迹,探源中华文明……”等呼声在学界日益响...
中华民国三年伍圆 在探讨中华民国三年《苏维埃版袁大头》的铸造背景及其历史收藏价值时,我们不得不回溯至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原创 鏖... 老覃在昨天发布了《 地方党组织故意谎报军情,屡让红5军损兵折将,彭德怀心疼不已 》一文到“覃仕勇说史...
原创 扶... 扶苏是秦朝建立者秦始皇的长子,在宗法继承制度下。扶苏是秦始皇无可争议的继承人,也是秦始皇属意的继承人...
原创 敌... 敌将:我有五千人马,你们呢?小兵:不过百人!敌将:我投降行吗 说道大唐盛世,人们的印象中应该是国家安...
原创 5...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突发内战,这本来是朝鲜半岛自己的事情,但美国却以帮助南朝鲜李承晚为借口...
原创 张... 中国近代史中,东北王张作霖是非常传奇的存在,虽是一介马匪出身,他却凭借努力成为北洋政府的末代元首。 ...
原创 1... 前言: 1960年7月,苏联突然召回所有在华工作的专家,中苏关系也急转直下。 这时候,主席突然让周总...
原创 3... 在1986年的某个深夜,粟裕与寻淮洲之间的对话给我们揭示了一个关于权力、责任与沟通的深刻故事。这段历...
原创 袁... 在大清王朝迎来自己最后的夕照光景那天,年仅6岁的宣统皇帝溥仪懵懂地坐在龙椅上。 皇太后隆裕端坐在溥仪...
原创 袁... 袁世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因其行径被指责为背叛国家的大汉奸,一直饱受非议。他曾窃取了辛亥革...
原创 西... 西周金文释读:“周公方鼎”铭文名称:周公方鼎,又名文王鼎,旧名鲁公鼎。时代:西周初年。出土:据(宋)...
原创 4... 47年毛主席外出,偷偷对汪东兴说想吃羊杂碎,县委得知:吃不得 1947年10月,战火纷飞的陕北,毛主...